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表是2012年和2021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关统计数据。这些数据的变化表明(   )

    项目

    2012年

    2021年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7107元

    30307 元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

    22.8平方米

    41.0平方米

    国内旅游人次

    29.6亿次

    32.46 亿人次

    A、三大改造全面完成 B、互联网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 C、改革开放成就显著 D、我国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
  • 2、 2024年9月29日,海军玉林舰首次靠泊与其“城舰同名”的广西玉林海港码头。“城舰同名”的传统可追溯至新中国成立后,以城市命名军舰成为彰显军民鱼水情、铭记城市贡献的重要方式。据此可知,“城舰同名”的传统(   )
    A、强化了国防建设与地方发展联系 B、标志着我国海军已实现现代化 C、说明了我国军队改革已全面完成 D、规范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 3、近年来,海峡两岸举办“海峡论坛”“海峡青年节”等大型交流活动,共同打造“海峡两岸文博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等文化品牌。这说明海峡两岸(   )
    A、政治分歧消除 B、贸易高速增长 C、科技优势互补 D、文化交流密切
  • 4、 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强调:“如果中国在1997年还不把香港收回, 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这表明(   )
    A、英国已经放弃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B、收回香港主权是民心所向 C、“一国两制”成功解决香港问题 D、中英谈判取得了重大成果
  • 5、 “三月三”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传统节日,也是各民族同胞共同庆祝、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广西“三月三”节庆活动的开展(   )
    A、消除了民族文化差异 B、推动了各地经济均衡发展 C、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 D、实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6、广西农贝贝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智能化的中央集蛋分选系统,实现每小时精准分选6万枚鸡蛋的新标准。这主要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是(   )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绿色发展 D、共享发展
  • 7、下图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历程年代尺。其中③处对应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 8、 1990年以前的上海浦东,分布着破旧的工厂和阡陌纵横的田野,相对落后。1990年后的浦东 迅速崛起,很快就成为了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浦东的这一巨变主 要得益于(   )
    A、地理位置优越 B、国家政策支持 C、交通设施完善 D、人民辛勤劳动
  • 9、下图为中国经济GDP增长率变化图,其中第二个快速增长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10、“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 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材料旨在(   )
    A、强调要开展拨乱反正 B、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 D、主张加快落实八字方针
  • 11、“大跃进”运动中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等口号,这反映出“大跃进”运动中(   )
    A、科技进步成果显著 B、农业生产全面恢复 C、经济措施脱离实际 D、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 12、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
    A、企业由公私共同经营,按比例分配利润 B、企业自主经营,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帮助 C、企业归国家所有,工人成为生产主人 D、企业归集体所有,实行统一生产安排
  • 13、某班正在制作“走进劳动模范,追求时代精神”板报,你认为板报的“时代精神”处最适合填入的内容是(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B、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C、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 14、某班将模拟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下列适合作为发布会发言主题的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说明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D、“西部大开发和脱贫攻坚”实施情况
  • 15、“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这首歌谣中提到的成果取得是在(   )
    A、“一五”计划期间 B、土地改革时期 C、中共八大召开期间 D、改革开放时期
  • 16、下图设计所纪念的战争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是(   )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解放了中国农村生产力 C、全歼了美国现代化军队 D、扩大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 17、1949年某日《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写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评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
    A、背景 B、条件 C、经过 D、意义
  • 18、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通过各民族不断交融,历代王朝不断加强对边疆管理,共同推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民族交融】

    材料一 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某些文化成分。

    根据材料一,指出辽宋西夏时期的民族文化交往呈现出的特点。(2 分)举出元朝时体现民族交融的一个史实。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2)、【有效的边疆管理】

    材料二:

    对新疆地区

    对西藏地区

    唐朝

    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唐太宗时期,松赞干布求娶    A    。唐穆宗时期,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

    元朝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    B    直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

    清朝

    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进行册封;1727年, 设置    C     ,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793 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管理西藏

    ——改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完成材料二表格,在 A、B、C 三处填上适当内容。

    (3)、根据上述材料,选取任意角度,提炼一个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有关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9、制度或政策的创立以及实施,都会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读下面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摘编自蔡襄《端明集》

    科举取士人数统计表

    时期

    取士总人数

    平均每年取士人数

    唐朝(历时 289 年)

    约 2.23 万人

    约 80 人

    北 宋 (历 时 167年)

    文举

    约 6.1 万人

    约 365 人

    武举

    868 人

    约 5 人

    ——整理自张希清、毛佩琦等主编《中国科举制度》

    材料二 这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

    朝的行省实际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

    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明太祖废除宰相以后,

    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朱

    元璋恢复科举制度时,规定读书人只能读“四书”,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因此,这个政

    权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专横暴力。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北宋实行了怎样的治国政策?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这一政策产生的积极作用 。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行省的职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立了什么机构来对台湾进行管辖。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的具体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进的认识。
  • 20、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外国使团来唐情况表(部分)

    国家

    次数

    大食(阿拉伯帝国)

    37

    新罗(朝鲜半岛国家)

    26

    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

    25

    日本

    13

    东罗马帝国

    7

    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同时,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以及扬州、益州、杭州等地成为重要的商业都市,汇聚着四方的物产和珍宝,沿海的外贸港口也迅速发展起来。唐朝时期,不仅陆上丝绸之路交往更加频繁,而且逐渐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我国与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国家保持着密切交流,唐朝的律令制度、科举取士和都规划都深刻影响了这些东亚国家,基本奠定了东亚文化圈的政治框架

    材料二 培根盛赞三项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世界。它们成为了欧洲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的隐形推手,在纸张、硝烟与磁针间重构了人类文明版图。

    材料三 明代永乐三年(1405 年),他奉命七下西洋,先后拜访了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了文化,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他遵循“四夷朝贡到京,有物则偿,有贡则赏”的原则,以“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来维护重礼仪而轻利益的朝贡贸易体系为主要目的。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表格中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并结合文字材料,说说出现该特点的有利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二中“彻底改变了人类世界”的三项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
    (3)、材料三中“他”指的是谁?概括“他”奉命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4)、总结上述朝代进行对外交流对世界产生的共同影响。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