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200多年前,北美13个殖民地做的这件“破天荒”的大事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荷殖民争霸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 2、自由与秩序之间的权衡,是任何一国政府在建制时所必须面临的一大难题,它不仅涉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限划分、政府首脑与国家元首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问美国(     )
    A、颁布了《权利法案》 B、颁布了《独立宣言》 C、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 D、颁布了《拿破仑法典》
  • 3、“这一时期,人们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
    A、伯里克利、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达·芬奇 C、克洛维、查理曼 D、穆罕穆德、莎士比亚
  • 4、15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革命》在西欧被广泛关注并流传。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西欧人热衷于(     )
    A、复兴古典文化 B、探索新的商路 C、发展文化教育 D、反对教会愚昧
  • 5、有学者认为:“1500﹣1600年在世界史上是取得重要成就的100年,在这100年的中,西欧人在向海外扩张的同时,也在文化、思想、宗教及政治等领域内完成了重大的变革。”这些“重大的变革”共同推动了人类(     )
    A、开启农耕时代 B、迈进封建社会 C、走向近代社会 D、进入蒸汽时代
  • 6、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
    A、推动了帝国对外扩张 B、融合了多种文明的特质 C、缺乏自身的民族特色 D、引领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 7、《辛迪巴德航海历险记》讲述商人辛迪巴德经历七次航海的旅行。他大都是从巴格达出发,走海路顺流而下到巴士拉,然后一直向东航行,船抵达“中国城”(海南岛)。该故事最有可能记载在(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神曲》 D、《马可•波罗行纪》
  • 8、日本元久二年(1205年),源通具、藤原定家等人奉诏编写了《新古今和歌集》。该歌集代表了日本中世纪的和歌新风,展现了“幽玄”之美,以及贵族文人在武士政权下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这一现象是(     )
    A、中国唐诗广泛传播的影响 B、政府进行大化改新的结果 C、幕府政治体制形成的产物 D、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后果
  • 9、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必备的重要能力,研究希腊古典文化可信度最高的材料是(     )
    A、希腊神话 B、帕特农神庙遗址 C、万神庙遗址 D、人物传记《查理大帝传》
  • 10、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在他的领导下,大批革命党人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推动革命大势的形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蔡元培书写挽联纪念:“是中国自由神,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

    (1)材料一中“三民五权”中的“三民主义”包括什么?它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材料二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孙中山《政治遗嘱》(1925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孙中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的革命活动。(一例即可)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形成北洋军阀混战格局,辛亥革命后的军阀混战,中国依然在黑暗中苦苦探索。

    (3)回首孙中山领导的探索救国的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 1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

    ——摘编自《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禁烟运动”所指事件。概括“中国禁烟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情况变化

    项目

    1894年前

    1900年

    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数量

    80家

    933家

    外国输入中国的资本总额

    2800万美元

    15亿美元

    中国的进口总额

    1.4亿多海关两

    2.1亿多海关两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情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法、美、俄、德、日、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运动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3)根据材料三,写出清政府被迫同11国签订的条约名称,并简析该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认识。

  • 12、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演绎的一首波澜壮阔的人间悲歌。今天,来看看他和他曾经的天国梦。

    材料一:

    (1)金田起义的领袖是谁?

    材料二:天朝定都后,伴随着军事发展,颁布了一个制度。它说我们有田同耕,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人不饱暖。我的天朝梦终于要实现了!

    (2)请问这是太平天国颁布的什么文献?

    【梦中迷茫】

    材料三:这一段时间以来,京城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依旧做长工。”天国竟然变成这样了,天国该怎么办呀?我迷茫了。

    (3)材料三的歌谣反映了哪一事件?该事件对太平天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梦的破灭】

    材料四:天王前段时间驾崩了,这段时间以来我们不断吃败仗,听说是红毛子洋枪队也打我们了。终于到这天

    (4)根据材料四,太平天国起义结果如何?这场运动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 13、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新文化运动主张(     )
    A、反对旧道德 B、进行文学革命 C、提倡旧文化 D、提倡文言文
  • 14、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由上海前往北京策划组织第一届责任内阁,被刺杀于上海火车站。该案发生后(     )
    A、护国战争 B、“二次革命” C、马尾海战 D、黄花岗起义
  • 15、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要求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成为民主革命的鲜明旗帜。“它”指的是(     )
    A、为人权而战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自强”“求富”
  • 16、有学者评价某条约“这是统治者给自己立下的空前的卖身契,标志着清统治者彻底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下列属于这个条约的内容有(     )

    ①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④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 17、1900年,某报道中写道:“此次入京之联军,已非复昔日之纪律严明。将校卒军士,白昼公然大肆掠夺,此我等所亲见。”此报道可佐证(     )
    A、英法联军对北京的掠夺 B、义和团民缺乏纪律约束 C、清政府完全屈从于列强 D、八国联军在北京的罪行
  • 18、《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1857年5月9日)中说道:“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的道路。”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
    A、列强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寻找借口 B、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影响 D、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 19、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挑起中法战争。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     )
    A、瓜分狂潮 B、救亡图存 C、开眼看世界 D、边疆危机
  • 20、圆明园的焚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留给中国人民的永久创伤,也是人类文明更上非常可耻的一页。1860年,放火烧毁圆明园的是(     )
    A、英美联军 B、美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上一页 109 110 111 112 1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