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与班超有关的成语。该成语表达了班超(    )
    A、对东汉政府的失望 B、具有惊人的决断力 C、视匈奴为虎狼之族 D、占领西域的决心
  • 2、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府,以西域都护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材料重在说明西汉政府(   )
    A、鼓励开辟海上交通线 B、与西域各国友好往来 C、对西域进行有效的管辖 D、能直接与大秦进行贸易
  • 3、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它最远可达  (   )
    A、非洲埃及 B、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C、美洲西海岸 D、索马里半岛南端和大洋洲
  • 4、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没有中断过,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和从希腊、罗马起开始的西欧文化体系。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新疆地区。其所以能够在这里汇流,则须归功于贯穿全区的丝绸之路。这段话介绍的是“丝绸之路”的(    )
    A、产生背景 B、路线走向 C、开通前提 D、重要作用
  • 5、丝绸之路开通后,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这最能说明丝绸之路是 (   )
    A、物种交流之路 B、文明交往之路 C、商贸流通之路 D、政治交往之路
  • 6、下图是《张骞出使西城》(敦煌壁画·局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此行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鲜卑 B、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条件 C、取得了漠北战役的胜利击败匈奴 D、使汉朝了解了西欧地区具体情况
  • 7、魏晋时期,中华大地上的人口流动孕育着新一轮统一的因素。

    材料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王粲《七哀诗》节选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蔡琰《悲愤诗》节选

    材料二 “东晋时北人南渡,侨立州郡县,以别于土著,独得免除租税力役之特权。”(而后东晋政府)增税并没有造成民不聊生,反而是“谷帛殷阜”“家给人足”。

    注:侨立,指东晋政府为安置北方逃亡流民而设立临时性的地方行政机构。

    ——摘编自胡宝国《将无同:中古史研究论文集》

    (1)、这两首诗反映了东汉末年中国北方地区怎样的社会景象?
    (2)、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说明材料所反映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
  • 8、下表为公元313—450年从北方地区迁到南方地区的人口分布。据此可知(   )

    地区

    苏南、浙北

    安徽

    四川、汉中

    湖北

    江西、湖南

    闽、粤、桂

    人口

    30多万

    约17万

    约15万

    约6万

    各1万多

    少量

    A、南方开发具有地域不平衡性 B、南方自然环境优越适合定居 C、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初步完成 D、南方地区商品经济繁荣昌盛
  • 9、317—589年,在这二百多年间,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发展到施用粪肥。这主要体现了江南地区 (   )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环保意识的增强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自然条件的优越
  • 10、南朝时,建康城除了城内官立的大市、北市、东市、宫市之外,沿着秦淮河⋯⋯又有备置官市征税的大市及十余所小市。”这反映出建康城(   )
    A、自然条件优越 B、生产技术先进 C、手工业分工细 D、商品交易活跃
  • 11、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这说明(   )
    A、国家统一促进人口迁徙 B、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 C、人口迁徙影响区域开发 D、民族交融促进文化发展
  • 12、南朝(420——589年)上承东晋,下启隋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由此可知南朝时期(   )
    A、政权更迭频繁 B、疆域面积扩大 C、政权并立形成 D、商品经济发达
  • 13、下图连环画所示为祖逖率部北伐,北渡长江时的场景。当船至中流之时,他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酬的愤懑,豪气万丈,热血涌动,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据材料你能联想到下列哪个成语(   )

    A、闻鸡起舞 B、中流击楫 C、草木皆兵 D、投鞭断流
  • 14、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都是东晋著名的士族,从刘禹锡的诗句中至今仍可感受到“王谢”当年的风光。能佐证这种风光的是 (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王猛担任前秦丞相 C、谢安指挥淝水之战 D、“王与马,共天下”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混乱的政局】

    材料一

    【反抗的号角】

    材料二 为了满足宫廷需要,灵帝公开卖官湖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捞回自己买官时的花费,官员贪赃已是常事。除人为的各种祸难之外,此时天突也似乎特别流行。仅安帝一朝十九年中,水灾即达十一次,旱灾七次,蝗灾七次,受灾范围遍及中华大地。最终,在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终于爆发了。

    ——摘编自雷海宗《中国史纲要》

    (1)、材料一反映出东汉中后期出现怎样的政治局面?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并简述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并指出其产生的影响。
  • 16、创立太平道的张角,在社会底层传教10多年。最终,黄巾起义于 184年爆发。在东汉军队和各地豪强武装的围剿下,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这段材料反映了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   )
    A、影响 B、原因 C、地位 D、经过

    ②刷素养,    走向重高

  • 17、东汉光武帝在分封功臣爵邑(爵位与城邑)时,阴乡侯阴识虽有军功,然以贵人阴丽华之兄身处外戚,竟不得增邑。当时,外戚授官也以九卿为限。材料说明光武帝时期(   )
    A、限制宦官 B、控制外戚 C、宦官专权 D、外戚专权
  • 18、汉光武帝刘秀恢复西汉时的三十税一,实施度田政策,并多次下诏释放奴婢。汉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
    A、改善国家财政 B、加强思想控制 C、反抗外来侵略 D、巩固王朝统治
  • 19、《后汉书》载:“湖阳公主苍头(指奴仆)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董宣)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光武)帝⋯⋯(光武帝)赐(董宣)钱三十万⋯⋯”材料说明当时的汉朝统治者(   )
    A、同情弱者,主持公道 B、赏罚分明,大义灭亲 C、打压宗室,强化皇权 D、政治清明,奖罚有道
  • 20、张元在课堂上发言道:“图1为西汉形势图,图2为东汉形势图。”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都城和民族政权势力变化 B、王朝建立的时间和人物 C、地方行政区划设置的差异 D、中央对西域的管理程度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