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表所示的是不同书籍对曹操的评价。由此可知(   )

    书名

    评价        

    《三国志》

    “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才武绝人”“超世之杰”

    《资治通鉴》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三国演义》

    奸诈诡变、多疑残暴、乱臣贼子

    A、史书的记载一定是真实的 B、文献记载需要多方考证 C、小说能还原真实历史形象 D、历史评价具有主观色彩
  • 2、 明初法律规定,官府每三日校准一次街市的各种量器,如斛、斗、秤、尺等,同时禁止官府以“和雇(政府以低价强行雇佣)”和“买(政府以低价强行购买)”的名义扰害商民。这反映出明代(   )
    A、实行重商政策 B、规范商业活动 C、减轻赋税徭役 D、物价不断上涨
  • 3、 清代,广州成为海内外商业贸易的大本营,各地商人纷纷涌向广东贩销货物,俗称“走广”。“走广”热潮出现的时代背景是清政府(   )
    A、鼓励商业发展 B、扩大对外贸易 C、实行闭关政策 D、大兴“文字狱”
  • 4、 经常为乾隆润色御诗的被呼为“老名士”的沈德潜,只因其《咏黑牡丹》中有一联为“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而被开棺戮尸,家族也被牵连。这说明清朝前期(   )
    A、注重强化思想控制 B、科举制度衰落 C、丞相制度名存实亡 D、政治风气败坏
  • 5、图所示的这些边疆地区管理措施的演变说明了(   )

    A、外交的开放与危机 B、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C、政治制度的成熟与稳定 D、统一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6、1792年后,达赖、班禅转世灵童的姓名须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中掣签确定,掣得者为转世活佛。象牙签牌上的名字可能使用的文字是(   )
    A、汉文和藏文 B、满文和蒙文 C、藏文和梵文 D、汉文和回文
  • 7、 清朝在政治制度构建上,既承袭了中原王朝自秦汉以来的中央集权体制,又通过增设军机处、完善奏折制度等举措来强化皇权。这体现清朝政治统治的特点是(   )
    A、全面恢复分封制度 B、承袭历代集权体制并强化皇权 C、建立民主议事机制 D、支持地方行政机构掌握自治权
  • 8、 《明史》记载:嘉靖朝“在朝之臣……奔竞成风,恬不为怪”,科道官多徇私劾奏。这说明明朝末年官僚系统的核心弊病是(   )
    A、吏治腐败 B、机构臃肿 C、科举停废 D、武将干政
  • 9、 明朝万历年间,一位日本权臣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明朝应朝鲜请求,两次出兵援助,都取得了胜利。这位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的日本权臣是(   )
    A、源赖朝 B、大久保利通 C、织田信长 D、丰臣秀吉
  • 10、 在生产方面,明朝工匠们使用由郑和下西洋时带回的苏麻离青为呈色剂,形成了永宣青花瓷颜色浓重、晕散的风格;又吸收波斯等文化的因素,研制出了新器型和新款式。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
    A、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B、传播了中国先进文化 C、促进了陶瓷生产水平的提高 D、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 11、 某同学在进行课程拓展的时候搜到了《俺答汗进贡图长卷与表文》相关资料,它的前半部分为图卷,内容为俺答汗的土默特进贡使团从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出发到达北京沿途的情景。与这一资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隆庆和议 B、澶渊之盟 C、靖难之役 D、雅克萨之战
  • 12、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但她也留下很多豪言壮语,如“子孙南渡今几年,飘流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她写作此词的时代背景是(   )
    A、宋太祖控制禁军兵权 B、靖康之难,国破家亡 C、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 D、八王之乱,人口南迁
  • 13、 元朝建立后,打通了北方和西北被阻断的陆路交通,建立了与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的联系。海上丝绸之路随着海路航线的拓展也进入鼎盛时期。这表明元朝的建立(   )
    A、结束了多个政权的并立 B、开创了中外交流的新局面 C、加强了各民族间的联系 D、奠定了我国今日疆域基础
  • 14、 “一带一路”一端连着中国,一端连着世界。早在宋朝时期,我国的海外贸易范围就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当时政府为了管理海外贸易而设置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B、宣政院 C、驿站 D、市舶司
  • 15、 北宋时期,朝廷通过大运河每年从南方转运的漕粮最高达800万石,布帛及专卖收入折合铜钱超千万贯。这些物资不仅支撑了都城开封的物资供应,更成为军费、官僚等财政开支的主要来源。这一现象说明(   )
    A、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 B、江南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C、北宋时财政收入全靠南方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 16、 《千年风云第一人:世界名人眼中的成吉思汗》摘录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名人有关成吉思汗的精辟论述以及各国媒体的报道。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展现了“千年风云第一人”的传奇一生。下列各项中,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灭亡北宋 D、统一全国
  • 17、 七年级学生在进行“中华英雄谱”的项目化学习中整理了以下笔记。该班学生从此次学习中能感悟到(   )

    “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他领导的军队纪律严明,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他一生廉洁正直,最终被奸臣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A、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气概 B、鉴真矢志不渝的品质 C、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 D、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
  • 18、 某班开展“小钱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题11图所示的货币图片反映了这一时期的(   )

    A、中外文化交流 B、政治制度创新化 C、科学技术发展 D、民族交往交融
  • 19、 辽太祖在主持礼仪制度的革新时,要求大臣以辽地风俗习惯为根基,同时融入汉族礼仪制度的元素,力求让不同族群的民众都能更好地认同和遵循。这一举措反映出辽朝在统治过程中(   )
    A、固守契丹传统 B、推行文化融合 C、独尊中原礼教 D、强化民族差异
  • 20、 为了避免官僚和大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王安石采取“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的做法。这是王安石变法中的(   )
    A、保甲法 B、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 D、募役法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