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践行三民主义中“民权”思想的表现。 (    )
  • 2、在中国同盟会的积极谋划下,武昌起义最终取得了胜利。 (    )
  •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始了对清朝统治的自我诊疗过程,请你一起参与。
    (1)、【第一步:问诊——明病情】

    病历表

    姓名:近代中国

    诊疗时间:    A

    临床表现:军事落后、海防薄弱、人才缺乏、国库空虚

    综合处理意见:    B

    医师:地主阶级洋务派

    运用所学知识,将病历表中A、B处填写完整。

    (2)、【第二步:治疗————开处方】

    根据处方单中的图片组合分别确定两个疗程的主要目标,并结合临床表现在①处补充一张图片 (写图片名称即可)。

    (3)、【第三步:回访———看疗效】

    领域

    与疗效相关的数据

    军事

    创办军事工业20余家,累计生产后膛枪约4万支、克虏伯式钢炮约600门,主要用于左宗棠西征新疆;福州船政局建造的 40 艘舰船中,一部分参与台湾防御和马尾海战;北洋舰队成军时为亚洲第一,但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

    民用

    创办民用企业40余家,其中开平煤矿年产量从3.8万吨增至78万吨,汉阳铁厂年产生铁6万吨,修建铁路400千米,铺设电报线2.3万千米

    创办新式学堂30余所,派遣200余人赴欧美学习

    ————上述资料整理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洋务运动史》

    根据上述数据,综合评述洋务派所开处方的疗效。

  • 4、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先后在新疆和台湾建立行省。这些措施 (    )

    ①彻底解决了中国边疆危机    ②促进了国家版图的持续扩大

    ③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    ④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中法《越南条款》是在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即将取得胜利时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此处法国的第二个“胜”是指其 (    )
    A、向中国勒索50万两白银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势力侵入中国云南、广西 D、占领台湾基隆、非法吞并了琉球
  • 6、19 世纪中后期,中国边疆危机严重,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广大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抵抗。下列史事发生的空间位置与右图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 

    A、刘永福在甲处率部帮越南抗法 B、刘铭传在乙处率部反击并取胜 C、刘锦棠率部在丙处攻克达坂城 D、冯子材在丁处取得镇南关大捷
  • 7、下图为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的部分目录。在第十三章13.2中可查阅到的史事最有可能是 (    )

    第十三章 外国侵占台湾、新疆与安南

    13.1  日本侵略台湾, 1871—1874年

    13.2 俄国侵占伊犁, 1871—1881年

    13.3 争夺安南的中法战争, 1884—1885

    A、沈葆桢率部抵抗侵略 B、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 C、清廷在新疆建立行省 D、镇海守军将孤拔击毙
  • 8、1874 年,江苏巡抚上奏朝廷:“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1875年,清政府决定每年从海关税等税收中提取约400万两白银,作为筹建海军的专项经费。清政府当时重视海防建设的直接原因是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 B、美、日侵略台湾 C、海军衙门的统一协调 D、中法战争的爆发
  • 9、下侧是小曾同学在学习了 19 世纪60年代开始的某次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后绘制的漫画《如此修墙》。该漫画(   )

    A、反映了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B、赞扬了晚清政府的积极自救 C、揭示了自救运动的失败原因 D、讽刺了晚清官员的盲目排外
  • 10、面对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洋务派继承了魏源等人提出的“师夷长技”思想并极力将这种思想付诸实践,但他们“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这里的“新器”和“旧物”分别是指 (    )
    A、新武器、旧思想 B、新制度、旧技术 C、新技术、旧制度 D、新技术、旧思想
  • 1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制成下表,旨在印证洋务运动    (    )

    洋务企业名称

    地位

    后世发展

    汉阳铁厂

    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

    武汉钢铁公司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晚清最重要的军事工业

    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轮船招商局

    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

    轮船招商局、中国招商银行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 D、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 12、他是淮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他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和北洋海军;他还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促成了第一批官派留学生的派遣。他是 (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冯子材
  • 13、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为此,洋务派创办了 (    )
    A、福州船政局 B、京师同文馆 C、海军衙门 D、轮船招商局
  • 14、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这一思想的是 (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C、兴办近代民用企业 D、兴办近代新式学校
  • 15、中法战争结束后,法国获得了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的权利,中国西南门户就此打开。(    )
  • 16、1878年,清军消灭了阿古柏侵略势力,并收复新疆全部领土。 (    )
  • 17、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新式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
  • 18、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语言的灵魂。阅读孙中山的言论,回答问题。

    资料链接:

    革命团体名称

    成立时间

    兴中会

    1894年11月

    旅沪福建学生会

    1903年春

    华兴会

    1904年2月

    科学补习所

    1904年7月

    光复会

    1904年10月

    (1)、从摘录一到摘录二,孙中山的“医国”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根据摘录二分析其“医国”思想发生变化的原因。
    (2)、为解决摘录三中提到的“内讧”问题,孙中山在当年采取了哪一举措?至此,其“医国”思想形成了怎样的指导思想?
    (3)、根据资料链接,分析“大团体”能在1905年合成的条件。
  • 19、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下列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相关叙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

    选项

    历史叙述

    A

    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

    B

    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

    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D

    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A、A B、B C、C D、D
  • 20、某地拟建造一座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本地反清起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陆皓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等,这一地点应该是 (    )
    A、檀香山 B、东京 C、长沙 D、广州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