相关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七课英国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新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同步练习题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工业革命新发展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现代社会生活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中东战争同步练习题
-
1、下表是2012年和2021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关统计数据。这些数据的变化表明( )
项目
2012年
2021年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7107元
30307 元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
22.8平方米
41.0平方米
国内旅游人次
29.6亿次
32.46 亿人次
A、三大改造全面完成 B、互联网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 C、改革开放成就显著 D、我国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 -
2、 2024年9月29日,海军玉林舰首次靠泊与其“城舰同名”的广西玉林海港码头。“城舰同名”的传统可追溯至新中国成立后,以城市命名军舰成为彰显军民鱼水情、铭记城市贡献的重要方式。据此可知,“城舰同名”的传统( )A、强化了国防建设与地方发展联系 B、标志着我国海军已实现现代化 C、说明了我国军队改革已全面完成 D、规范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
3、近年来,海峡两岸举办“海峡论坛”“海峡青年节”等大型交流活动,共同打造“海峡两岸文博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等文化品牌。这说明海峡两岸( )A、政治分歧消除 B、贸易高速增长 C、科技优势互补 D、文化交流密切
-
4、 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强调:“如果中国在1997年还不把香港收回, 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这表明( )A、英国已经放弃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B、收回香港主权是民心所向 C、“一国两制”成功解决香港问题 D、中英谈判取得了重大成果
-
5、 “三月三”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传统节日,也是各民族同胞共同庆祝、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广西“三月三”节庆活动的开展( )A、消除了民族文化差异 B、推动了各地经济均衡发展 C、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 D、实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6、广西农贝贝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智能化的中央集蛋分选系统,实现每小时精准分选6万枚鸡蛋的新标准。这主要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是(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绿色发展 D、共享发展
-
7、下图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历程年代尺。其中③处对应的会议是(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
8、 1990年以前的上海浦东,分布着破旧的工厂和阡陌纵横的田野,相对落后。1990年后的浦东 迅速崛起,很快就成为了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浦东的这一巨变主 要得益于( )A、地理位置优越 B、国家政策支持 C、交通设施完善 D、人民辛勤劳动
-
9、下图为中国经济GDP增长率变化图,其中第二个快速增长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10、“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 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材料旨在( )A、强调要开展拨乱反正 B、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 D、主张加快落实八字方针
-
11、“大跃进”运动中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等口号,这反映出“大跃进”运动中( )A、科技进步成果显著 B、农业生产全面恢复 C、经济措施脱离实际 D、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
12、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A、企业由公私共同经营,按比例分配利润 B、企业自主经营,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帮助 C、企业归国家所有,工人成为生产主人 D、企业归集体所有,实行统一生产安排
-
13、某班正在制作“走进劳动模范,追求时代精神”板报,你认为板报的“时代精神”处最适合填入的内容是(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B、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C、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
14、某班将模拟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下列适合作为发布会发言主题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说明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D、“西部大开发和脱贫攻坚”实施情况
-
15、“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这首歌谣中提到的成果取得是在( )A、“一五”计划期间 B、土地改革时期 C、中共八大召开期间 D、改革开放时期
-
16、下图设计所纪念的战争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是(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解放了中国农村生产力 C、全歼了美国现代化军队 D、扩大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
17、1949年某日《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写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评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A、背景 B、条件 C、经过 D、意义
-
18、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通过各民族不断交融,历代王朝不断加强对边疆管理,共同推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民族交融】
材料一 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某些文化成分。
根据材料一,指出辽宋西夏时期的民族文化交往呈现出的特点。(2 分)举出元朝时体现民族交融的一个史实。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2)、【有效的边疆管理】材料二:
对新疆地区
对西藏地区
唐朝
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唐太宗时期,松赞干布求娶 A 。唐穆宗时期,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
元朝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 B 直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
清朝
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进行册封;1727年, 设置 C ,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793 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管理西藏
——改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完成材料二表格,在 A、B、C 三处填上适当内容。
(3)、根据上述材料,选取任意角度,提炼一个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有关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9、制度或政策的创立以及实施,都会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读下面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摘编自蔡襄《端明集》
科举取士人数统计表
时期
取士总人数
平均每年取士人数
唐朝(历时 289 年)
约 2.23 万人
约 80 人
北 宋 (历 时 167年)
文举
约 6.1 万人
约 365 人
武举
868 人
约 5 人
——整理自张希清、毛佩琦等主编《中国科举制度》
材料二 这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
朝的行省实际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
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明太祖废除宰相以后,
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朱
元璋恢复科举制度时,规定读书人只能读“四书”,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因此,这个政
权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专横暴力。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北宋实行了怎样的治国政策?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这一政策产生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行省的职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立了什么机构来对台湾进行管辖。(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的具体表现。(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进的认识。 -
20、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外国使团来唐情况表(部分)
国家
次数
大食(阿拉伯帝国)
37
新罗(朝鲜半岛国家)
26
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
25
日本
13
东罗马帝国
7
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同时,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以及扬州、益州、杭州等地成为重要的商业都市,汇聚着四方的物产和珍宝,沿海的外贸港口也迅速发展起来。唐朝时期,不仅陆上丝绸之路交往更加频繁,而且逐渐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我国与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国家保持着密切交流,唐朝的律令制度、科举取士和都规划都深刻影响了这些东亚国家,基本奠定了东亚文化圈的政治框架
材料二 培根盛赞三项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世界。它们成为了欧洲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的隐形推手,在纸张、硝烟与磁针间重构了人类文明版图。
材料三 明代永乐三年(1405 年),他奉命七下西洋,先后拜访了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了文化,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他遵循“四夷朝贡到京,有物则偿,有贡则赏”的原则,以“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来维护重礼仪而轻利益的朝贡贸易体系为主要目的。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表格中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并结合文字材料,说说出现该特点的有利条件。(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二中“彻底改变了人类世界”的三项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3)、材料三中“他”指的是谁?概括“他”奉命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4)、总结上述朝代进行对外交流对世界产生的共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