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中国近代史时发现如右漫画,图名为《烟之牢笼》,图片中的人物上方分别写了四个字:官、绅、士、庶。该漫画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封建剥削的沉重 B、农民反抗的必然性 C、晚清阶级的固化 D、虎门销烟的必要性
  •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天子适(到)诸侯(的属地),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朝见)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朝见)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之。

    材料三   王(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抵御)之……(周)王卒(军队)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1)、根据图1,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原则。观察图2,指出西周社会结构的等级次序。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分封制在西周时期所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三: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史前的尧、舜、禹曾活动在山西晋南一带,至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留有许多尧、舜、禹的传说和名胜古迹。

                 

     A.历山的舜王坪                 B.芮城的大禹渡               C.临汾的尧庙 

    (1)、材料一后人对孙中山眼中的“神州轩辕”有何尊称?依据材料一,指出“神州轩辕”的主要功绩。
    (2)、材料二中尧权授舜,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该制度叫什么?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该制度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3)、请你列出大禹的两项主要功绩,你认为他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有哪些? 
  • 4、“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材料表明分封制(  )
    A、稳定政局,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B、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巩固了统治 C、促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扩大西周疆域 D、扩大周的统治范围,推动中原文明的扩展
  • 5、下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

    A、体现了早期国家已经形成 B、体现了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C、体现了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D、体现了良渚文化手工业已十分发达
  • 6、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

    贾湖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粒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

    穿有鼻环的战国牛尊

    A、原始农业的产生 B、生产工具的进步 C、古代农耕的发展 D、耕作技术的提高
  • 7、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
    A、 B、 C、 D、
  • 8、邮票以方寸之地记录了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及艺术演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中国邮政于2021年7月1日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以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为主线,从不同角度记录和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下表为其中部分邮票的相关情况介绍。

    邮票序号

    邮票名

    表现元素


    五四运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旭日东升。


    《论持久战》、延安宝塔山、抗日战争(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跨过鸭绿江、凯旋门、和平鸽、橄榄枝。


    五四宪法、人民大会堂、社会主义改造。


    恢复高考、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雕塑。


    三峡大坝、香港金紫荆雕塑、澳门金莲花雕塑、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上海APEC会议。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下列邮票名称中找出①-⑥的对应名称。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共20枚,邮票名称包括:开天辟地、峥嵘岁月、中流砥柱、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制度奠基、自力更生、改革春潮、对外开放、世纪腾飞、科学发展、摆脱贫困

    (2)、邮票赏析是一项融合历史、艺术、文化等多维度活动,现请你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表格中任选一枚邮票进行历史维度的赏析。

    (提示:明确写出所选邮票序号,阐释表现元素与邮票名之间的联系,史论结合,最少使用两个表现元素)

  • 9、小王所在班级的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以“体验探索足迹,感悟发展历程”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以下是他们研学过程中学习和搜集的相关资料,现邀你继续整理与分享。

    材料一   下面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国现(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

    图一:人物为李鸿章,他晚年这样评价自己:“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图二:谭嗣同殉难图

    图三:成立湖北军政府

    材料二   五四运动后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失败后,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以下表格为小王同学整理的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分革命活动。

    时间

    事件

    概况

    1927.8—1927.9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革命军按计划撤出南昌,但在途中遭到敌人封堵,损失严重;秋收起义开始时比较顺利,但由于城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严重受挫。

    1927.10

    创建(A)革命根据地

    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率起义部队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5.1

    召开(B)

    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1940.8—1941.1

    领导(C)

    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座,并缴获大量武器。

    1948.9—1949年初

    三大战役

    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材料三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根据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四   到2020年底,中国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3年,中国人均7内生产总值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摘自《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

    (1)、阅读材料一中的图片和文字说明,任选其一,写出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探索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2)、将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补充填写完整。
    (3)、根据材料三、四,归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至少两项)
    (4)、研学之旅让小王收获良多,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分享从中得到的认识。
  • 10、从7世纪中期开始,日本全面学习中华文化与唐制,通过改革比法、德、意、英等国更早地确立了封建制度。这次改革史称(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百日维新
  • 11、为缔结这种关系,就有了较之以前更为规范的仪式,即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封臣对封君一为“效忠”,二为“帮助”,三为“劝告”,封君对封臣则主要是“保护”和“维持”封臣的地位等,不得伤害后者的荣誉、财产和生命。据此可知(     )
    A、双方缔结了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 B、双方之间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 C、土地是维系双方关系的重要纽带 D、印度实行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 12、世界古代文明多姿多彩。下表所示成就产生于(     )

    领域

    文学

    雕塑

    建筑

    成就

    《荷马史诗》

    《掷铁饼者》

    帕特农神庙

    A、古代印度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阿拉伯帝国
  • 13、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古代“天下为公”“和而不同”传统理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观点。这一观点(       )
    A、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遵循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4、观察下面照片。这一照片出现的背景是(     )

    1979年邓小平访美,与美国总统卡特咋白宫阳台上向群众握手

    A、1978基辛格访华 B、尼克松访华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美正式建交
  • 15、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D、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
  • 16、1913—1922年,荣氏兄弟先后在上海开办了多家“福兴”面粉厂,各厂面粉畅销全国,更远销英、法、澳及东南亚各国。当时很多中国人,“穿荣氏企业的布,吃荣氏生产的面粉”。这可用以说明(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实业救国得以实现 C、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 17、下表为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地区侵华日军兵力及中国军队抗击情况比较,可用于佐证中国共产党(     )

    年份

    日军兵力

    (单位:万人)

    中国共产党军队抗击的日军兵力

    (单位:万人)

    国民党军队抗击的日军兵力

    (单位:万人)

    抗击日军兵力百分比

    中国共产党军队

    国民党军队

    1939年

    86

    54

    32

    62%

    38%

    1941年

    61

    46

    15

    75%

    25%

    1944年

    73

    46.8

    26.2

    64%

    36%

    1945年

    108.85

    75.87

    32.98

    69%

    31%

    A、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胜利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D、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 18、如下为同学们编写的某历史人物剧本目录,据此判断剧本中的人物应该是(     )

    剧本人物

    第一幕创办《青年杂志》

    第二幕成立早期共产党组织

    第三幕当选中央局书记

    A、林则徐 B、陈独秀 C、李大钊 D、张学良
  •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革命派的部分元老亲历了戊戌政变,他们对于君主立宪已彻底失望,接受了西方洗礼的新生知识分子也极为渴望民主。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打破现实桎梏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们希望通过提升自身的政治地位,从而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创造条件。

    ——摘编自周德成《中国现代化的个案研究》

    材料三:孙中山的早期三民主义学说在当时的中国是一种最进步的思想体系。尽管它存在许多弱点,但“民族”“民权”“民生”这三大问题的提出,帮助人们从千头万绪的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抓住了要点,给了当时的革命派以一种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摘编自金冲及《辛亥革命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辛亥革命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
    (3)、综上谈谈,你获取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什么认识。
  •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为陈天华《猛回头》内容摘录。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材料二:“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材料三: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四: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
    (2)、“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这种不足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四,辛亥革命为“新纪元”的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