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民主与法治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也是全人类一直追求的共同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雅典,凡是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雅典的公职如执政官、将军、议员、陪审员等,均由选举或抽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伯里克利时代给负担城邦公职者发放公职津贴,从经济上保证公民对城邦政治的参与。
——引自蒋云芳、胡长林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君主立宪制,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这就为未来国家民主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三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权力结构”如何合理配置又能正常运转,宪法的制定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核心问题
国家与国民的关系(关于国家权力的来源)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如何处理“州权”问题)
中央内部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关系
解决措施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材料四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割开来……但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这三国的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作用是关于“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
——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议会为创造“全新的政体”于1689年颁布了哪一部重要法律文献,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全新政体的积极作用。(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将以下解决措施填入上表相应位置: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③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美三国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共同影响。(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和法治建设的认识。 -
2、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意大利新的城市社会中,日益增长的财富,带来更多享受世间万物的机会,与之相伴而生的是世俗观念以及重新看待“人”的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勇敢和好奇心被视为美德,海外探险者因此大受赞美。人们希望可能知道很多的事情,包括欧洲以外的世界。
——[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三
(1)、材料一中①的内容是什么?哥伦布在事件②中取得的成就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观念”反映了欧洲步入近代的哪一思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这一世俗“观念”的影响。(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 -
3、有趣的谚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形象地记忆一个历史事件。下列描述中,与欧洲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关系相关的是(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条条大路通罗马” C、“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D、“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4、体育运动展现社会风貌。下列图片内容能够反映古希腊体育活动的是( )A、
B、
C、
D、
-
5、古巴比伦王国给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拿破仑法典》
-
6、某班同学按照历史时序,展示世界历史发展的部分基本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序号
世界历史大事记(部分)
影响
①
公元前 A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标志着罗马城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②
公元前334年 B 东征开始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③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开始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④
11世纪封君封臣制度在西欧流行
形成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⑤
12世纪欧洲大学兴起
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奠定了心理和文化基础
⑧
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⑦
哥伦布“发现”美洲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1)、请补充完整表格中A(时间)处和B(人物)的内容。(2)、请结合材料,围绕“促进世界历史发展的因素”提炼观点,并综合上述材料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
7、人类社会民主与法制的传统源远流长。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为维护中央集权的统治,增加了惩治违反王命的条文,特别对带有某种谋反作乱迹象的罪行更是从严惩处,这无疑打击和限制了包括旧贵族在内的一切分裂保守势力。
——宋瑞芝《上古西亚两河流域文化生成断想札记》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其中自由民为16.8万,外邦人为3.2万,奴隶为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之外。
——摘编自哈蒙德《希腊史》
材料三:古罗马人最大的贡献是“立法”。在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激烈矛盾和斗争中,产生了第一部成文法律……为了确保帝国境内各民族都能和平共处,罗马人制定出许多“公平且合理”的法律。《罗马民法大全》对西方政治思想、人权观念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完备的法律文献。
——何勤华、贺卫方《西方法律史》
材料四:城市法是指伴随着中世纪后期欧洲城市的兴起与社会的变迁而逐步形成并发展的法律体系……特许状就成为城市法的一个主要渊源(根据特许状,市民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著名学者顾准指出: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更和罗马传统的法权观念有关系。
——王国金、张镭《中世纪欧洲城市制度及其法律意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谟拉比法典》颁布的目的,并分析该法典条文突出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和实质分别是什么?(3)、材料三中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律是指哪一部文献?并根据材料三指出罗马人制定法律的优点及《罗马民法大全》颁布的重要影响。(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法产生的背景。并分析罗马传统的法权观念和城市法之间有何关系?(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
8、
文明是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绚丽。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是哪条河流孕育的文明成果?图二属于欧洲哪一个国家的建筑艺术成就?从图三《揶铁饼者》你获取哪些历史信息?(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四的作者。写出图五“发现新大陆”的时间。分析图四体现的核心思想,文艺复兴和图五体现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学习卡片。作者:但丁
代表作: ①
评价: ②
作者:莎士比亚
国家: ③
代表作: ④
(4)通过对古代文明的学习,你有怎样的感想? -
9、“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点是(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证明地球是圆的 C、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开拓了新的贸易市场
-
10、下图为1570年前后墨西哥和秘鲁地区人口变动图,据此推断该地区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批美洲土著居民被贩卖为奴隶 B、人口迁移使得欧美获得发展机会 C、黑奴贸易导致非洲人口大量减少 D、殖民者对土著居民进行种族灭绝
-
11、“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道明天有没有这闲暇!”这首在14-17世纪流传的诗歌表达的思想内涵是( )A、在大学获得了言论自由的权利 B、要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C、要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D、人人生而平等,享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
12、《一千零一夜》这本书里有许多与中国有关的故事,如《基督教商人的故事》中的基督教商人因经商到达中国;《裁缝的故事》中的巴格达跛脚青年也因经商到达中国。这些故事证明阿拉伯人( )A、传播文化,敢于冒险 B、重视商业,沟通中西 C、开展贸易,学习科技 D、善于创作,重视知识
-
13、根据史料记载,英国的贝克修道院庄园法庭在1246—1249年受理案件共122件,其中涉及领主利益和司法权利的有92件,涉及佃户之间的暴力和侵权事件的诉讼有30件。1259—1261年阿尔里瓦庄园法庭受理案件共169件,其中涉及领主权益的为104件。这说明庄园法庭( )A、保障了庄园内部的平等 B、限制了西欧领主的特权 C、是维护领主利益的工具 D、调解了各庄园间的关系
-
14、中世纪,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的许多故事是希腊罗马古代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这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 )A、垄断了欧洲的教育和科学思维 B、与科学殊途同归 C、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的和解 D、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
-
15、某同学的历史笔记少了一项内容(见下表)。依据表中的史实判断,“姓名”应填( )
历史人物
生活年代:约466—511年
民族:日耳曼
建立王国时间:481年
姓名:_________
A、凯撒 B、屋大维 C、克洛维 D、查理曼 -
16、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B、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 C、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的创始人 D、拜占庭帝国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
17、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结束,罗马帝国建立。这一年应标在时间轴什么位置( )A、A B、B C、C D、D
-
18、历史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笔记本上整理出下列内容:“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和金字塔;古代印度流域的种姓制度;雅典的民主政治”。由此可见该同学研究的共同主题是( )A、古代人类文明多元多样 B、中国的青铜器精美绝伦 C、古希腊的文化源远流长 D、两河流域的法制独具一格
-
19、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代印度的历史,下列涉及种姓制度的台词,正确的是(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至高无上。” B、“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我掌管祭祀。” C、“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D、“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爱上了国王的女儿,我们将步入婚姻殿堂。”
-
20、“在两河古文化的泥板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最早的商业法律:欠债如何处理?借债要如何订约?债务的继承、财产的继承都规定得清清楚楚……”材料中的“泥板文件”最有可能是( )A、埃及太阳历 B、《汉谟拉比法典》 C、《医典》 D、《罗马民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