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鸦片战争后,“像允许建立租界、让外国人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组织中外联防局等极为重要的决定),最初都是由地方(大员)做出的”,只是在成为既定事实后,才呈递给省和中央政府最终核准。由此可知,当时清廷(     )
    A、积极推动地方政治革新 B、顺应了时代潮流 C、近代主权外交意识缺乏 D、对地方管理失控
  • 2、清政府长期奉行“安内重于防外”的方针,沿海地区兵微将寡,遇到外敌入侵,只能从内地各省零星抽调部队,临时拼凑成军,千里赴援。该材料可用于说明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是(     )
    A、清政府经济较为落后 B、对列强存在惧怕心理 C、清政府轻视边患防御 D、武器落后、装备松弛
  • 3、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中,传统自然经济的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得到发展。该学者论述了鸦片战争的(     )
    A、原因 B、背景 C、经过 D、影响
  •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这是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长长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材料中“第一个”对中国的影响是(     )
    A、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彻底破坏 C、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改变 D、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5、清乾隆以后,我国外贸出口主要集中在广州一地,直至1842年才被打破。“被打破”的因素主要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天津条约》签订 C、《北京条约》签订 D、《马关条约》签订
  • 6、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由工业革命产生的力量推动了英国向海外扩张,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这股潮流。中英矛盾是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该学者的观点可以用来解释鸦片战争(     )
    A、爆发的历史背景 B、过程中的重要战役 C、过程中广大人民的抗争 D、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7、“鸦片流毒中华,每年外溢金银致千万……英吉利以此毒物贻祸中华……余为国为民,坚守此志,不扫除毒卉,誓不甘休。外夷虽狡,余总不惧。”材料中的“余”应是(     )
    A、葛云飞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 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论文。

    世界古代史重大事件(部分)

    时间

    事件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伯里克利改革,雅典达到全盛

    公元7世纪中期

    日本推行大化改新

    公元8世纪前期

    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进行改革

    根据上述材料中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或论证。(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不少于150字)

  • 9、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多样文明相互交融、和谐共存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础和前提。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亚历山大庞大的远征军队伍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

    ——摘自百度网

    材料二   阿拉伯人从中国引进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科学技术成果,并将它们传入欧洲。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历山大、大马士革等地收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庭购买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译成阿拉伯文。

    --—摘自《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

    材料三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摘自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东征产生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征还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3)、结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互鉴”的认识。
  • 10、在进入文明社会后不久,很多国家就制定了法律,用于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

    材料二   它在公元前450年左下颁布,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了其对法律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

    ——摘编自百度网

    材料三   查士丁尼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相继组织编写了《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

    ——根据人教部编版教材(2017版)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法典有何历史地位?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部法律文献?它有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说的四部法律文献中用于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是哪部?这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什么?
    (4)、从以上材料中,你对人类的法制建设有什么认识?
  • 11、文明因不同而丰富,因多样而精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纳尔美尔法老石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石碑上还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记录了埃及王朝时代始于公元前3100年左下。

    ——摘编自曹顺仙《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如果一个自由民打掉了另一个与其社会同等相同的自由民的牙齿,那么他的牙齿也应该被打掉;他打掉的一个平民的牙齿,他需要赔偿三分之一迈那的银子。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三   巨人的嘴变成婆罗门,双臂变成刹帝利,双腿变成吠舍,双脚变成首陀罗。

    ——古印度婆罗门经典《梨俱吠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石碑上还刻有文字”,刻的是哪种古老文字?“公元前3100年左下”埃及有什么事件发生?
    (2)、材料二的法典产生于哪个文明古国?根据法典规定,该国的人分成哪几个等级?
    (3)、材料三反映了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4)、从地理环境来看,以上文明古国都发源于什么地点?
  • 12、大化改新后,日本文武天皇颁布《大宝律令》,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这反映了日本(     )
    A、善于学习借鉴 B、文化具有独立性 C、改革成效不显著 D、保守特征明显
  • 13、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原因是(     )
    A、东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叫拜占庭 B、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以前叫拜占庭 C、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曾经被外族攻占过 D、东罗马帝国自认为是罗马的继承者
  • 14、历史课上,李老师安排学生收集商鞅变法、大化改新、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采邑制的实行、琅城市民为争取自治权而斗争等相关资料,作为下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
    A、人类文明的开端 B、亚欧封建社会 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 15、下列对“中世纪欧洲发展状况”的表述,符合历史事实的一项是(     )
    A、庄园是西欧城市的典型组织形式 B、“最美好的花朵”暗指城市的自治 C、阿拉伯人最终灭亡了拜占庭帝国 D、封君封臣的关系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 16、公元800年,教皇在罗马为下图人物举行了加冕礼,称之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个人是(     )

    A、亚历山大大帝 B、凯撒大帝 C、屋大维 D、查理大帝
  • 17、三大宗教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佛教的创立者是释迦牟尼 B、都诞生在亚洲 C、产生的先后顺序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
  • 18、“神人同形同性”的观念强调了人类与神祗之间的相似性和联系,肯定了人类的价值和尊严。这种观念出自(     )
    A、中国神话 B、印度神话 C、阿拉伯神话 D、希腊神话
  • 19、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以下可以印证罗马“以武力”征服世界的是(     )
    A、把基督教定为国教并推动其传播 B、以武力打败大流士灭亡波斯帝国 C、血腥镇压斯巴达克起义 D、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 20、学会计算历史年代、制作历史发展时间轴等,这是我们初中生应该具备的素养。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以下年代标尺中的(     )

    A、 B、 C、 D、
上一页 92 93 94 95 9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