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唐朝专设的国家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是国子监,下设中央六学。地方既设有专门学官负责的府学等,也广泛存在民间私塾与私人讲学。这体现了唐朝(     )
    A、中央学府的权威 B、地方私学的诞生 C、民间讲学的兴起 D、教育事业的发展
  • 2、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诏令的执行。由此可见,三省六部制(     )
    A、简化机构,皇权独尊 B、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C、分工明确,互相协调 D、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 3、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展示杜如晦、魏征、李靖等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太宗时常前往怀旧。唐太宗此举意在(     )
    A、表彰功臣,分散相权 B、打压士族,唯才是举 C、复兴儒学,光大正统 D、驱驾英才,巩固统治
  • 4、大运河通济渠段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唐代沉船及遗物,其内出土了大量文化遗物其中以瓷器最多,有陕西磁州窑系白地黑花瓷、江西景德镇的影青瓷、河北定窑系的白瓷等。这些发现可用于说明(     )
    A、当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B、隋唐时期海外贸易频繁 C、运河开凿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制瓷技术进入成熟阶段
  • 5、

    人类历史在冲突、交往中不断交流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总序》

    (1)古代史上人类“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主要方式有哪两种?横贯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开通于中国哪位皇帝在位时?哪一事件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材料二   加强相互间团结合作,反对新老殖民主义,捍卫民族独立,独立自主发展民族经济,支援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合作,既是亚非独立国家的迫切愿望,也是万隆会议召开的根本宗旨。……为力求会议取得成功,党中央强调,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应积极肯定和表达亚非国家和人民的要求和平、独立和发展本国经济文化的共同愿望,而不应使会议陷入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争论。

    ——摘自人民网《万隆会议与新中国外交》

    (2)万隆会议中“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争论”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政治格局?亚非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什么?

    材料三   全球关税水平趋于稳定,但结构性差异显著。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同时也反映了各国在保护国内市场方面的不同策略。例如,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对非农产品设置了较高的进口关税,而发达国家则普遍维持较低的关税水平以促进贸易自由化。

    ——摘自中国政府网《世界贸易组织发布〈世界关税概况〉报告》2024-10-29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关税问题上的目的和措施分别是怎样的?
  • 6、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苦难,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成为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摘编自2023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1)“这场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英国在这场战争中获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摘编自2023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2)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哪一事件拉开了“谋求制度变革”的序幕?50年后,中国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其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材料三   孙中山在1912年春天说:“今满政府已去,共和政体已成,民族、民权之二大纲已达目的,今后吾人之所急宜进行者,即民生主义。”此后孙中山便致力祖国建设,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资本主义世界战时经济急需寻找出路的时候,他看准了机遇,大胆地提出了中国未曾有过的宏伟建设计划《实业计划》,几乎涉及到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

    ——钟卓安《从〈上李鸿章书〉到〈实业计划〉——孙中山追求中国近代化的努力》

    (3)“今满政府已去,共和政体已成”是哪一革命取得的成果?这次革命有何局限性?材料中“宏伟建设计划”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哪一愿望?
    (4)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编制开启之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学生应该如何为将来担当时代重任做好准备?
  • 7、

    翻开中国历史长卷,或是制度创新,或是经济变革,或是科技进步,或是文化传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在不同领域书写着精彩纷呈的故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一览表(部分)

    类别

    重要成就

    思想

    《道德经》、《论语》、《韩非子》、《孙子兵法》

    文史

    《诗经》、《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

    科技

    四大发明、《齐民要术》、《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1)根据表格中的思想成就,指出《韩非子》是哪一学派的经典名著?根据表格中的科技成就,找出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科技著作和中国古代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材料二

                都江堰示意图

    李冰在没有改变岷江自然流向的情况下,因势利导,通过修筑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三大工程实现无坝引水,既做到了防洪,又对成都平原进行了灌溉。同时,都江堰在使用中坚持的适度取水原则和岁修管理制度,使其实现了可持续利用的理想效果,是人水和谐、生态水利的光辉典范,对当代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摘编自王瑞芳《人水和谐的典范》

    (2)都江堰修建于哪一历史时期?都江堰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的理想效果”的?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8、下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的雕塑《铸剑为犁》。“铸剑为犁”出自《孔子家语·致思》:“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这说明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     )

    A、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B、促进人类文化多样化 C、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 D、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 9、下列年代尺所示的历史事件共同揭示了(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D、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 10、纸币上的图案大致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其内容也传递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文明程度。它是一张国家名片。下图货币上的历史人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争取民族独立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该货币所属国家是(     )

    A、埃及 B、墨西哥 C、印度 D、纳米比亚
  • 11、19世纪中期,为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英国5-14岁儿童的入学率从1855年的11%提高至1902年的近74%。法国5-14岁儿童的入学率从1850年的52%提升至1901年的86%.此材料意在说明工业革命推动(     )
    A、大众教育普及 B、科学技术进步 C、城市人口增长 D、教育水平提高
  • 12、18、19世纪,英格兰的一些小村落发展为人口稠密的城镇,“烟囱让古老的塔尖相形见绌……北部铺上了第一条铁轨,迎接新火车头的到来,蒸汽货轮开始在入海口和海峡上定期往来”。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     )
    A、文艺复兴运动 B、资产阶级革命 C、近代科学兴起 D、英国工业革命
  • 13、阿拉伯数字和代数学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金融、工程、科学研究等领域,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下列关于阿拉伯数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起源于印度从0到9的计数法 B、通过拜占庭帝国传播到欧洲 C、通过借鉴古希腊文化创造而成 D、吸收改造了罗马数字而形成
  • 14、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这种现象说明罗马帝国衰亡的内部原因是(     )
    A、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B、奴隶处境日益悲惨 C、日耳曼人大举入侵 D、工商业和农业衰落
  • 15、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决策,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中共会议是(     )
    A、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C、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 D、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
  • 16、1990年起,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抓住机遇,利用上海的资金、技术等优势,加快对浦东的建设,浦东迅速崛起。在很短的时间内,浦东就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材料中的“机遇”是指(     )
    A、中央决定兴办经济特区 B、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7、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025年2月2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四维高景一号03、04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技术迈上新台阶。材料表明(     )
    A、我国卫星发射技术领先世界 B、我国遥感卫星技术迈上了新台阶 C、卫星项目促进国际科技合作 D、卫星发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 18、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图1到图2的土地政策使我国土地所有制发生的变化是(     )

                                                   

    图1 广大农民热烈拥护土地改革            图2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A、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B、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C、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D、分田包干到户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 19、1950年,毛泽东曾说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也说过:“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由材料可知,该战争(     )
    A、由侵朝美军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引起 B、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C、维护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及安全 D、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 20、“1940年8月至次年2月,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座……”这一系列行动最能体现的战略战术是(     )
    A、游击破袭战术 B、正面强攻战术 C、阵地防御战术 D、迂回包抄战术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