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七课英国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新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同步练习题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工业革命新发展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现代社会生活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中东战争同步练习题
-
1、下列年代尺所示会议的主要内容呈现了( )A、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 C、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就 D、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
2、1992年邓小平阐发的一系列全新的思想,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驱散了人们思想上的迷雾。它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下列选项能够佐证材料观点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的手段” D、“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
3、 进入21世纪,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事件是(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中美建交促成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
-
4、 1986年,江苏南京工程机械厂向厂内职工发行面额100元的个人定期股票。该股票发行的背景是(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B、小岗村分田包干到户 C、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 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5、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时间轴就是依据时间顺序把多个历史事件串联起来的一种表现形
式,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把历史知识时序化、系统化。下面年代尺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其中②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B、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C、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D、左倾泛滥,国家内乱 -
6、 河北遵化县西四十里铺村有154户是遵化有名的穷村。1952年前国家每年给这个村发放救济粮和寒衣。1955年实现了全村合作化后,集体打井3眼、改良土地400亩。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余粮2728万公斤。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A、三大改造的开展 B、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
7、 这场鏖战耗时2年零9个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将血性和信仰发挥到极致,硬生生将“武装到牙齿”的联军从家门口赶回了三八线,最终双方停战,创造了“世界上唯一用步兵围歼机器化部队”的战争奇迹。这里的“战争”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
8、在历史的长河中,科技的光芒始终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深刻重塑着经济、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观察下面四幅图的内容,从中任选一幅,将其归类到上面相应的板块并说明归类的理由。(2)、综合以上内容,围绕“科技发展与国家进步”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9、新中国外交从打破封锁孤立到引领变革,以破局之智应对外交困局,以谋事之姿重塑全球格局,开创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破局——在孤立中立根本】
材料一
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表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建交国家
10
9
1
0
0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整理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舞 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顾声毅《当代中国外交》
根据材料一的表格数据,指出新中国外交面临的问题,并列举一个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的“中国声音”。
(2)、【变局--于博弃中开新路】材料二
建交国家(个)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图(累计)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摘编自《筑梦中国》解说词
根据材料二,指出图中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最快的时间段.(只填序号)结合所 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3)、【格局—凭远见铸新格局】材料三党把握新时代外交工作大局,紧扣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经过持较努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愧,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代我国外交布局的特点,并归纳我国推行特色大国外交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发展的认识。 -
10、某校八年级开展“乡村振兴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究”项目式学习活动,有小组搜集到以下材 料,请参与完成相关任务。(1)、材料一
土地房产所有证
你们积极加入生产合作社
公社建立后,在生产和建设事业上,就由原来基本上是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到工、农、商、学、兵密切结合的进行多种生产的一个基本单位。
——《人民日报》(1958年)
①
②
③
请将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进行分类:图像史料 ;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只填序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则史料分别反映的重要改革的共同点。
(2)、材料二1980年5月,邓小平同志对农村政策改革发表了重要谈话,指出:“农村政策放宽后,一些适宜搞包 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 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 体经济。我看这样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摘编自《新中国农业发展70年》
根据材料二,判断该纪念馆所在的省份,并指出邓小平对农村政策改革所持的态度及其理由。
(3)、材料三2023年1—10月,广西全区共投入中央和自治区衔接资金109.01亿元用于产业发展,累计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7个、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农业产业强镇55个;整合中央、自治区财政资金9.7亿元重点支持1489个村实施集体经济项目,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33家、发展合作社6.26万家、家庭农场12.56万户;前三季度,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2%,高于全区农民平均增速。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为推动乡 村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摘自《广西乡村振兴新画卷》
根据材料三,指出广西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改革积累的宝贵经验。 -
11、下表是2012年和2021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关统计数据。这些数据的变化表明( )
项目
2012年
2021年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7107元
30307 元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
22.8平方米
41.0平方米
国内旅游人次
29.6亿次
32.46 亿人次
A、三大改造全面完成 B、互联网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 C、改革开放成就显著 D、我国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 -
12、 2024年9月29日,海军玉林舰首次靠泊与其“城舰同名”的广西玉林海港码头。“城舰同名”的传统可追溯至新中国成立后,以城市命名军舰成为彰显军民鱼水情、铭记城市贡献的重要方式。据此可知,“城舰同名”的传统( )A、强化了国防建设与地方发展联系 B、标志着我国海军已实现现代化 C、说明了我国军队改革已全面完成 D、规范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
13、近年来,海峡两岸举办“海峡论坛”“海峡青年节”等大型交流活动,共同打造“海峡两岸文博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等文化品牌。这说明海峡两岸( )A、政治分歧消除 B、贸易高速增长 C、科技优势互补 D、文化交流密切
-
14、 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强调:“如果中国在1997年还不把香港收回, 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这表明( )A、英国已经放弃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B、收回香港主权是民心所向 C、“一国两制”成功解决香港问题 D、中英谈判取得了重大成果
-
15、 “三月三”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传统节日,也是各民族同胞共同庆祝、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广西“三月三”节庆活动的开展( )A、消除了民族文化差异 B、推动了各地经济均衡发展 C、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 D、实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16、广西农贝贝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智能化的中央集蛋分选系统,实现每小时精准分选6万枚鸡蛋的新标准。这主要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是(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绿色发展 D、共享发展
-
17、下图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历程年代尺。其中③处对应的会议是(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
18、 1990年以前的上海浦东,分布着破旧的工厂和阡陌纵横的田野,相对落后。1990年后的浦东 迅速崛起,很快就成为了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浦东的这一巨变主 要得益于( )A、地理位置优越 B、国家政策支持 C、交通设施完善 D、人民辛勤劳动
-
19、下图为中国经济GDP增长率变化图,其中第二个快速增长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20、“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 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材料旨在( )A、强调要开展拨乱反正 B、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 D、主张加快落实八字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