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表是某同学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较为合理的是(   )

    中共十二大

    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中共十三大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该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2年

    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

    中共十四大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

    A、改革后中国的社会变化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日趋完善 C、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 2、改革开放以来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下列各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推行国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实现公有制经济形式的多样化 ④以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

    A、④①②③.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④②①③
  • 3、“这几年城市改革的试验充分表明,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同样适用于城市。为了增强城市企业的活力,提高广大职工的责任心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在企业内部明确对每个岗位、每个职工的工作要求。”材料中“农村改革”具体是指(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4、1961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对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
    A、全面完成一五计划 B、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C、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D、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 5、如图反映了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从中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

    A、农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B、农村经济趋向健康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初见成效 D、纠“左”工作尚未启动
  • 6、20世纪中期的一首民歌唱到:“高炉是兵人是帅,生产全凭人安排。英雄立下凌云志,铁花永远开不败。”这首民歌反映的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私合营的高潮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7、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现象,下列宣传画体现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社会变革的是( )
    A、 B、 C、 D、
  • 8、与 1952年相比,1957年中国的钢产量增长了296%,煤炭产量增长了96%,该现象( )
    A、推动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B、促进了农业合化顺利开展. C、为抗美援朝胜利奠定基础 D、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 9、1950年,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将封建土地私有制改为农民土地私有制,解决了民主革命遗留问题,这( )
    A、动摇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B、提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D、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10、下列具有新中国临时宪法性质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
  • 1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建立了一个集中统一、比较高效的中央政府,并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有苏联对我国的“一五”计划建设提供全面的经济技术援助,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的10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有所提高。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材料二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列举在此期间工业领域的成就两例。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粮食生产的成就,并指出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政策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提炼一个与“政策”有关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总结提升)
  • 12、党和国家非常关注“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不断调整农业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全国已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条件下,全国新解放区有计划、有秩序、分期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总的原则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区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到1952年12月,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亿农民获得了7亿亩土地。

    ——摘编自扬宇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虽然农民分到了土地,可是由于仍旧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使得农民缺之生产工具资金,也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抗自然灾害等,这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此党中央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随着新的经营体制在广大农村的推行,农民群众有了更大的生产和经营自主权,可以利用剩余劳动力和资金发展多种经营这是我国农村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方向转变的开始。”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国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改革对农民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土地改革后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国家采取的改造方式。并结所学分析在这样的改造方式下,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在1956年底发生了什么根本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的经营体制”的优势;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这一体制的推行产生了怎样积极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改革和成就中得出哪些认识?
  • 13、柳老师以“民族独立与复兴”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光影忆岁月】

    【任务二  亲历维时光】

    材料一  1954年,乐松生带头向国家递交了公私合营申请,公私合营后的同仁堂企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国家的扶持下,同仁堂彻底摆脱了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简单的手工操作逐渐被机械化、半机械化的设备所替代,北京同仁堂药品,在公私合营后连续几次降价,成为质高价廉的产品,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摘编自《新中国经济70年.公私合营亲历者李建勋》

    【任务三  新闻映万象】

    材料二  40年前,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大江南北涌动滚滚春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迸发勃勃生机。从1.8%到15%,这是40年来中国经济总占世界总份额的攀升幅度;从97.5%到3.1%,这是40年来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下降幅度……成功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摘编自新华社《风雨砥砺壮丽史诗》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奇迹

    【任务四 薪火继传统】

    (1)、图一与图二的电影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分析,这两个史事有什么联系?
    (2)、根据材料一、概括1954年后同仁堂发生的变化;乐松生的选择是顺应了我国哪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场社会变革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敝义?
    (3)、结合所学指出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抉择的会议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4)、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14、1984年,福建国有骨干企业55位厂长发表《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书:“我们认为放权补能只限于上层部门之间的权力转移,更重要的是要把权力落实到基层企业。”由此可知,这55位厂长要求(   )
    A、为农民致富开辟新道路 B、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C、积极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15、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12日《人民日报》便转载了这篇文章,随即点燃了如火如荼的全国性辩论的火花。这场“辩论”的主题是(   )
    A、真理标准问题 B、文化大革命 C、党的工作中心 D、平反冤假错案
  • 16、某同学为研究“小岗村引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选取了诸多史料。其中最为可信的是(   )
    A、小岗村村民的回忆录 B、18户村民签订的土地承包责任书 C、电影《十八个手印》 D、长篇纪实小说《小岗村的故事》
  • 17、1970年4月24日我国的一项科技成就将《东方红》乐曲从太空传到了世界各地,第二天新华社授权向全世界宣布这一成就是(   )
    A、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B、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C、我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汽车诞生 D、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 18、下面是九(1)班同学为本期黑板报准备的内容。由此可知,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

    啥是丢人好吃懒做,贪图享受,才是真正丢人。

    ——焦裕禄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进喜

    A、反抗侵略的英雄 B、艰苦奋斗的楷模 C、改革开放的先锋 D、执政为民的公仆
  • 19、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C点到D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D、中共中央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 20、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的某次大会上提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以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会议(   )
    A、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B、直接指导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导致了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D、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