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地拟建造一座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本地反清起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陆皓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等,这一地点应该是 (    )
    A、檀香山 B、东京 C、长沙 D、广州
  • 2、近代一位绍兴革命党人曾赋诗明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位革命党人是 (    )
    A、徐锡麟 B、陶成章 C、秋瑾 D、邹容
  • 3、“此次起义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扩大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影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该起义是 (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 4、1905年《民报》创刊号刊登了黄帝像 (见右图)。其主要目的是 (    )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民族主义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
  • 5、《同盟会宣言》中写道:“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体现了同盟会纲领中的 (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 6、同盟会成立后,“不期年而加盟者逾万人,支部亦先后成立于各省。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这表明它的成立 (    )
    A、推动了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B、拉开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C、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D、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 7、《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一批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其中,《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猛回头》的作者分别为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孙中山(1866—1925)曾回忆说: “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清王朝。”孙中山在“28岁那年”的主要革命活动是 (    )
    A、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 B、发动广州起义,鼓舞全国人民斗志 C、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D、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机关报
  • 9、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    )
  • 10、孙中山“平均地权”的主张,就是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满足广大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要求。 (     )
  • 11、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第一任总理是黄兴。 (    )
  • 12、仇恨可以放下,但国耻不可遗忘。阅读《一百个国耻纪念日》(梁义群著)中的三则资料和对应的慈禧上谕,回答问题。

    (1)、资料一中八国联军“赶赴北京”的企图得逞了吗?请列举史实予以说明。
    (2)、指出资料二中八国联军在北京大肆屠杀、劫掠的背景,并说说从上谕一到上谕二,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完成资料三中的填空,并结合条约内容分析当时清政府与列强之间的关系。
    (4)、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上谕三中列强“不割我土地”的原因。
  • 13、如图所示,Y轴表示的是(    )

    A、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 B、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程度 C、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 14、《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画了一幅如图漫画《木偶戏》。该漫画旨在说明  (    ) 

    A、中外反动势力开始相互勾结 B、清政府开启学习西方的历程 C、清政府沦为列强的统治工具 D、中国完全成为列强的殖民地
  • 15、某导演正在拍摄一部电影中的场景——1902 年的北京东交民巷,根据史实判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有 (    )

    ①外国公使在散步    ②很多中国家庭在准备晚餐

    ③外国军队在驻守    ④义和团在教市民练习拳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1901 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惩办“首祸诸臣”,在华北等地区停止科举考试5年。这一条款体现了列强 (    )
    A、对华侵略方式的转变 B、对华封建科举制度的反感 C、对华文化侵略的深入 D、对义和团涉及地域的报复
  • 17、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在自身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外来的压力加重力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反之则会下沉。导致物体状态由图1向图2变化的外力是 (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马关条约》的签订
  • 18、“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下列属于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英雄人物是 (    )
    A、关天培 B、邓世昌 C、丁汝昌 D、聂士成
  • 19、如图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题为《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漫画。下列对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有 (    )

    ①“强人”中有美国、奥匈帝国和日本

    ②“弱者”在廊坊和天津成功阻击敌人

    ③“强人”攻陷“弱者”都城屠杀劫掠

    ④“弱者”被“强人”完全肢解并瓜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以下是八国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在义和团运动前后说的话,其变化反映出义和团(   )

    (义和团运动前)现在“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中国)时机”。

    (义和团运动后)要把“华人置诸德国官吏治理之下”,对中国实行瓜分实为下策。

    A、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B、未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的进步性 C、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 D、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