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和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特点的相似之处是( )A、中央集权加强 B、经济重心南移 C、对外交往频繁 D、民族交融加强
-
2、历朝历代对孔子称谓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儒学地位的( )
朝代
对孔子的称谓
春秋战国
“孔子”“孔夫子”(也就是在姓氏后面加上当时通用的敬称)“孔丘”(“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
汉代
“至圣”“褒成宣尼公”(使其位列头等爵位)
北魏
“文圣尼父”
隋朝
“先师尼父”
唐朝
“先圣”“文宣王”
宋朝
“衍圣公”“至圣文宣王”(“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元朝
“大成至圣文宣王”
A、历史变迁 B、不断衰落 C、至高无上 D、不可撼动 -
3、近代大国的崛起,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征收租税;除议会外,在国内招收常备军,均属非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必须自由。
——《权利法案》
材料二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人民的名义和权利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材料三 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些奠定了美国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为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材料五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允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
(1)、根据法案的基本原则,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2)、材料二宣布摆脱哪一国的殖民统治?(3)、材料三中的“战争”是哪一重大事件?“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4)、材料四、五各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他们的历史作用有哪些共同之处?(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上述大国的崛起给我们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
4、看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1)、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于什么时期?(2)、这是我国在石器时代、( )之后、物质文明进入了铁器时代。(3)、铁器牛耕的使用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答出两点即可得)(4)、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所发展,政治方面也呈现出新特征,试回答春秋时期政治方面的一个特征?
-
5、工农武装割据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请回答:
材料一:红军中的党组织,由军委而团委、营委,连设连支部,各班自成一小组。这个组织,很能适用于斗争……官长士兵的穿吃一样,待遇平等。
——杨克敏《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1929年2月)
材料二:在四军各团营兵士内,是非常团结,彼此相依为命的……每个士兵都知道对工农的帮助的重要,到达某一地方每个士兵能自动向群众宣传,与之发生亲密的关系。
——陈毅《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1929年9月)
材料三:
(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请列举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过程中的重大事件。(2)、根据上述材料一、二,分析中国工农红军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原因。(3)、请你品读材料三长征题材的两幅美术经典,谈谈从中受到的革命传统教育。 -
6、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连接中国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已经存在,丝绸正式西传始于西汉通西域,丝绸之路真正形成始于西汉张骞凿空。这个时期,丝绸的传播源、传播的目的地、传播的路线都非常清楚,有史可依,有据可查,传播的数量也非常大,东西方是有计划、甚至是有组织的进行丝绸贸易,所以丝绸之路真正开辟于西汉武帝时期。”下列对该学者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张骞凿空”之前东西方并无交流通道 B、先秦时期有组织有计划的丝绸贸易已广泛开展 C、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贸易情况有史可依有据可查 D、丝绸是中国出口西方的唯一商品
-
7、电视剧《汉武大帝》片头是这么评价汉武帝的:“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下列与汉武帝有关的历史事件有( )
①派张骞出使西域
②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
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④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8、“郑和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A、最早开通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B、到达了亚洲和欧洲的多个国家 C、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D、属于民间自发的远洋航海活动
-
9、在探究百家争鸣的影响时,七年级某学习小组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爱无等级差别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法家
尚法,强调以法治国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A、推动战国经济发展 B、泽被后世影响深远 C、阻碍儒家一统天下 D、脱离现实禁锢思想 -
10、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这些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与此同时,在战争期间为宗主国打仗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士兵也把民族自决原则带回自己的祖国,成为动员民众争取独立的口号。战争结束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一战( )A、加速了殖民体系崩溃 B、为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创造条件 C、帝国主义遭到严重削弱 D、亚非拉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
-
11、他的作品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他留给后人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下面属于他的作品的是( )A、
B、
C、
D、
-
12、下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家具,最初被叫作“胡床”,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内地。这在实质上反映了(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民族交流对汉族的影响 C、民族矛盾尖锐 D、民族文化冲突不可协调
-
13、1942—1943年,这场战役历时200天,德国及其仆从国军队共损失约150万人。这场战役是纳粹德国在战略上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这表明该战役( )A、推动二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B、迫使西方国家放弃绥靖政策 C、促成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
14、国际工人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历了诞生—实践—实现—发展的过程,与这个过程的史实论证不相符的是( )A、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实践——巴黎公社 C、实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15、下图中的臂章反映了中国人民军队建立的先后顺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人民解放军军种日益完备 B、人民解放军装备渐趋先进 C、人民解放军指挥更加成熟 D、人民解放军作战愈加勇敢
-
16、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其中“百花齐放”是指A、在艺术问题上,可以自由发展 B、在学术问题上,可以自由争论 C、国家实施高等教育“211工程” D、制定中国科学发展远景规划
-
17、探究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 )A、西周建立分封制——加强了西周的统治 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C、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D、八王之乱——西晋走向繁荣富强
-
18、文艺作品是一定时期经济和政治的产物,也是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鲜活样本。某班的同学以“唐宋元明清的璀璨文坛”为主题设计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相关的任务。
任务一 【品读名作——解释历史】
唐诗→宋( )→元曲→明清( )图1(大观园图)(局部)
任务二【欣赏艺术——领略美学】
图2 图3《步辇图》
(1)、填写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线索。(2)、图1反映的这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作品问世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它是哪部文学作品中的插图?(3)、书法和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2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代表作《颜氏家庙碑》局部拓片。它是用哪种书体写成的?图3是以哪一历史事件为题材创作的?(4)、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请你根据上述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文化自信”为主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历史小短文。 -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材料二 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
材料三 史料一 舟师(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史料二 南宋持罗盘陶俑。
(1)、根据材料一,概括“蔡侯纸”的优点。(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项技术?“他”是谁?(3)、材料三中的两则史料共同反映的科技发明是什么?它的外传对世界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 -
20、思想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
材料二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教育事业,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材料三 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1)、根据材料一回答,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界出现了什么局面?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哪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2)、材料二中的“他”是哪一思想学派的创始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孔子对教育事业留下了哪些重要影响?(4)、根据材料四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其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