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人类历史的发展常伴危机,危机处理能力彰显了国家的治理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对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制度产生了极度的怀疑……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接受……欧洲不再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欧洲宗主国在其殖民地的威信却一落千丈,白人不再是天命所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
——《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欧洲不再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欧洲宗主国在其殖民地的威信却一落千丈”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面对危机1933年美国政府的国家应对是什么?这一经济社会改革有何显著特点? -
2、
自由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的自由】
材料一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
——摘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具体的表现是什么?伯里克利又是如何保证雅典公民“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人身的自由】
材料二 下表为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家)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摘编自刘祖熙《改革和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材料三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变化都得益于本国颁布的法令,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法令的共同作用。(至少写出两点)。
【民族的自由】
材料四 我希望印度自由强盛,敢于牺牲自己,勇于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每个人应当为自己的家庭牺牲,每个家庭应当为自己的县牺牲,每个县应当为自己的省牺牲,每个省应当为自己的国家牺牲,每个国家应当为全人类牺牲。
——摘自甘地纪念碑碑文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甘地为实现印度的民族自由做出的努力。
-
3、2023年10月以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发生了激烈的地区冲突,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伤亡,也加剧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矛盾。20世纪曾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这种反人类暴行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
4、如图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取得的巨大成就,促成苏联这一飞跃的是( )
1913-1937年各国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比重
A、新经济政策 B、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5、1922年,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这一规定( )A、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B、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 C、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实现了美国追求的“门户开放”
-
6、据统计,1851年至1871年英国女性在商业、公共管理、医药和教育领域受雇佣的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4.9%。1851年至1911年女性职员从2000人增加到166000人,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材料主要反映了( )A、社会发展使妇女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 B、民主政治增强妇女的参政意识 C、工业革命促进了妇女角色的改变 D、科学发展提高了妇女的自主意识
-
7、第二次工业革命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那么以下发明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 )
①飞机 ②蒸汽机车 ③汽车 ④电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8、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这次改革性质的一项是(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C、提倡“文明开化”,改造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D、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
9、英国工业革命开工业文明之先河,而且成为后来众多民族国家效仿的榜样。导致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英国工人和技师的不断努力和探索 C、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D、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
10、以下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日本仿效唐朝典章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 B、得到封地的封臣必须要为封君提供兵役服务 C、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D、查士丁尼在位时期编订了《罗马民法大全》
-
11、“中世纪的骑士,很少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因为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满足家人生活需要的一切生活物品”。据此可知,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A、商品经济发达 B、自耕农为主体 C、自给自足 D、佃户处于底层
-
12、世界三大宗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下列与“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古印度”这些关联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
13、相传《荷马史诗》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一位盲诗人加工整理而成。它再现了古代哪一地区的社会图景?( )A、罗马 B、希腊 C、埃及 D、印度
-
14、某法典在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材料说明该法典制定的目的是( )A、宣扬皇权的至高无上 B、强调法律对后世的影响 C、利用法律维护其统治 D、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
-
15、世界古代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两种文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 B、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方式主要为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 C、东方文明属于大河文明,西方文明属于海洋文明 D、东方文明重视发展农耕,西方文明重视发展工商业
-
16、金字塔是世界八大建筑奇迹之一、象征着国王的无限权力。它主要分布于以下哪一流域( )A、
B、
C、
D、
-
17、人口迁徙改变了历史。
材料一 自西晋末年至刘宋为止,许多少数民族自西、北方徙居中原,与汉族杂居(见下图)。中原地区陷入动荡也造成中原人士离开故土。北来的侨民多集中在长江流域。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为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曹文柱等《乾坤众生——阅读中国·社会卷》
材料二 1620-1770年英属北美殖民地部分人口统计(单位:人)
1620年
1680年
1720年
1750年
1770年
白人
2,282
144,536
397,346
934,340
1,688,254
黑人
20
6,971
68,839
236.420
459,822
——李剑鸣《美国殖民地时期的人口变动及其意义》
(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阶段的人口迁徙对“社会的久远进步”的作用。(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英属北美殖民地人口的变化并说明原因。分析这种变化给英属北美殖民地带来了哪些影响?(3)、人口迁徙是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现象。综上所述,请从人口迁徙的原因、特点、影响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人口迁徙问题的认识。 -
18、
开启全球化时代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因为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同时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也具备。欧洲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了海上探险。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材料二 欧洲的海外扩张和陆上扩张,使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逐渐形成了新的全球性视野;欧洲人的发现还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人类种族的混合必然伴随着动植物的相应混合,整个世界都卷入了这种交流;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开始形成,世界各地都不自觉地成为整体的一部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带来的影响。 -
19、“他的伟大并不在于他白璧无瑕,而在于他完成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他在革命中解放了奴隶,团结群众发挥了聪明才智,打垮西班牙殖民者,解放了南美北部的六个国家。他还为拉美国家的团结、社会的发展竭尽了自己的心血。”他是(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狄盖特
-
20、有学者指出:“过去送别,有十里长亭一程连一程的缠绵悱恻……但在轮船火车的时代,这些场面都已不合时宜,‘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这反映出近代( )A、轮船火车彻底取代传统交通 B、聚少离多的社会现实 C、乘坐轮船火车成为时代潮流 D、时代变迁影响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