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立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随后,全国范围内就此开展了一场大讨论,最后认为这种做法是一条“阳光路”。这条“阳光路”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歌曲《197653》致敬抗美援朝为国捐躯的197653位英烈,表达对“最可爱的人”的崇敬之情。下列人物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     )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3、近代史上的这一事件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该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四渡赤水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 4、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里的“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城市暴动,武装夺取大城市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以改革、改良反帝反封建
  • 5、20世纪20年代传唱的一首《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歌词中的“军阀”是指(     )
    A、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B、段祺瑞、冯国璋、袁世凯 C、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D、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
  • 6、20世纪的中国发生过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分别是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辛亥革命被称为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A、青年学生起了重要作用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D、宣告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7、中国外交披荆斩棘,开创局面,贡献出智慧与方案。回答下题:1971年中国政府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华。美国《时代》杂志报道说:“这‘乒’的一声全世界都听到了!”这件事推动了(     )
    A、《波茨坦公告》的发表 B、中苏两国正式建交 C、《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 D、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 8、根据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由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过渡的一次飞跃,它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   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表现。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以往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人类的潜能是无穷的,总是在进行着奇妙的创造。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哪一个国家首先发生的?
    (2)、这次工业革命在机器动力方面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
    (3)、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请列举这次革命期间在交通领域的发明家?
    (4)、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在交通领域的发明?
  • 9、根据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在欧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统治,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材料二   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同德国等战败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还与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华盛顿会议与会国签订了《九国公约》……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然而帝国主义确立的战后秩序并没有带来长久的和平。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材料三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确立了什么制度?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的资产阶级文献是什么?
    (2)、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怎样的国际秩序?并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分别说出两次大战中的战役各一个,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你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4)、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5)、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6)、根据两次世界大战的史实,试述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 10、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推动社会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周初年确立了哪一制度用以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隋朝创立的什么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3)、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哪一政体在英国逐渐形成?
  • 11、现在的世界处于动荡多变的年代,国际政治形势在变局中深刻发展。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中美之间关系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材料一   1921年11月,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的实质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凡尔赛条约》未能解决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美国成为华盛顿会议的最大赢家,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华盛顿会议使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1942年1月,美、英、苏、 中等26个国军的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文件。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中、美成为战时的伙伴。

    材料三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帜武装干涉朝鲜,弃公然入侵台湾海峡,把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北边境。

    材料四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在北京首都机场着陆,中美领导人实现 了历史性的握手,尼克松随后在中国逗留的日子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尼克松动情地说“当我们握手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集中反映了哪两国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根据材料一,请你说出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宝国主义国家共 同支配的局面:
    (2)、根据材料二,说出26国代表共同签署的文件的名称。此文件的签署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场战争爆发的背景?美国侵略中国由来已久,1900年,美国参与了哪次侵华战争?
    (4)、材料四中尼克松所说的“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指的是什么?
    (5)、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未来中美两国关系怎样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 1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日辉煌的中国。下面是某同学为学习中共党史制作的大事年表(节选)。请根据该表的内容,回答问题。

    时间

    事件

    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7年

    南昌起义

    1931-1945年

    抗日战争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9年

    开国大典

    1953年

    ?接见印度代表团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根据上表,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2)、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该节日是为了纪念上表中的哪一事件?
    (3)、上表中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该革命根据地创建后,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表中“1934-1936年”所列的事件表述不符合大事年表的规范,请按规范写出该事件的名称。写出该事件体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5)、上表中?处指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他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哪一外交原则?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空前,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了战争。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战后,帝国主义创造出了殖民统治的新理论,建立了新的世界体系。

    材料二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政治的力量。

    材料三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迎接“多极合作时代”的到来》,有改动

    (1)、材料一中提到的“新的世界体系”指的是哪一体系?
    (2)、材料二中杜鲁门的演说,说明美国即将对苏联采取什么政策?为了配合这个政策的实施,美国主导成立了什么组织?
    (3)、材料三中的“多极时代”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什么趋势?
    (4)、当今世界格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破坏和不利于团结合作的因素。为了国际关系的和谐,你认为世界各国的合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 1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协同合作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关键。下列史实能佐证此观点的有(     )

    ①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②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③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④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图示意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促使1801—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B、殖民扩张和掠夺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工业革命的推动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重大事件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7年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1918年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1919年1月-6月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1919年5月

    五四运动爆发

    1919年9月、11月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4年5月

    黄埔军校成立

    1926年7月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1927年8月

    南昌起义

    1927年9月

    秋收起义

    1927年10月

    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1927年-1928年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初步形成

    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历时500年,它们都是资本主义历史的产物。……启蒙思想家接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旗帜,又在上面添加了“理性”的字样,这两者之间,历史的联系,逻辑的发展是十分清晰的

    ——《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   1848年,马克思同恩格斯一起写了一本振奋人心的小册子,后来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在这小册子里以浓缩的形式出现,欧洲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现实依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则为它提供了理论来源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许多国家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列举两位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启蒙运动推动下欧洲出现的政治革命。
    (2)、写出材料二中“振奋人心的小册子”的名称。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工业革命,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摘编自《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瓦特的哪一重大发明“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使英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从整体上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给予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的同时,也刺激了这个古老帝国的发展与崛起,虽然后来又历经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惨痛的洗礼,但是在总的历史进程上已经开始萌发复兴之意了。

    ——刘天《英国工业革命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资产阶级最终在各个领城里确立了自己的统……亚、非、拉美许多国家的大门被强行打开。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工业革命对中国与世界产生的影响。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国鼎立形势图                                                                        

    (1)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历史解释”的素养要求。材料一图片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见证。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客观叙述和分析。

    材料二   

    在改革中,孝文帝首先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接着就开始了全方位的汉化改制。……把本民族完全融入了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促进了民族交融和统一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

    ——管芙蓉《“胡服骑射”与“孝文改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汉化改制”的具体措施。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哪些?(答出两个方面即可)

  • 2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此材料意在说明两次世界大战(     )
    A、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B、改变了亚洲的国际地位 C、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D、促进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