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通过这一歌谣,可知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源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封建迷信的影响 C、干旱、无雨等天灾 D、戊戌变法的失败
  • 2、在中国近代早期探索中,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先后发生。它们的相同点是
    A、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B、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由地主阶级领导 D、都使国家迅速强大起来了
  •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生铁炉正式出铁。外国报刊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象征,惊呼:“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从1895年到1911年,汉阳铁厂是中国唯一的钢铁生产基地,生铁年产量最高的1910年达到119万吨,钢产量6万吨,超过了同期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年产量。中国早期兴建的京汉、粤汉、津浦等八条铁路干线所用钢轨和钢件均由其提供,产品一度远销美国、澳大利亚。

    ——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康有为认为,洋务派“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严复认为,洋务运动的缺点是“大抵务增其新,而未尝一言变旧,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

    ——中国近代史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三: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布诏书的方式来进行变法,结果失败了。

    ——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四:以三民主义纲领为标准来衡量辛亥革命,可以看出其历史功绩:推翻实行民族压迫和歧视的清朝统治是三民主义纲领规定的首要任务,而辛亥革命做到了这一点……民国初年,袁世凯等军阀试图复辟帝制,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以“民主”之名而行专制之实的各个独裁者或政权,都不敢公开向民主观念挑战。显然,民主已经取代专制并成为中国人所公认的价值观念。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汉阳铁厂创办于中国近代的哪一运动中。据材料一,概括汉阳铁厂受到外国报刊高度评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康有为、严复对洋务派是如何评价的。
    (3)、根据材料三,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 4、李鸿章在《议复梅启照条陈折》中说到,“夫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微臣创设招商局之初意,本是如此。”由此可知,洋务运动(     )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D、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 5、作家冯骥才说:“从历史角度看,天津小洋楼是西方入侵的一目了然的证据;从文化角度看,它却是本土文化一个奇异的创造。进而说,是在被动历史背景下主动的文化创造。上述文化现象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 6、著名学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廊坊阻击战
  • 7、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操办)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二:他是广东番禺人,福州船政学堂的首届毕业生(之一)。后调赴北洋舰队,任致远舰管带。他认真钻研海军、海战战术,严格训练士兵。1894年,又一次侵华战争爆发,他最终捐躯国难。

    ——《学习强国》

    材料三:古有商鞅变法在秦孝公死后立刻被反对派终止,商鞅最终被“五马分尸”;北宋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亦推行变法,但随着宋神宗驾崩,变法随即失败,虽然他的结果可能好过商鞅,但其仕途也从此彻底黯淡;到了近代,一次由名义上的皇帝带领的维新变法运动,持续了3个多月,最终仍然以失败和大量的流血牺牲而告终。

    ——《中国通史·中国改革史纲要》

    (1)、材料一反映了说话人的什么观点?你如何看待他/她的观点?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指出材料二中“侵华战争”的名称并谈谈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关于从古至今几乎所有失败了的变法/改革/变革/维新等的一条历史规律。
  • 8、材料一:那四场主要的侵华战争把中国从“东方的睡狮”打成了“东亚病夫”。

    ——《学习强国》

    材料二:“在列强侵华期间,在晚清涌现出一个14年的短暂政权,但它的历史价值不容轻视。”

    ——《中国通史》

    (1)、指出材料一种的“四场战争”中的至少2场。
    (2)、材料二中的“短暂政权”指的是什么?这个政权存在的14年间,与哪一场侵华战争产生了时间上的包含(重叠)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个政权留下的历史价值。
  • 9、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社会的深刻变化,晚清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改革、自救的尝试。

    材料二:这次改革,在中央,以恭亲王为代表,在地方,以四位晚清名臣为代表。

    材料三:1897年,德国侵略者强占胶州湾。噩耗传来,康有为上书皇帝,痛切地陈述时局的危险性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

    (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二中“改革”所代表的具体事件。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明这次“改革”的历史地位、和发动改革的根本目的。
    (3)、材料三中的“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指出“变法”的三项内容。
  • 10、材料一:他早年求学海外,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立志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成立大会上,确定了16个字的政治纲领。大会选举他为总理。

    材料二:1911年10月10日夜,起义爆发,一场革命迅速席卷全国。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清朝统治彻底终结。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南京,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是为民国元年。

    材料三:这场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但由于种种原因,它的局限性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暴露无遗。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他”的名字。“16个字的政治纲领”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起义”爆发的地点在哪里?根据材料二,“起义”引发的最直接的积极后果是什么?
    (3)、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共同提到的“革命”是什么革命?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局限性”。
  • 11、在19世纪60年代,最先使用武力侵犯宝岛台湾的是哪个帝国主义?(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 12、以下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义和团运动兴起于19世纪末,主要发生在华北地区,特别是直隶和山东等地 B、义和团在斗争中采用了“神拳”等神秘主义的方式,声称能够借助神灵的力量抵御外国侵略者 C、义和团的口号“扶清灭洋”表明其既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又支持清朝封建统治,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双重性 D、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但其反帝爱国的斗争精神极大地激励了后来的辛亥革命
  • 13、在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时局图》中,德国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在(     )
    A、山东 B、中国西南 C、福建 D、中国东北
  • 14、“是役也,其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得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这是孙文评价某次重要起义的话。“是役”指的是(     )
    A、武昌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金田起义 D、萍浏醴起义
  • 15、《辛丑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暴露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奴役中国的工具?(     )
    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沿线要地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 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 D、巨额赔款,清政府以盐税、海关税等税收作为担保
  • 16、领导并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是(     )
    A、左宗棠 B、左宝贵 C、李鸿章 D、曾国藩
  • 17、以下哪一项准确地概括了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及部分应对举措(     )
    A、西方列强入侵,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运动兴起,试图通过引进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政府忙于镇压,无暇顾及西方列强的侵略;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义和团运动兴起,盲目排外,进攻使馆区,给八国联军侵华制造了很好的借口 D、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中国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终结了封建君主专制,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由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领导人
  • 18、戊戌变法最终失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变法措施过于激进,难以为社会所广泛接受 B、顽固派势力的强大阻挠与反对 C、光绪帝缺乏足够的政治权力和领导力 D、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贪腐现象
  • 19、领导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     )
    A、湖北新军 B、湖北文学社 C、中国同盟会 D、湖北共进会
  • 20、“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
    A、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族主义
上一页 345 346 347 348 34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