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99 年,美国提出“协议关税”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 围”和特权。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2、 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丁汝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3、19 世纪70年代,曾国藩率清军进入新疆,击败了阿古柏侵略军,收 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4、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5、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资政新篇》,力图建立理想社会。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6、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我国皇家园林圆明园遭到侵略者的洗劫。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7、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增开天津 为商埠,割香港岛地方一区给英国。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8、 鸦片战争中,英军进犯吴淞,江南提督关天培率众抵抗,挥旗督 战,力竭牺牲。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9、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禁烟运动。  

    改正(正确不用改正):

  • 1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卑劣的手段·晴杀】

    材料一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于上海沪宁火车站,全国震惊。时为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说:“何物狂徒,胆敢毁我英和元勋?”下令通缉凶手。后来,参与行刺的应桂馨到北京,要求幕后指使者兑现“毁宋酬勤”,后者拒不接见,应挂罄离京去津,途中被刺身亡。

    【卖国的独裁·称带】

    材料二 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供“二十一条”摘录内容:“一、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增加通商的权利⋯⋯. 二、日本在南满……享有各种经济、军事特权……五、中国警队及工厂由中日合办……六、中国政府聘日本人担任政治、财政、军事:顾问⋯⋯”

    【正义的回击·革命】

    材料三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牛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扭吾民。

    ————摘编自孙中山《讨袁撤文》。

    【历史的教训·沉思】

    材料四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数据)。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1)、材料一中宋教仁被刺后引发了哪一运动?“幕后指使者”究竟:是谁?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二十一条”的目的是什么?针对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袁世凯政府的态度是怎样的?袁世凯为称帝还做了什么准备?
    (3)、孙中山由此号召发起了什么运动?讨伐的对象是谁?
    (4)、军阀割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并写出至少两个不同源系军阀代表人物。
  • 11、 辛亥革命是中国步入20世纪后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位:你道现在的朝廷⋯⋯多久是洋人的了。若还不信,请看近来朝廷所做的事,哪一件不是奉洋人的号令?朝廷国然是不可违拒,难道说这详人的朝廷,也不该违拒吗?”

    ————摘编自陈天华《猛回头》

    材料二 革命力量进一步集结的标志,是一九○五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成立后,除发展组织外,主要做了两件工作:一件是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另一件是组织武装起义。这些起义的依靠力量,前期是会党,后期转向新军。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民主共和的新一页。从此,中国不再被称为“帝国”,而称为“民国”。由“命”而“民”,标示着国家性质以及人民地位的变化⋯⋯从此,闸门打开,中国汇入正在世界奔腾发展的民主主义大潮,汹涌澎湃而不可阻遏。

    ————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

    材料四 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伟大的⋯⋯但它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基础,更是原封未动。中国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并未完成。就这个意义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摘编自《董必武选集》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同盟会宣传革命的主要阵地及理论分别是什么?1911 年依靠新军发动的武装起义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据材料四指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的依据。
  • 12、 下面是1916—1925年北洋政府财政支出预算中军费增长情况表。出现这种情况的社会背景是(    )

    年份

    年支出总数

    (百万元)

    军费支出数

    (百万元)

    军费占年支出

    总数的百分比(%)

    军费增长指数[1916-100]

    1916


    471. 5


    159. 4


    33. 8

    100

    1919


    495. 8


    217. 2


    43. 8

    136

    1925


    634. 4


    297. 7


    46. 9

    187

    A、农民起义不断 B、军阀割据混战 C、列强侵华频繁 D、封建政府压迫
  • 13、 下图漫画反映的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直接导致其梦碎的革命运动是(    )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北伐战争 D、护国战争
  • 14、 小高同学在整理档案时,摘抄下图案件资料。这一案件(    )

    时间:1913年3月20日晚

    被害人:宋救仁

    经过:被害人于上海火车站遭歹徒枪击之后不治身亡

    A、成为二次革命的导火线 B、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 C、表明袁世凯成功复辟帝制 D、标志着护国战争的开始
  • 15、 下列是王明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她探究的主题是(    )

    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民族危机的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新时代的曙光
  • 16、 小明同学制作了以下表格,请判断他研究的学习主题是(    )

    时间

    史实

    1912年2月12日

    在袁世凯软硬蒙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

    1912年2月13日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5日

    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4月

    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A、武昌起义过程 B、孙中山革命活动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D、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 17、 新文化运动时,在胡适、鲁迅等人的倡导下,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国学校使用自话文。1920年如果换算成民国纪年是(    )
    A、民国一年 B、民国四年 C、民国七年 D、民国九年
  • 18、 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替代文中“它”最恰当的是(    )
    A、中国同盟会 B、中华民国 C、南京国民政府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19、 下图是中国近代一则理发店广告。讲究样式的理发业取代了传统单调的剩发业,反映出辛亥革命(    )

    女子剪发,全球风靡

    秀丽美观,并且经济

    式样旖旎,梳洗容易

    设施新异,手艺超群

    闺阁令媛,请来整理

    A、对社会性质的改变 B、对社会陋习的根除 C、对封建制度的废除 D、对思想解放的推动
  • 20、 1912年2月 12日, 《清帝退位诏书》中写道:“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诏书中的“民军起事”的重大意义在于(    )
    A、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B、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