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文献列举控诉了英国政府的种种言行,宣称应建立“自由独立的国家”。据此可知该文献是(     )
    A、《大宪章》 B、《独立宣言》 C、《权利请愿书》 D、《新法典》
  • 2、在美国人民和英国殖民当局抗争的过程中,成为战役转折的战役发生在(     )
    A、来克星顿 B、费城 C、萨拉托加 D、约克镇
  • 3、国王和议会的主权之争持续了几十年,“其间有大规模的动荡,有战争,有革命,但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是不流血的手段”。“不流血的手段”是指(     )
    A、英国光荣革命 B、进行殖民扩张 C、中国戊戌变法 D、法国大革命
  • 4、在早期殖民掠夺时期,号称“海上马车夫”并在我国台湾建立殖民据点的欧洲国家是(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 5、麦哲伦船队历时近三年,完成了环球探险旅行,彻底改变了以前海上航路分散孤立、彼此之间毫无联系的状态。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     )
    A、背景 B、过程 C、条件 D、影响
  • 6、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角色的是(     )
    A、雅利安人 B、日耳曼人 C、奥斯曼人 D、阿拉伯人
  • 7、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精神营养的是(     )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拜占庭帝国
  • 8、英国历史学家彼德·弗兰科潘指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速度和广度令人难以置信,影响更深远的一点是:他留在身后的巨大遗产以及古希腊文明与波斯、印度、中亚及中国文明的交融汇合。这段话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A、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 B、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C、创造了疆域极为辽阔的帝国 D、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
  • 9、一张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瓦尔那等级: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据此判断这是(     )
    A、欧洲封建等级制度 B、封君封臣制度 C、种姓制度 D、分封制度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战胜曹操

    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民勤本业,一岁丰收(丰收之年),使数郡忘饥。会稽郡(浙江绍兴一带),带海傍湖,良田亦数十万顷。荆城(荆州)、扬部(扬州)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编自《宋书》

    材料三   据考古发掘发现:北魏元邵墓位于洛阳老城东北4公里;其墓志写道:元邵,字子开,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孙;墓中陶俑头戴胡式风帽,上身着汉式宽袖大衣,下身则为北方少数民族盛行的裤褶或敷裤。

    材料四   汉帝国崩溃后,中国陷入一段长期的动荡时代。犯水战后,拓跋珪成立北魏政权,这一新兴王朝,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说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分析该事件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东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得照抄原文)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元邵墓的发现反映出的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政治影响。
    (4)、依据材料四,简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发展趋势。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学者董仲舒,在此时听到了他(汉武帝)的召唤。……"大一统''三字,更被董仲舒炼为古今共通的道理:统一将不再单纯是政治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认同,是社会思想的统一。

    ——纪录片《中国》解说词

    材料二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权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   史书上关于“汉武帝”有如下记载:

    《汉书》:如武帝……不改文景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资治通鉴》:(汉武帝)穷奢极欲,……内侈宫室,……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政治上的统一”、“社会思想的统一”分别采取的重大举措及其共同影响。
    (2)、请说明材料二中“新货币”的名称和为获得“盐、铁、酒的专利权”所采取的措施。
    (3)、材料三中的《汉书》《资治通鉴》属于实物史料还是文献史料?两部史书关于“汉武帝''的记载有何不同?(概括指出)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人物?
  • 12、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王朝更替】

    材料一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据《三字经》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亡国君主

    约公元前2070年

    阳城

    约公元前1600年

    亳、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周幽王

    【制度创新】

    材料二

    (2)在材料二图一的A处、图二的B处填上相对应的内容。依据图二,说说“金字塔”图中“三人团”成员的身份。

    【历史启示】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夏、商、西周三朝的灭亡给后人留下什么启示?
  • 13、3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兀节日,这一天,很多人会怀念在圆周率值计算上有过杰出贡献的(     )
    A、王羲之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郦道元
  • 14、图示法是梳理知识线索的重要方法。下面图示中序号与政权对应正确的是

    A、东晋西晋北朝南朝 B、东晋西晋南朝北朝 C、西晋东晋南朝北朝 D、西晋东晋北朝南朝
  • 15、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人们能用到便宜且好用的纸要感谢(     )
    A、张衡 B、蔡伦 C、毕昇 D、华佗
  • 16、司马迁和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其中前者著有(     )
    A、《诗经》 B、《史记》 C、《汉书》 D、《春秋》
  • 17、下图是秦朝的四方古印章,其中掌管监察事务的大臣使用的印章是(     )
    A、 B、 C、 D、
  • 18、“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年奇观,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指(     )
    A、长江 B、灵渠 C、大运河 D、都江堰
  • 19、孔子是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请你仔细观察下图,椭圆形标注里的问号应填下面哪句话(     )

    A、“无为而治”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兼爱”“非攻”
  • 20、如图中,房屋的不同构造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生产工具 C、生活习惯 D、劳动技术
上一页 878 879 880 881 8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