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按照西周礼制的规定,只有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八簋,诸侯最多只能使用七鼎六簋。下图文物的出土可以印证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是( )
春秋时期郑国九鼎八簋
A、礼崩乐坏 B、诸侯争霸 C、大国兼并 D、制度变革 -
2、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这体现了司母戊鼎的( )A、历史价值 B、艺术价值 C、科学价值 D、商业价值
-
3、仰韶文化彩陶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影响范围可达黄河上游、下游,以及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这种现象体现出( )A、原始农业得到发展 B、中原文化对周边的影响 C、制陶业兴起于仰韶 D、氏族成员没有贫富分化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明通过不断吸收、创造新物品而获得成长,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关键。有学者指出,物品与文明的关系有以下几种类型:
类型
含义
事例
(一)
一件物品的普遍传播,影响众多人的生活
美洲大陆的马铃薯、辣椒、番茄、玉米等作物传入欧亚大陆,引发生活方式改变
(二)
一批新物品应社会变革而生
火车、地铁、轮船、汽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适应了工业化时代城市扩张的需要
(三)
关键物品的出现催生出全新的物品体系
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电子计算机等关键物品诞生,辐射出以其为中心的一个个新物品体系
在上述类型(一)(三)中任选其一,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至少结合两个史事,表述成文)。
示例(不能照抄示例)
选择:类型二
论题:工业革命推动西方社会进步。
论述:
①在生产及生活领域,工厂制度不断完善,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所以手表和公共场所的标准钟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新物品。
②同时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中的基础设施也因新的工业产品的应用而不断完善,如电梯、钢筋混凝土技术的发明,集中制冷和供暖技术的推广以及私人卫生间的普及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
③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气灯、电灯相继出现、电报、电话逐渐普及,使人们生活更加便利。
④新的交通工具如火车、地铁、汽船和飞机等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
结论:工业革命推动物质变革,更深刻地塑造了现代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些新物品的出现让人类社会迈向了一个更加高效、便捷的新时代。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确定了优先建设北洋海军的方针。到1888年,清廷共买进大小舰船数十艘,另有少量自建舰船。1888年12月,北洋海军正式成军,此后海军建设趋缓。清政府仍未能跳出以守为战的传统海防思维,重点防守大陆沿岸。甲午战争后,清朝海军在舰船数量、装备质量和军队素质等方面,被日本全面超越。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材料二
时间
新中国海军发展情况(部分)
1953年
毛泽东提出,要“有计划地逐步地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这支海军能“保卫沿海沿江”。
1979年后
邓小平提出要建立“顶用”“精”“真正现代化”的海军。21世纪以来,我国已先后派出多批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一批新型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等陆续入列。
2019年后
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配套、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山东舰入列。中国海军已经建成海陆空潜、岸基海基相结合、多兵种合成的海上综合作战体系。
——摘编自彭克慧《新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海军实力从晚清到现代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影响三个时期新中国海军实力的主要因素。 -
6、中国古代服饰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1
史料2
(远古时期,“先蚕”圣母嫘祖)“始教民养蚕,治丝茧以供衣服”。
——摘自北宋刘恕《通鉴外纪》
在距今6000年前的山西夏县师村遗址中,发现了年代最早的石雕蚕蛹(如上图),酷似家桑蚕,还发现了一定比例的桑科花粉(经实验室测试鉴定),很可能与先民们养蚕缫丝有关。
——摘编自新闻《山西师村遗址:仰韶文化石雕蚕蛹》
材料二
《夫妇并坐图》
此图出自北魏壁画墓(位于山西大同,435年),图中男女皆着窄袖交领袍衫,典型少数民族服饰。
《北魏帝王出御图》
此图出自北魏石窟(位于洛阳龙门,始开凿于493年前后),图中描述北魏帝王贵族出行,男女皆着汉人服饰。
材料三 唐人在服饰方面,出现了崭新的风貌。自盛唐以来,妇女多喜爱穿着色彩更为浓艳之裙。开元初,宫人骑马戴胡帽,靓妆露面,士庶皆效仿之。天宝年间,士流之妻穿起丈夫的服装。
——摘编自孙机《华夏衣冠》
(1)、提取材料一中两个史料能相互印证的信息。(2)、根据材料二,说明北魏不同时期服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变化的事件。(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代女性服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反映的社会特征。 -
7、下面奥运会主题表明( )
时间
地点
主题
寓意
2008年
北京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2016年
里约热内卢
一个新世界
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影响改变下一代人
2020年
东京
激情聚会
增进彼此了解,用体育运动连通整个地球
2008-2020年部分奥运会主题及寓意
A、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形成 B、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D、强健的体魄成为共同追求 -
8、1948年后,杜鲁门政府禁止任何武器、弹药和战争器具等物品运往社会主义国家,这一举动是为了( )A、扶持美国企业 B、提高出口价格 C、扶持西欧发展 D、实施冷战政策
-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此事件是指( )A、彼得一世改革 B、废除农奴制改革 C、赫鲁晓夫改革 D、俄国十月革命
-
10、有学者在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指出“木头是深层原因,干柴和纸张是中层原因,划火柴是突发原因。”其中“划火柴”是指(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华盛顿会议 D、萨拉托加战役
-
11、1892年,恩格斯为某著作的新版撰写序言:“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它”指的是( )A、《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
12、下图最恰当的研究主题是( )A、工业革命进程 B、全球化的历程 C、工人阶级斗争 D、城市化的过程
-
13、下表为16-18世纪英王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例。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时间
英王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例(%)
1558-1603年
28.83
1625-1640年
12.24
1661-1685年
5.41
1689-1714年
1.98
A、《大宪章》的颁布 B、新航路的开辟 C、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D、资产阶级革命 -
14、1526年,一位非洲国王控诉葡萄牙人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以至于我们国家的人口正在大量丧失”;1549年,巴西的种植园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据此可以佐证( )A、世界市场的成型 B、工业革命的冲击 C、殖民霸权的确立 D、黑奴贸易的罪恶
-
15、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是西欧中世纪时期某个历史概念的简析图,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西欧庄园 B、自治城市 C、租地农场 D、手工工场
-
16、古埃及已经形成了三大“创世论”神学体系,这些体系中的神话传说内容都与太阳和水有关。这体现了古埃及( )A、王权的衰落 B、对自然的崇拜 C、文字的发展 D、对科学的探索
-
17、据统计,我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快速增长到1985年的397.6元,8年增长到原来的近3倍。与上述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国有企业改革 C、分田到户 D、经济特区建立
-
18、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末期创作的一幅漫画作品。该作品折射出当时人民( )
《食堂办得好 生产劲头高》
A、实现共同富裕的喜悦 B、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C、培育杂交水稻的欣喜 D、参加土地改革的激情 -
19、秋收起义后部队退向井冈山,旨在避开占有优势的国民党军的攻击,却寻找到自己生存发展之路。材料中的“路”指的是( )A、开展国共合作 B、枪杆子出政权 C、以城市为中心 D、农村包围城市
-
20、1925年陈毅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继续蓬勃发展,尤其是工农阶级表现出“领导革命的力量,使一般敌人惊吓恐惧”。这场革命指( )A、辛亥革命 B、护国运动 C、国民革命 D、土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