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步练习
-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4)
- 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3)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陕西省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四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初中教育集团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2016-2017年江苏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成武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1、某学者评价说:“《天朝田亩制度》与晚清时期已有一定发展程度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大相径庭。从该制度的各项具体规定可以看出,生产者的剩余劳动产品完全被剥夺,商品交换基本取消,这就必然挫伤农民的劳动热情。”其意在说明,《天朝田亩制度》( )A、不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 B、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C、具有明显的历史进步性 D、未能实现土地均分目标
-
2、英军翻译斯温霍所写《1860年华北战役纪要》中描述道:“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以一种不体面的举止横冲直闯,每一个人都渴望抢到点值钱的东西。”这可以用来研究( )A、圆明园的劫掠和焚毁 B、中国开放五口通商贸易 C、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
-
3、观看完纪录片后,老师给出如下信息,帮助同学们更加清晰地了解鸦片战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1至1840年间,中国平均每年流出500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每年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大量的白银外流,银价上涨,各地税收困难,拖欠的赋税也就日益增多,国库储备越来越少,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困境。官吏、兵丁吸食鸦片和从鸦片走私中收受贿赂,使清政府的吏治更加腐败,军队更加丧失战斗力。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是中西之间的武力较量和竞争。中国人⋯⋯两千年来传统的观念在他们的头脑里开始动摇了。因西方势力楔入……自然经济逐步走向分解,新的生产方式取代着旧的生产方式。鸦片战争之前,所谓国计民生,以赋税、盐政、漕运、河工为大端,议论风生,多以此诸项为中心。但鸦片战争后,洋务日渐渗入国计民生,成为经世之学的大题目。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认识。 -
4、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统一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开始被割裂,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中国从天朝上国时代进入不平等条约时代,被亦步亦趋地拖入西方列强主宰的国际秩序中,开始陷入殖民主义的深渊。这说明鸦片战争 ( )A、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B、加剧了清朝的阶级矛盾 C、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5、观看纪录片时同学们整理了如下数据图:茶叶出口值和鸦片进口值,其中茶叶出口值和鸦片进口值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清朝统治者的软弱无能
-
6、同学们在观看过程中整理如下信息。可用以研究( )
国家
清朝
英国
经济
封建小农经济
资本主义工业经济
军事
使用冷兵器和旧式火炮;官员缺乏近代战争意识
配备先进战舰及标准化武器;近代战争经验丰富
政治
君主专制,官僚系统腐化严重
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战略指挥
道光帝战和不定、盲目指挥,前线将领各自为战
明确“封锁——进攻——通商”三位一体战略;情报系统完善
A、近代中国灾难深重的根源 B、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C、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重要性 D、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背景 -
7、在同英军战斗中,海龄指挥部属避敌之长,击敌之短。当敌人猛烈打炮的时候,守军士兵利用树丛、山坳等地形地物,将自己隐蔽起来。当英军放松警惕时,清军出其不意地从各个隐蔽处一跃而出,给英军造成打击。材料体现出 ( )A、清军与英军实力悬殊 B、海龄正确的战略战术 C、英军武器装备的先进 D、清军顽强的斗争意志
-
8、同学们围绕纪录片中的地图,搜集资料制作了学习记录卡,开展探究活动。
地图
著作
《广东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晚清危亡录:战争,以鸦片为名》
人物言论
马克思曾说这是“在中国为输入鸦片而进行的战争”;是“旨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是“英国人所发动的一场无耻掠夺中国的‘海盗式的战争’”
(1)、地图中曾被迫割让给英国的是 ( )A、台湾岛 B、虎门 C、香港岛 D、南京(2)、同学们探究的主题是 ( )A、中英鸦片战争 B、林则徐的爱国情怀 C、晚清对外政策 D、中国人民斗争精神 -
9、根据纪录片中的某一历史事件,同学们搜集到如下相关诗句。据此推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 )
诗句一:虎门一怒令销烟,切恨西夷掠海沿。
挥笔如风惊案动,长空万里舞云笺。
诗句二:沧海似汤银梭落,毒烟滚滚作狂澜。烟云消散英名在,虎门还漾自由泉。
A、林则徐禁烟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镇江保卫战 -
10、“一箱箱鸦片⋯⋯长驱直入整个中国,上百万中国人染上吸英国制造的鸦片的习惯。地主、商人、士兵、官宦,甚至和尚、道士、乞丐都拿起了细长的烟枪。广东和福建的烟馆多得像英国的酒馆,贸易平衡向不利于中国的一端不断地倾斜。”纪录片中的这段描述反映出鸦片泛滥 ( )A、严重摧残了中国人的体质 B、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C、导致清朝内部的政治腐败 D、极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
11、观看之前,老师介绍道:“16——18世纪,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流入国,直到19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仍然有大约价值2 800万美元的白银净流入中国。然而1828—1836年,国际收支发生了巨大的逆转,净流出的白银大约价值3600万美元。”出现“巨大的逆转”的原因是英国 ( )A、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B、倾销大量呢绒与布匹 C、减少茶叶生丝的进口 D、推行殖民扩张的政策
-
12、19 世纪中后期,清朝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丧失了更大更多的主权,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更加深入。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规定,外国侵略势力从南方沿海伸展到北方沿海,从沿海地区深入到内陆地区;侵略者更夺去了包括自由进出内地、内河的大量中国主权,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也必然遭到更严重的破坏。
——摘编自尹世霖《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材料二 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里,中国农民曾经表现了高度的革命气魄和爱国主义精神。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丧失了更大更多的主权”的主要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太平天国运动中中国农民表现出的革命气魄和爱国主义精神。(3)、请用一句话提炼上述材料内容的主题线索。 -
13、太平天国既要与战斗力强劲的湘军、淮军进行斗争,又要抵御外国侵略者的追杀和围剿,与这两股强大势力相比较,太平天国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难以与之相对抗,走向灭亡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历史必然性。据此可知,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 ( )A、革命纲领难以付诸实践 B、太平军内部的分裂 C、太平天国自身实力弱小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14、以下是《太平天国文化》一书的目录节选,其中画线处分别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
目录
一、国门初开下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二、借来的西方宗教信仰
三、政治文化的架构及影响
1.联合反清的《奉天讨胡檄》
2.改造社会的《 ▲ 》
3.效法西方的《 ▲ 》
A、资政新篇、劝世良言 B、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C、劝世良言、资政新篇 D、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 -
15、下图是同学们设计的邮票,由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太平天国运动历程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C、三元里抗英的经过 D、鸦片战争的发展经过
-
16、下图为中国人民邮政于1951年发行的纪念邮票。画面中劳动人民纷纷拿起红缨枪、刀、斧和锨头等武器,高举革命的义旗,浩浩荡荡地汇集在广西桂平县北部的紫荆山前进行起义。(1)、该起义的领导者是 ( )A、关天培 B、陈化成 C、李鸿章 D、洪秀全(2)、劳动人民在金田起义的目的是 ( )A、收回领土主权、提高中国实力 B、建立政权进行封建统治 C、推翻清朝统治 D、宣传西方社会民主思想
-
17、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美、英、法等国通过军事侵略或威胁诱迫,逼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再遭践踏,而且借助公使驻京列强可以直接从政治和外交上影响清政府。这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 ( )A、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B、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 D、独立主权的完整性开始遭到破坏
-
18、下面是不同学者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据此可知,这一历史事件 ( )
评价1:俄国对中国的侵略是“蚕食”与“鲸吞”的结合,其战略目标直指中国东北与西北的战略要地
评价2:俄国侵占中国领土导致中国东北丧失出海口,西北边疆防御体系崩溃
评价3:俄国是近代史上最大的土地掠夺者之一,通过不平等条约系统性蚕食中国领土
A、使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瓦解 B、推动中俄两国的经济往来 C、严重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 D、使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
19、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如下文物卡片,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名称:虎首铜像
文物故事:原属北京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前大水法的十二善首铜像之一,在1860年的战火中流离海外,历经百余年漂泊,在2000年时才再次回归祖国。
A、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D、农民起义的反抗斗争 -
20、中国政府的钦差大臣们“同意这样的意见,鸦片因而被列入税率,要缴纳的关税是每箱银子30两”。清政府抛开了对于鸦片进口的禁令,从中获得了所急需的财政收入。上述现象的出现表明清政府 ( )A、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B、致力解决经济贸易纠纷 C、承认鸦片贸易合法 D、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