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土地改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抗美援朝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
-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东方各族人民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这反映出“一战”( )A、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破坏 B、推动了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形成 C、引发了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 D、导致了帝国主义列强力量的消长
-
2、 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比他稍晚一些,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描绘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两者共同之处在于( )A、批判现实黑暗 B、赞美人性至上 C、抨击宗教神学 D、追求浪漫生活
-
3、19世纪最后30年里,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条文中增加了以下内容(如下表),这主要是为了( )
1872年
英国
对采矿制定法规:禁止妇女、12岁以下的少女到井下工作
1890年—1894年
德国
禁止工厂雇佣未满13岁的童工。13岁以上的少年工人每天劳动不能超过10小时,女工不能超过11小时
1892年
法国
对工厂使用女工进行管理,禁止工厂雇佣13岁以下的儿童
A、遏制疾病传播 B、缓和社会矛盾 C、控制人口增长 D、建立福利国家 -
4、 古代文明普遍经历了以“城”为中心的政治体向地域国家转变的过程,但是也存在始终停留在“城邦”阶段的特例。下列属于这种特例的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中国
-
5、1978年到1982年,全国工业产值增长49%,城镇个体劳动者增加了8.8倍,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了1.2倍,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上升了8.5%。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我国(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完成手工业合作化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
6、 毛泽东主席五十年代在谈到民族工业时说有四个人不应忘记: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这里毛泽东主席是在( )A、肯定民族工业创办者的历史贡献 B、鼓励发展交通运输业 C、表示对革命先烈们的崇敬和缅怀 D、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
7、 下表最有助于我们理解认识的内容是( )
1937年7月前中日国力比较表
类别
国土
人口
钢铁
石油
飞机
日本
36.97万平方公里
0.9亿
580万吨
169万吨
1580架
中国
1141.82万平方公里
4.67亿
4万吨
1.31万吨
0
A、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纲领 B、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 C、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政治路线 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
8、 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62年,又在新疆地区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军政事务。与上述举措作用一致的是( )A、设立军机处 B、实施“禁海令” C、设置台湾府 D、设立南书房
-
9、 隋朝大运河开通以后,运河沿岸城市经济发展起来。唐代东都洛阳、北宋东京、南宋临安都处于运河之滨,大运河成为维系唐宋政治中心正常运转的生命线。这说明大运河( )A、加强了政治经济联系 B、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C、推动了各地文化交流 D、促进了中外经济往来
-
10、 距今4000多年,中原地区在广泛吸收各地文明要素基础上发展起来,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这里文明新格局的形成具有( )A、分散性 B、复杂性 C、独特性 D、交融性
-
11、 生产力是促使国际关系体系或国际格局发展变迁的原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在信息化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地球村正变得越来越“小”。
——摘编自《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原有结构……欧洲元气大伤,国际地位显著下降。美国凭借其绝对优势,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对峙和对抗。二战不仅摧毁了法西斯,而且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二战后蓬勃兴起,持续推进的民族独立浪潮与遍布全球的现代化浪潮相呼应,改画了世界政治地图。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新旧问题与复杂矛盾叠加碰撞、交织发酵,为此各国应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和谐共生、合作共赢……中国用笃定的信念和扎实的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这一理念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丰硕成果……
——摘编自《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2023)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交通工具促使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2)、依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展现大国担当的? -
12、 文学艺术作品是时代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课程
项目
文学
音乐
美术
影视
文学艺术作品
散文《美国危机》
歌曲《黄河大合唱》
绘画《巴黎》
电影《我的1919》
作品内容简介
揭露了英国殖民统治的黑暗,强调真正的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极大地激励了殖民地人民的斗志
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勾画出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顽强抗击侵略者的壮丽画卷
展示了1871年一位妇女挥舞着一面红旗,轻蔑地瞥向梯也尔(资产阶级反动政府代表)和威廉一世(普鲁士国王)
讲述了在巴黎和会上,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就中国胶东半岛问题据理力争,进行外交斡旋的故事
相关历史事件
A
B
C
D
(1)、将下列历史事件的序号填到A、B、C、D相应位置。历史事件:①巴黎公社革命 ②美国独立战争 ③五四运动 ④抗日战争
(2)、以“压迫与反抗”为题,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历史短文。(要求:围绕其中一个历史事件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13、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踔厉奋发,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绘画作品生动再现历史场景
图一 《启航——中共一大会议》 图二 《井冈山会师》 图三 《开国大典》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为三幅绘画作品写一段解说词。(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二①②③中任选一件历史大事,阐述其重大影响。(3)、材料三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部分)时间
进程
1978年
中国共产党召开 ① ,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980年
中央决定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1982年
中共十二大召开,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1987年
中共十三大召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②
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 ③ , 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2010年
中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21年
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填写材料三表格中①②③对应的内容。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
14、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何尊
1963年何尊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铭文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成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
材料二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他认为顺民心,国之将兴,逆民心,国之将亡。统治者要体会老百姓的忧与乐,把人民的忧乐当做自己的忧乐。君王要善待黎民,减轻百姓赋税和徭役,给人民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摘编自罗松《浅析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三
图一 明朝《岁朝春庆图》(局部) 图二 清朝《八月琼台玩月》(局部)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哪一时期?你还能从材料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2)、依据材料二,概括孟子的核心思想。孟子认为统治者应如何践行这种思想?(3)、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延续与传承,突出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请分别写出材料三中两幅绘画反映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名称。(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 -
15、 下列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料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A、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69年) B、
中国战区受降仪式照片(1945年) C、
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邮票(2015年) D、
《珍珠港》(2001年)
-
16、1922年的莫斯科街头一改往日冷清景象,做生意的小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他们兜售着粮食、布匹等各种生活用品。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苏联模式的推行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行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17、 某同学为了探究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改革的影响,制作了下面集合示意图。图中集合交集处适合填写的内容是( )A、自下而上的改革 B、废除了农奴制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彻底清除了封建残余
-
18、 历史史实是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771年,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B、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C、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
19、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了。”此材料可用于研究英国( )A、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B、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C、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 D、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
-
20、 合理的分析论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可用于论证推动新航路开辟的( )A、技术因素 B、政治因素 C、政策因素 D、思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