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图连环画所示为祖逖率部北伐,北渡长江时的场景。当船至中流之时,他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酬的愤懑,豪气万丈,热血涌动,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据材料你能联想到下列哪个成语(   )

    A、闻鸡起舞 B、中流击楫 C、草木皆兵 D、投鞭断流
  • 2、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都是东晋著名的士族,从刘禹锡的诗句中至今仍可感受到“王谢”当年的风光。能佐证这种风光的是 (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王猛担任前秦丞相 C、谢安指挥淝水之战 D、“王与马,共天下”
  •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混乱的政局】

    材料一

    【反抗的号角】

    材料二 为了满足宫廷需要,灵帝公开卖官湖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捞回自己买官时的花费,官员贪赃已是常事。除人为的各种祸难之外,此时天突也似乎特别流行。仅安帝一朝十九年中,水灾即达十一次,旱灾七次,蝗灾七次,受灾范围遍及中华大地。最终,在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终于爆发了。

    ——摘编自雷海宗《中国史纲要》

    (1)、材料一反映出东汉中后期出现怎样的政治局面?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并简述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并指出其产生的影响。
  • 4、创立太平道的张角,在社会底层传教10多年。最终,黄巾起义于 184年爆发。在东汉军队和各地豪强武装的围剿下,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这段材料反映了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   )
    A、影响 B、原因 C、地位 D、经过

    ②刷素养,    走向重高

  • 5、东汉光武帝在分封功臣爵邑(爵位与城邑)时,阴乡侯阴识虽有军功,然以贵人阴丽华之兄身处外戚,竟不得增邑。当时,外戚授官也以九卿为限。材料说明光武帝时期(   )
    A、限制宦官 B、控制外戚 C、宦官专权 D、外戚专权
  • 6、汉光武帝刘秀恢复西汉时的三十税一,实施度田政策,并多次下诏释放奴婢。汉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
    A、改善国家财政 B、加强思想控制 C、反抗外来侵略 D、巩固王朝统治
  • 7、《后汉书》载:“湖阳公主苍头(指奴仆)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董宣)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光武)帝⋯⋯(光武帝)赐(董宣)钱三十万⋯⋯”材料说明当时的汉朝统治者(   )
    A、同情弱者,主持公道 B、赏罚分明,大义灭亲 C、打压宗室,强化皇权 D、政治清明,奖罚有道
  • 8、张元在课堂上发言道:“图1为西汉形势图,图2为东汉形势图。”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都城和民族政权势力变化 B、王朝建立的时间和人物 C、地方行政区划设置的差异 D、中央对西域的管理程度
  • 9、东汉黄巾起义爆发前的10多年,领袖张角就创立了太平道,在社会底层传教并拥有信徒数十万人。由此可见,与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相比较,黄巾起义的突出特点是(   )
    A、人民参与起义的积极性高 B、沉重打击了当时的统治 C、起义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D、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 10、下图为东汉陶院落模型,豪强大族的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这反映了(    )

    A、院落设施建设先进 B、东汉社会治安稳定 C、东汉社会动荡不安 D、东汉政局腐败黑暗
  • 11、下表反映出东汉中后期的政治特点是(   )

    皇帝

    和帝

    灵帝

    少帝

    权臣(按先后顺序)

    窦宪

    (外戚)

    郑众

    (宦官)

    窦武

    (外戚)

    曹节等

    (宦官)

    何进

    (外戚)

    张让等

    (宦官)

    A、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B、中央地方矛盾加剧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 12、下面为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的施政措施,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

    ·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

    ·截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允许北方各族内迁

    A、恢复经济并巩固统治 B、激化了民族矛盾 C、造成了贪官污吏现象 D、导致了朝政腐败
  • 13、建武六年,光武帝诏曰:没有条件设置长官的县,可以进行合并⋯⋯逐条上奏要求合并的县有四百多个。于是朝廷减少官吏职位,每十个县只设立一个长官。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合并郡县且取得了成效 B、光武帝重视“以德化民” C、光武帝发扬了刺史制度 D、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
  • 14、小明整理大事年表:“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到公元9年,王莽篡位,西汉灭亡。”依据小明的整理,西汉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 (   )
    A、193年 B、210年 C、211年 D、.212年
  • 15、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024 吉林四平期末]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他开创了汉朝大一统的盛世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示中的历史】

    【史料中的历史】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班固《汉书》

    【评价中的历史】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1)、这两幅图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种什么政策?有何作用?
    (2)、这段史料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3)、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西汉王朝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 16、下面为江苏、山西等地出土汉代文物的相关图片。据此可知,汉代  (    )

    汉铁齿轮

    铜制轴承

    齿轮残件

    A、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B、推行盐铁官营 C、手工业技术水平较高 D、思想领先世界
  • 17、观察下面两幅图,促使“西汉前期”“西汉后期”封国范围发生变化的措施是(   )

    A、分封诸侯 B、设置郡县 C、实行郡国并行 D、颁布“推恩令”
  • 18、漠北之战,是西汉武帝时与匈奴战争中规模最大也是最艰巨的一次作战,是在草原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作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战后  (    )
    A、大将蒙恬修筑长城 B、匈奴统一了漠北草原 C、匈奴控制西域小国 D、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 19、秦汉统治者分别采纳了李斯和董仲舒的建议(如下表),其共同的目的是(   )

    李斯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

    董仲舒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

    A、弘扬传统文化传播诸子学说 B、通过统一思想来巩固统治 C、推行科举选官选拔治国人才 D、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 20、汉武帝接受朝臣建议,实施新型专卖政策:敢私铸铁器、煮盐的人,用脚镣锁住左脚,将该人用以生产的工具和生产的产品没收并充入府库。材料中“新型专卖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保障生产生活稳定 C、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 D、推动诸侯王势力扩大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