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根据下表所示的大事年表,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14年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1916年
凡尔登战役
1918年
德国投降
1919—1922年
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条约》等,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等
1939年
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
1942年
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3年
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举行开罗会议
1944年
美英等国联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
1945年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联合国成立
1947年
杜鲁门主义出台
1989—1991年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2013年
习近平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
—整理自部颁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性事件。(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字数不少于80字)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图17 英国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的变化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英国为例,到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已经不足工业劳动力人致的1/5。同时,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荚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摘编自部颁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果。并结合所学,再举出一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根据材料二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3)、关于“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小历同学认为:科技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小史同学认为: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你的观点是什么? 请简要说明理由。(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 -
3、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某主题开展探究学习,分三个小组搜集到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组一:地图资料】
【小组二:名人名言】
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将不会平静。
——玻利瓦尔
手段的不纯洁,必然导致目的的不纯洁。
不使用暴力,是谦逊的极
限。
——甘地
我就在开罗,我和你们一起抵抗入侵, 直到战斗到最后,我们也绝对不会投降。
——纳赛尔
【小组三:文献摘录】
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摘自《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所示历史事件的意义,根据图2指出哪一国家的独立标志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2)、任选小组二中的一位历史人物介绍其主要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帮助该小组再增加一位同类型的人物。(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该班同学探究学习的主题。以及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历史材料? -
4、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风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着自己存在的价值。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摘编自《光明日报:在交流互鉴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2023年11月27日)
(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一中至少哪两张图片可以归为同一类型?(写出类型名称和对应最少两张图片的序号)(2)、请你任选材料一中的一幅图片,简要书写介绍词。(简要说出两项相关内容)(3)、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文明多样性”的认识。 -
5、某国际组织成立于1995年,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该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等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该组织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这一国际组织应当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安理会 C、亚太经合组织 D、二十二国集团
-
6、表1反映了苏联20世纪60至80年代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
表11966——1985年苏联社会生产总值
年份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社会总产值
7.4%
6.4%
4.2%
3.3%
A、苏联领导建立“经互会”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赫鲁晓夫改革存在偏差 D、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成功 -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国被美国单独占领。该国接受了美国的扶持,利用了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一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该国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强烈,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这个国家是( )A、越南 B、朝鲜 C、日本 D、韩国
-
8、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评价。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评价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中苏建交并缔结友好同盟条约,增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B、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欧洲联盟 C、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威胁世界安全 D、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可以缓和阶级矛盾
-
9、1929—1933年,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美国罗斯福总统上台之后大力推行改革,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以上措施被称为“新政”。这说明“新政”( )A、改变了社会制度 B、实现了教育普及 C、增强了国家干预 D、根除了经济危机
-
10、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下列选项中属于新经济政策内容的是( )A、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C、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 D、实行多党制,倡导“政治多元化”
-
11、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了纪实作品《震撼世界的十天》,此书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十月革命带给当时世界最大的“震撼”是(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促成了俄国退出世界大战
-
12、九年级历史的某节课里,老师依次向同学们介绍了以下四位历史人物。下列选项作为这一课的课题最合适的是( )A、近代科学的发展 B、近代文化的繁荣 C、近代文学与艺术 D、近代科学与文化
-
13、历史图片记录历史的瞬间,带领人们回到过去一窥究竟。关于下列两幅历史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是( )A、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B、有利于美国的发展 C、加速了美国的分裂 D、打击了美国的经济
-
14、东京大学教授平泉澄在所著《日本史物语》中说:“维新以来,人们热衷于破除既有陋习,采纳西洋的文明风物。”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在改革中( )A、“文明开化”,学习西方文化 B、“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不输不入”,建立新式军队
-
15、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从下面描述中可得出俄国两次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
1697年,彼得一世在国内建立的新式世俗学校(算术、外语、航海、工程以及海军学校等)给俄国培养了大量人才。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A、废除封建制度 B、实现民主共和 C、创办新式学校 D、对外侵略扩张 -
16、2023年6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南海同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说:“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资本论》的出版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第一国际”创立 D、巴黎公社政权的建立
-
17、某法律文献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这部法律文献最有可能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和平法令》
-
18、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作三角形的顶点。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三角贸易”的三个顶点分别是( )A、欧洲、亚洲、美洲 B、非洲、亚洲、美洲 C、欧洲、非洲、美洲 D、欧洲、亚洲、非洲
-
19、下图的绘画作品名为《吃马铃薯的人》,是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创作于1885年的油画。油画中的马铃薯并非原产于欧洲,这户农家能吃到马铃薯主要是因为( )A、封建制度确立 B、欧洲城市兴起 C、进入幕府统治 D、新航路的开辟
-
20、“阿拉伯人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这段文字材料旨在说明阿拉伯人( )A、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 B、建立疆域最大的帝国的过程 C、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 D、为世界文化作出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