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铁农具、牛耕的出现 B、筒车的发明 C、使用耒耜 D、磨制石器的推广
-
2、 春秋末年,晋国赵氏宣布不管是生产奴隶还是家庭奴隶,只要立了战功,就可以成为自由民。同时实行“旧田半税,新田不税”的政策。这些做法( )A、有利于新生产关系的发展 B、直接造成三家分晋的局面 C、说明当时社会的纷争不断 D、体现宗法制度的全面崩溃
-
3、 传说能反映远古历史的某些信息。相传黄帝的发明是多方面的:发掘首阳山的铜矿,铸成铜鼎;用树木制造船、车,用于运输;发明历法,确定春夏秋冬四季,按照四季的变化来播种百谷草木。据此推测,黄帝时代( )A、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 B、正处于早期国家文明阶段 C、进入成熟的农耕文明阶段 D、形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
4、 大禹治水的事迹与近来环境地理学中关于约公元前4000年黄河流域大洪水的发现相吻合,西周遂公盟青铜器上铸刻的铭文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为翔实的关于大禹的文字记录。这表明( )A、考古发现是获得历史认识
唯一途径 B、神话传说与考古发现可相互印证 C、关于黄帝的远古传说是完全真实可信的 D、大禹治水是我国最早
神话传说
-
5、 据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而且分布广泛。据此可以得出( )A、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B、新石器时代人们大量使用陶器 C、已经呈现南稻北粟的种植特点 D、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
6、 石器时代是考古界对早期人类历史划定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5000年至2000年左右。由此可知,考古界划定石器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A、氏族公社取代原始人群 B、贫富分化是否已经出现 C、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 D、古人类所处
地域环境
-
7、 生产力包含生产工具、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生产关系是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围绕以上概念,深圳市南山区某学校九年级某班开展了相关学习。
材料
一个庄园的图解
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工业革命期间的纺织工厂车间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参考示例并依据指引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形成学习成果(①、②两处)。学习任务单 课程名称 课程子目 学习任务 学习成果 (示例)《西欧庄园》 (示例)《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示例)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庄园是怎样管理的? (示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其中生活着领主和佃户:领主统治着庄园,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这一转型在欧洲农村的生产经营中有何表现? ① …… …… …… ……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共产党宣言》 工业革命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社会革命,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② (2)、综合上述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
8、 文明交流互鉴是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理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
材料一 文明,无论其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它们的坐标。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在历史的黎明时期,古代世界繁荣着许多大河文明……与此类似,还有海洋文明……没有一种文明可以毫不流动地存续下来,所有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了丰富。
——摘编自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材料二
——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人类创造文明财富的重大特征之一是它的共享性。通过交流和传播,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发明创造往往成为各族人民,乃至人类共享的财富。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材料四 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五 文明观是指人们对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明的观点和态度,是对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关系如何、人类文明走向何方等问题的解答。不同的文明观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同的发展图景。
——《光明日报》2023年6月9日11版《文明观的中国表达》
(1)、概述材料一所反映的世界文明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2)、从材料二的组图中选择一个(标明序号)并运用相关史实对材料三中的观点加以说明。(3)、综合上述材料,分别说明材料四中两种不同评价产生的原因,并具体谈谈如何正确看待不同文明。 -
9、 为开展历史活动课的学习,小历同学进行了资料搜集,获得了如下材料。通过传唱下图中的歌曲,我们能够感受到( )A、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尚品质 B、巴黎公社建立后的伟大成就 C、无产者的革命精神和远大梦想 D、法国大革命暴风雨一般的震动
-
10、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国国民经济
各部门都具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如果说,是手工业动摇和瓦解了封建经济的基础,那么,是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完成了彻底摧毁封建经济基础的任务。由此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 )
A、加剧了英国的殖民扩张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C、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D、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
11、1793年后,法国社会风气焕然一新。历代国王的塑像被推倒,人们放弃了旧式称呼,一律以公民相称。三千多个市镇在镇名前加上了“人民”,街道的墙面上都贴满了标语:“只有高贵的心灵,没有高贵的阶级。”以上现象说明法国大革命( )A、实现了城市自治的诉求 B、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C、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影响 D、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
12、 下图是为纪念某部文献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结合文献内容及纪念币图案设计,该文献颁布的影响是( )A、奠定欧洲民法基础 B、有效限制国王权力 C、科学指导工人运动 D、批判封建社会陋习
-
13、 “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材料认为文艺复兴( )A、未能完全复现古希腊罗马文化 B、未能充分将历史文化古为今用 C、未能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D、未能表达冲破教会神权的意志
-
14、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落间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导致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据此可知,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背景是( )A、符合对外扩张需要 B、多神崇拜产生矛盾 C、资源紧缺导致危机 D、半岛分裂阻碍发展
-
15、 从11—12世纪开始,西欧许多自治城市的市民通过特许状拥有了立法和司法的权力,他们扫除阻碍商人经济活动的关卡,废除人身奴役。同时,自治城市的特许状也被珍藏保存在市政厅内。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城市自治( )A、有利于国王权力的加强 B、冲击了封建等级体系 C、完全摆脱领主管理控制 D、导致了分裂割据局面
-
16、 采邑是西欧中世纪早期国王封赏给臣属的土地。公元805年,法兰克王国的一份法令强调,凡拥有12曼希(每曼希约30英亩)的采邑者要全副武装服兵役,如装备不达标,其采邑将被没收,据此可知,采邑制度的实施( )A、反映了权利义务交织的关系 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C、推动了西欧庄园的快速发展 D、开启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进程
-
17、 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以下材料中对于研究希腊古典文化可信度较高是( )A、《荷马史诗》 B、帕特农神庙遗址 C、《苏格拉底之死》 D、《古代希腊示意图》
-
18、 “由于罗马共和国初期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公元前494年罗马贵族承认平民有权选举保民官。保民官必须由平民担任,由平民的特里布斯会议选举产生”。材料表明古罗马时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A、改变了国家的性质 B、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统治 C、推动社会政治改革 D、消除了奴隶主与平民间矛盾
-
19、 古代雅典实行国葬制度,国家用公费为那些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举行葬礼。雅典人会选出最优秀的演说家在葬礼上发表演讲,演讲的内容必须是赞扬城邦或歌颂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人文精神贯穿于政治生活 B、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C、强调集体利益和国家认同 D、演讲能力是参政的基本素养
-
20、 九年级某班同学准备编写以《文明的起源》为主题的历史小报,其中《古代亚非文明》一章的目录如下,该括号内填入的标题内容,契合主题的是( )
《古代亚非文明》
第一节 探讨金字塔之迷
第二节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
第三节 ( )
第四节 青铜器与甲骨文
A、中世纪庄园的生产生活 B、拜占庭帝国的千年伟绩 C、查理大帝对外征伐 D、释迦牟尼创立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