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 B、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京西北郊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D、1900年6月,英、美、俄、日等八国组织联军侵华
-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系得自被统治阶级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以建立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
材料二:《独立宣言》发表之后,各州先后制定了州宪法,美国建立之后,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1787年5月各州代表齐聚了费城,经过争论和妥协,最后制定了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摘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我们的人民是在那一股热情澎湃的激流中获得解放。可是在那以后,我们都被遗弃了,变得孑然一身……那为保障我们的民权和财产权而日益显得必不可少的选举权,白种人进行着一种有计划的阴谋来摧残黑人的教育,在那大吹大擂的所谓“普及教育”的制度下
——摘自《1765~1917年的美国》
(1)、材料一体现了北美民众的什么诉求?(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依据1787年宪法建立的联邦制共和国是如何体现“分权制衡原则”的。(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的人权状况。这种人权状况与材料一中关于人的基本权利的规定并不一致,这说明了什么? -
3、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其言论
代表人物
言论
但丁(1265﹣1321)
人生来不是像野兽一般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知识和美德
彼特拉克(1304﹣1374)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
达•芬奇(1452﹣1519)
和其它科学一样,绘画是一门科学
莎士比亚(1564﹣1616)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对知识和创造力的热情带来了许多的新思想,也鼓励了科学探索。地球被证实是圆的,哥伦布从帕洛斯港出发,在信风的帮助下穿过了大西洋,打开了欧洲对世界的眼界,带来了对外贸易和经济的扩张
——摘编自朱孝远《欧洲文明史五十讲》
材料三 16﹣18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西方海外殖民扩张,西欧对外贸易空前发展,西欧主要从事金融业和制造业,美洲和东欧提供原料,世界经济进入“大西洋时代”。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四 英国商人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酒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卖给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产品蔗糖、烟草返回英国。
——摘编自人教版教科书《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主张。并指出这些主张体现的核心思想。(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更多的欧洲探险之旅”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分析世界经济进入“大西洋时代”的背景。并概括“大西洋时代”的特点。(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回答此项贸易的名称。并分析其给非洲带来的影响。(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的发展趋势。 -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庄园法庭的判决结果一般是记录在案的,从而形成所谓的“判例”,而新的“判例”便可以作为新的习惯法在下次审判中被引用。虽然庄园惯例并不是由庄园领主统一制定的,领主会召集农民来重新制定新的庄园惯例。每个庄园法庭里农奴和领主为了自己的利益经过无休止的争辩,从而产生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新的判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集体表决,倾向于农奴一方。
——摘编自刘璐《论中世纪英国庄园法庭的性质》
材料二 一般认为,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于12世纪。随着贸易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原有的教育机构不论在数量、规模还是所设专业上都无法满足时代需要。在1100年至1200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催生了有学问的职业。它吸引了一些求知欲旺盛的青年……来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那些学术行会。
——摘编自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
材料三 中世纪的大学是一种学者们的行会,它致力于知识的传播,包括不同种族和国籍的学生。中世纪大学的师生来自欧洲各个国家,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在全欧洲基督教世界得到认可,毕业生具有在欧洲各个大学任教的权利。中世纪大学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大学作为师生的行会,也具有大量特殊的权利
——摘编自邢亚珍《12世纪文艺复兴与大学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中世纪“庄园惯例”形成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庄园的性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大学教育起着怎样的作用? -
5、“马克思大学毕业后来到巴黎,深入调查工人的生活和劳动状况,经常参加工人集会和斗争, 同时也进行了紧张的理论研究工作”。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重要因素是( )A、马克思个人的努力结果 B、积极吸收借鉴优秀文化 C、马克思拥有天才的条件 D、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6、央广网2024年1月2日消息,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元旦假期三天,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37%,创元旦假期客发量新高。历史上,铁路的修建主要得益于哪个人的发明(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斯蒂芬森 D、福特
-
7、“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这句名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空想社会主义③科学社会主义④政治经济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200多年前,北美13个殖民地做的这件“破天荒”的大事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荷殖民争霸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
9、自由与秩序之间的权衡,是任何一国政府在建制时所必须面临的一大难题,它不仅涉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限划分、政府首脑与国家元首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问美国( )A、颁布了《权利法案》 B、颁布了《独立宣言》 C、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 D、颁布了《拿破仑法典》
-
10、“这一时期,人们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A、伯里克利、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达·芬奇 C、克洛维、查理曼 D、穆罕穆德、莎士比亚
-
11、15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革命》在西欧被广泛关注并流传。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西欧人热衷于( )A、复兴古典文化 B、探索新的商路 C、发展文化教育 D、反对教会愚昧
-
12、有学者认为:“1500﹣1600年在世界史上是取得重要成就的100年,在这100年的中,西欧人在向海外扩张的同时,也在文化、思想、宗教及政治等领域内完成了重大的变革。”这些“重大的变革”共同推动了人类( )A、开启农耕时代 B、迈进封建社会 C、走向近代社会 D、进入蒸汽时代
-
13、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推动了帝国对外扩张 B、融合了多种文明的特质 C、缺乏自身的民族特色 D、引领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
14、《辛迪巴德航海历险记》讲述商人辛迪巴德经历七次航海的旅行。他大都是从巴格达出发,走海路顺流而下到巴士拉,然后一直向东航行,船抵达“中国城”(海南岛)。该故事最有可能记载在(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神曲》 D、《马可•波罗行纪》
-
15、日本元久二年(1205年),源通具、藤原定家等人奉诏编写了《新古今和歌集》。该歌集代表了日本中世纪的和歌新风,展现了“幽玄”之美,以及贵族文人在武士政权下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这一现象是( )A、中国唐诗广泛传播的影响 B、政府进行大化改新的结果 C、幕府政治体制形成的产物 D、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后果
-
16、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必备的重要能力,研究希腊古典文化可信度最高的材料是( )A、希腊神话 B、帕特农神庙遗址 C、万神庙遗址 D、人物传记《查理大帝传》
-
17、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在他的领导下,大批革命党人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推动革命大势的形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蔡元培书写挽联纪念:“是中国自由神,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
(1)材料一中“三民五权”中的“三民主义”包括什么?它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材料二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孙中山《政治遗嘱》(1925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孙中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的革命活动。(一例即可)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形成北洋军阀混战格局,辛亥革命后的军阀混战,中国依然在黑暗中苦苦探索。
(3)回首孙中山领导的探索救国的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
18、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
——摘编自《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禁烟运动”所指事件。概括“中国禁烟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情况变化
项目
1894年前
1900年
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数量
80家
933家
外国输入中国的资本总额
2800万美元
15亿美元
中国的进口总额
1.4亿多海关两
2.1亿多海关两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情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法、美、俄、德、日、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运动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3)根据材料三,写出清政府被迫同11国签订的条约名称,并简析该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认识。
-
19、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演绎的一首波澜壮阔的人间悲歌。今天,来看看他和他曾经的天国梦。
材料一:
(1)金田起义的领袖是谁?材料二:天朝定都后,伴随着军事发展,颁布了一个制度。它说我们有田同耕,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人不饱暖。我的天朝梦终于要实现了!
(2)请问这是太平天国颁布的什么文献?【梦中迷茫】
材料三:这一段时间以来,京城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依旧做长工。”天国竟然变成这样了,天国该怎么办呀?我迷茫了。
(3)材料三的歌谣反映了哪一事件?该事件对太平天国带来了什么影响?【梦的破灭】
材料四:天王前段时间驾崩了,这段时间以来我们不断吃败仗,听说是红毛子洋枪队也打我们了。终于到这天
(4)根据材料四,太平天国起义结果如何?这场运动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
20、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新文化运动主张( )A、反对旧道德 B、进行文学革命 C、提倡旧文化 D、提倡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