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历史进入20世纪,中国出现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他们通过奔走呼号、著书立说(如下图)。他们宣传的思想是( )A、实业救国思想 B、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D、民主科学思想
-
2、下图行徽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我国古钱币,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既成“中”字形,又暗合天圆地方的意象。这种形制的货币通用于全国最早是在(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
3、树德中学某学生在穿越历史的长河中可能看到的场景有( )A、商鞅在北魏主持变法 B、司马迁在狱中著《史记》 C、孝文帝在灯光下苦读《史记》 D、唐太宗下令开凿大运河
-
4、下列哪一叙述是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 )A、“伏羲画卦”的传说 B、天水地区考古发现的西汉时期的麻纸 C、电影《满江红》 D、小说《彬州小事》
-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自强”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请回答:
(1)、材料中,“师夷长技以自强”指的是什么事件?揭开了“变法维新”序幕的是什么事件?(2)、材料中,“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3)、材料中,“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指的是什么事件?(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
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这场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后,签署的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19世纪末,日本挑起了侵略中国的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后签署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3)1900年,为了镇压反帝的义和团运动,列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什么战争?战后签署了什么条约?这个条约的签署,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从近代这一系列饱受列强欺辱的战争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1)这是什么运动的口号?(2)在这场运动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材料二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的讲话中指出,90年前,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宣告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我们的人民军队不愧是听党指挥的英雄军队,不愧是忠心报国的英雄军队,不愧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英勇奋斗的英雄军队。
(3)材料二中所说的“一声枪响”指什么事件?结合所学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材料三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开始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是什么? -
8、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
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一大 D、国民党二大
-
10、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关键词:“8月1日”“周恩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由此判断该题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湘南起义
-
11、1915年底,蔡锷在云南宣告独立,起兵北上讨袁,史称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
1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推翻满清 B、民主科学 C、三大政策 D、三民主义
-
13、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强学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
14、下列关于《辛丑条约》的评价,正确的是:( )A、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 B、领土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C、通商口岸开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
-
15、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号召变法图强的是( )A、洪秀全 B、李鸿章 C、梁启超 D、奕䜣
-
16、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 )A、天京事变 B、天京陷落 C、北伐西征 D、定都天京
-
17、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沙俄 D、德国
-
18、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D、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
19、精神的力量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信仰的力量】
材料一 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在信仰的力量中崛起并发动了大征服运动,在西亚、北非、中亚和南亚所向披靡,不但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而且改变了亚非欧三大洲广阔地区人民的信仰,也永远改变了古典时代诸文明的地理分布。
——休·肯尼迪《大征服》
【自信的力量】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还描绘出一种新的自信的精神,这种精神可能会鼓励人们对陌生的水域进行探险,或者对古老的真理加以检验。
——皮特·N·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
【真理的力量】
材料三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征程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赋予党的创新理论鲜明品格和中国特色,着力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摘编自焦兵、刘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
【团结的力量】
材料四 二战令人类陷入至暗时刻,在法西斯和军国主义力量的肆虐下,世界大部沦为血与火的战场。各国意识到,只有团结合作才能走出暗夜。
——孙萍《从二战到全球抗疫:团结合作是胜利之源》
(1)、材料一中“信仰的力量”指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人们对陌生水域进行探险”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3)、材料三中提到的马克思主义,它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二战期间各国“团结合作”的表现。(5)、综合以上所有材料,谈谈精神的力量带给我们的启示。 -
20、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导致了17—18世纪的欧美社会巨变,开启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议会上、下两院召开的全体会议上,决议请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统治英国,同时向他们提出一个……要求国王以后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威廉接受这些要求,即位英国王位,是为威廉三世。
——摘编自吴于产、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认为这个大陆可以长期受任何外来势力的支配,这种想法是悖理的,违反事物常规的,也是不合历代先例的。甚至英国最有自信的人也不这样想。
——·英裔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
材料三 “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这天,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了巴士底狱,这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象征意味的形式。由此开始,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发生了。
(1)、材料一中的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由此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外来势力的支配”指的是什么?美国又是在谁的领导下摆脱了“外来势力的支配”?(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