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教师在介绍某一历史人物时,着重提到了“东罗马帝国”“《罗马民法大全》”“欧洲民法基础”等关键词,据此判断,该历史人物应是(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查士丁尼 D、查理曼
-
2、非洲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是最早产生人类文明曙光的大陆之一。在非洲的东北角,有一块楔子状的土地,通过西奈山与亚洲大陆相连,这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 )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中国
-
3、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一变化说明( )A、土地改革的进行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掀起了大规模农业生产的高潮 D、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使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
4、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进行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协议。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 )A、西藏彻底废除农奴制度 B、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C、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D、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
5、“它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的报纸,它前后总计经营了77年,它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三个时代,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材料中的“它”是( )A、《时务报》 B、《申报》 C、《民报》 D、《大公报》
-
6、梳理时空进行排序。下列有关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史事排序正确的是( )A、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淞沪会战
-
7、在广西兴安建有一座湘江战役纪念碑,在贵州仁怀的茅台镇建有一座四渡赤水纪念塔,在四川甘孜建有一座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在甘肃会宁建有一座会师塔。它们的修建是为了纪念( )A、北伐胜利进军 B、井冈山会师 C、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人民解放战争
-
8、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5年如果换算成民国纪年是( )A、民国元年 B、民国二年 C、民国三年 D、民国四年
-
9、“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材料反映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意义
-
10、图③是史明辨同学拟办历史手抄报的素材,其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A、西晋的短暂统一 B、隋朝开凿大运河 C、元朝的民族交融 D、清朝设立军机处
-
11、“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与材料有关的史事是( )A、武王伐纣 B、商鞅变法 C、秦灭六国 D、楚汉战争
-
12、20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沉重的灾难,以其空前绝后的规模与破坏力重塑了世界的面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为两次世界大战相关数据统计。
战争名称
持续时间
主要参战国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重要新式武器或技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年
英、法、德、俄、美等30国
约3000万
约1800亿美元
坦克、毒气、战斗机、潜艇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年
美、苏、英、中、德、日等60国
约9000万
约4万亿美元
原子弹、导弹、雷达、航空母舰
注:1.经济损失按战后购买力折算;2.第二次世界大战平民伤亡占比超50%,第一次世界大战约10%。
——摘编自北京世界历史出版社《20世纪全球冲突与和平研究》
材料二 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评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体系,本质上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性惩罚。德国在《凡尔赛条约》中丧失13%领土和全部殖民地,背负巨额赔款,这为极端民族主义的滋长提供了土壤……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如联合国)虽不完美,却以‘集体安全’为原则,避免了全球性大战的再度爆发。”
——摘编自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在参战国数量和破坏力上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这种变化趋势的客观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存在的缺陷。(3)、结合材料及当今国际形势,谈谈你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理解。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行动践行“维护和平”的理念? -
13、海陆丰地区被称为“彭湃故里·东方红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为红宫红场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27年11月18日至21日
海丰在红宫举行县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成立县苏维埃政府
1927年11月19日至21日
大会把没收分配土地列为第一议案……土地如何分配,是个亘古未有的新问题。当时,中央、省委没有具体政策,全国也没有哪个地方有过实践经验可以借鉴。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经过充分讨论通过了《没收土地案》《改良工人生活案》《改良兵士生活案》《取消苛捐杂税案》《妇女问题案》等议案
1927年12月1日
海丰县苏维埃政府在红场举行大会,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南昌起义军余部改编的军队)、粤东各县代表及海丰人民5万多人参加大会。红场上,红旗飘飘,口号震天,有背枪的士兵、拿红缨枪的妇女粉枪队、卸下担子的工人、戴草帽的农民……人山人海
1928年1月5日
红四师(广州起义余部改编的军队)1100余人抵达海丰,海丰县苏维埃政府在红场召开欢迎大会。彭湃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今天我们在这里打了土豪,分了田地,建立了工农兵自己的政权。但是,敌人是不会甘心的,正千方百计摧毁我们的政权,我们的任务就是保卫红色政权。”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海丰地方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为“保卫红色政权”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彭湃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在海陆丰建立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以彭湃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所表现出的革命精神。对如何开发或保护汕尾的红色遗迹,请提出一条建议。 -
14、四海一家,万族归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始皇帝使蒙恬将数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適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缮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
昔和亲之论,发于刘敬。是时,天下初定,新遭平城之难,故从其言,约结和亲,赂遗单于,冀以救安边境。……逮至孝文,与通关市,妻以汉女,增厚其赂,岁以千金,而匈奴数背约束,边境屡被其害。……至孝宣之世,承武帝奋击之威……权时施宜,覆以威德,然后单于稽首臣服,遣子入侍,三世称藩,宾于汉庭。
——摘编自班固《汉书·匈奴传》
唐兴,……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摘编自《新唐书》卷四十三下《地理志》
材料二
马踏匈奴石雕是西汉文物,雕刻于汉武帝时期,为霍去病墓石刻中的主体雕刻,现收藏于茂陵博物馆。石刻中的马骨架匀称,肌肉结实,躯体剽悍肥壮,腿筋劲健,蹄足抓地,一只前蹄把一个匈奴士兵踏倒在地
唐蕃会盟碑为唐代文物,屹立在西藏拉萨大昭寺门前,立于长庆三年(823年)。碑文用汉藏两种文字镌刻,其中有“大蕃圣神赞普可黎可足与大唐文武孝德皇帝和叶社稷如一统,立大和盟约”等内容
材料三 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摘编自《清圣祖实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汉、唐三个时期我国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方式。(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一件文物说明其史料价值。(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
15、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一方面,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和平与发展的大势不可逆转;另一方面,世界局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依然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因此中国倡导( )A、建设“一带一路”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16、下表所示的德国历史大事年表中,我们可以提取到的历史信息是( )
时间
事件
1945年
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1949年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分别成立
1955年
西德加入北约组织;包括东德在内的“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61年
东德为阻止居民外逃,开始在东、西柏林之间修建柏林墙
A、美苏冷战加剧 B、国际关系缓和 C、欧洲走向联合 D、德国经济衰退 -
1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爆发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中,印度的甘地说:“非暴力是人类可使用的最强大力量。它比最强大的毁灭性武器更有力。”埃塞俄比亚的塞拉西一世则说:“现在是严峻的时刻,士兵们集结到你们的首领周围,……打退侵略者。”二者言论对比说明( )A、运动爆发的国际背景不同 B、运动的性质不同 C、各国采取的斗争方式不同 D、运动的国际影响不同
-
18、19世纪60年代,瑞典科学家诺贝尔用硝酸甘油制造出的炸药被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在战场上造成大量伤亡。之后人们发现硝酸甘油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缓解心绞痛的药物。这说明( )A、科技改变生活方式 B、科技源于军事需要 C、科技推动经济发展 D、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
19、日本学者大久保利通在《明治维新史论》中提到,明治政府通过“殖产兴业”引入西方技术,通过“文明开化”改造社会结构,最终使日本成为列强棋盘上的新棋手。该学者旨在强调明治维新推动日本( )A、走上军事扩张的道路 B、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逐步建立君主立宪制 D、解除了民族和社会危机
-
20、列宁指出:“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笔调描述了新的世界观……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这说明这部著作( )A、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揭示了资本的生产过程 C、推动了世界各国的民主革命 D、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