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土地改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抗美援朝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
-
1、使用表格有助于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下表可知( )
条约
内容(部分)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马关条约》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辛丑条约》
赔款白银4.5亿两;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开放的通商口岸都集中在沿海地区 B、中国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C、条约都严重侵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D、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
2、下表史实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点是( )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1860年,太平军李秀成部进攻上海,先后在松江、青浦两地大败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美国人华尔。
1900年,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烈争夺战。
A、建立了农民政权 B、反对清朝统治 C、制定了革命纲领 D、反抗外来侵略 -
3、历史事实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851—1864年,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 B、李鸿章主张利用西方的科技以实现中国自强 C、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的思想启蒙和民族觉醒 D、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了三民主义
-
4、1895年张之洞上书朝廷:“倭约万分无理……吞噬中国,非仅割占数地而已……一倭如此,各大国援例要挟,动以窥伺京城为词,更不能拒,后患不可胜言矣。”以下印证了张之洞言论的是(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C、日本攫取山东权益 D、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地区
-
5、下面是某中学研究课题所列的部分目录。由此推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
第一章美国侵略台湾19世纪60年代
第二章日本侵略台湾1874年
第三章俄国侵占伊犁1871—1881年
第四章中法战争1883—1885年
A、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 B、中国现代化的早期探索历程 C、近代中国的边疆危机 D、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6、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奕强调:“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面能体现洋务运动“制器为先”的是(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开平煤矿 D、汉阳铁厂
-
7、有学者认为,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并没有想好要如何管理在中国的洋人,能想到的简单办法就是中国古代的羁縻政策和“以夷制夷”策略,让洋人自己管好自己,总比让中国人去管理更省心。列强由此轻易地取得了( )A、通商口岸传教权 B、协定关税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
-
8、在电影《潜伏》中的主人公余则成有句台词:“仗有很多种打法,有一种占领叫失败,有一种退却叫胜利。”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一种退却叫胜利”的历史事件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西北野战军青化砭、沙家店战役 D、华东野战军的孟良崮战役
-
9、1945年8月,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柳亚子所说“弥天大勇”是指毛泽东(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D、率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
10、“1947年,……这种改革和其他改革将解放军攻势所及的数百万农民吸引进了人民解放军的阵营,国民党后方的成千上万的农民也纷纷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军和国民党政权。”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相关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B、《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 C、“平均地权”政策的提出 D、“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
11、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挥笔书写了如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意为‘我们’)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里的“未竟之功”是( )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推翻满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D、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12、北京学生发动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的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入运动。吴佩孚5月9日通电说,“莘莘学子……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这反映出( )A、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五四运动是全国性革命运动 C、经济诉求是运动的重要目标 D、军队支持是胜利的重要原因
-
13、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14、傅斯年反思五四运动时说“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勃兴,各种群众组织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此材料说明了五四运动(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催生了中国无产阶级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凝聚了伟大民族力量
-
15、“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中华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其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军长征的结束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16、“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革命”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有( )
①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②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③革命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④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7、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首先付诸实践的是( )A、召开中共“一大” B、开展北伐战争 C、发动黄花岗起义 D、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
18、土地改革规定国民党官兵如果参加人民解放军,其家属甚至本人也可以分得土地。截至1949年7月,人民解放军俘虏的415万国民党官兵中有280万人变成了解放军战士。据此可知,土地改革有利于( )A、推动解放战争胜利 B、促进战后经济恢复 C、调动人民生产热情 D、号召农民支援前线
-
19、“布料好,麻绳壮,妇女做鞋昼夜忙……不分黑白抓紧做,同志穿上好打仗。又好穿,又跟趟,赶得蒋军没处藏。”这首民谣反映出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是( )A、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B、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C、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 D、解放军战士英勇善战
-
20、如图是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此大纲可以用来研究( )
A、抗日战争的艰难历程 B、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C、新政协会议成功召开 D、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