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这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
    A、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B、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必须开展武装斗争 D、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 2、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A、作出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B、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 C、明确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 3、一百多年前,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见证了伟大建党精神的诞生,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其内涵包括(    )

    ①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②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③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④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B、是近代中国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C、具有社会发展的偶然性 D、是三民主义不断发展完善的体现
  • 5、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1911——1921年历史事件时间轴。据图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显著变化是(    )

    A、从专制走向民主 B、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的转变 C、从分裂走向统一 D、革命领导阶级和目标的改变
  • 6、下表为小张同学收集整理的历史资料,据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1920年8月

    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陈独秀任书记。

    1920年10月

    李大钊等人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年11月

    共产党早期组织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

    1920年秋至1921年春

    董必武、毛泽东、王尽美等在武昌、长沙、广州等地分别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A、党的领导机构 B、党的成立条件 C、党的中心工作 D、党的奋斗目标
  • 7、《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道:1921 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    )
    A、中国进步潮流闸门由此打开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正式开启 C、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D、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拉开了序幕
  • 8、下图为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刊物。其面向的读者是(    )

    A、工人 B、农民 C、学生 D、商人
  • 9、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发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毛泽东等在湖南创办文化书社。他们的活动(    )
    A、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B、促进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奠定了中共成立的组织基础
  • 10、五四运动前后,第一次在中华大地上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
    A、 B、 C、 D、
  • 1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
  • 12、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共的诞生,这是建党节的由来。(    )
  • 13、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工人阶级认识到知识分子的伟大力量。(    )
  • 14、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鸦片流毒,危害甚巨】

    材料一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虎门禁烟,扬眉吐气】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幅浮雕

    【天国梦碎,铭记历史】

    材料三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的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战争”是什么战争?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 15、

    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者”,是人类重要的遗产。2023年9月,由中国博主拍摄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全网,讲述了在大英博物馆中的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出逃寻乡的故事,在国人中引发极大共鸣。

    【文物的繁盛】

    材料一

         

    《女史箴图》

    (1)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两例与材料一中文物属于同一时代的文物名称。

    【文物的流失】

    材料二   (大英博物馆某“专卖店”内)上下罗列者,皆圆明园失去之物,置此赁卖,可供顾客挑选的中国古董品类,也是应有尽有,见有龙袍、貂褂、朝珠、太后朝珠、珠翠、玉石、古玩、诸般画轴、神像、金鸡。其中天马、银鼠等衣,皆御用之物,睹之不胜恨恨,乃辞出。——1866年张德彝《航海述奇》英国部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圆明园失去之物”会在此时大量出现在大英博物馆并被公开售卖的原因。

    【文物的回归】

    材料三   2000年4月,中国保利集团于拍卖行拍下圆明园猴首和牛首。5月拍卖行将虎首拍下。2003年,爱国企业家捐赠600万购得圆明园猪首,斥资6910万港币,马首最终回归祖国怀抱。2009年,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被法国企业购买后归还中国。2018年3月,圆明园虎蓥即将在英国拍卖,国家文物局在第一时间开展信息收集、协商谈判、协调联动、宣传引导等多方面工作综合运用外交、商业、舆论等多种途径,积极推进青铜虎蓥返还。12月,青铜虎蓥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流失文物的回归途径。

    材料四   下表为《鸦片战争期间中英双方军事实力对比》。

    项目

    中方

    英方

    舰船

    总数约1000艘

    约108艘

    舰船用材

    易加工、易开裂的松木

    耐腐蚀、耐磨损的橡木

    舰船航速

    每小时最大航速约12.9公里

    每小时最大航速约18.5公里

    主导型火炮

    每6分钟可射击1次

    每6分钟可射击9次

    主要武器

    射程约100米,每分钟可射击1~2发

    射程约200~300米,每分钟可射击2~4发

    兵力总数

    约10万人

    约2万人

    ——资料来源:据张建雄、刘鸿亮等学者研究资料整理

    (4)有人说,鸦片战争清朝战败,是败于英国的“坚船利炮”,针对这一观点,结合上表及所学,谈谈你的看法。(要求:①观点明确;②史论结合;③逻辑自治;④150字左右)

  • 16、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通商的“五口”中,广州是中国传统意义的对外贸易口岸;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福州邻近中国优质红茶的主要产区——武夷山。这种选择意在(     )
    A、广泛传播基督教文化 B、压榨中国廉价劳动力 C、保护鸦片走私贸易 D、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 17、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俄国没有花费一颗子弹,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却在这场列强瓜分中国的盛宴中获得了最丰厚的战利品。”材料中的“战利品”是指(     )
    A、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B、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C、鸦片贸易合法化 D、获得领事裁判权
  • 18、如图纪念章正面刻有拿破仑三世像,背面刻有塘沽、张家湾、八里桥、北京等重要战役的地点,正反面均缝有北京的字样。该纪念章是法国1860年侵略中国的历史罪证。这场侵略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 19、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洗劫并烧毁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
    A、英美联军 B、八国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 20、“从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和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清军武器装备的落后。……但是清政府还是盲目地以‘天朝’自居,除了镇压国内起义之外,根本没有重视去缩小和世界军事强国的差距。”这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清政府战术的失误 B、美俄联军力量强大 C、清朝缺乏战争自省 D、清军人数处于劣势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