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二战结束后,反殖民化浪潮席卷全球。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区主权坚持了20年的和平抗议,1964年以后演变为暴力抗争。1974年美国为稳住拉美局势不得不同意“迅速结束”对运河的管辖权。1999年巴拿马正式收回运河区主权。这一胜利的取得主要由于(     )
    A、斗争策略灵活多样 B、世界局势的变化 C、反殖斗争的正义性 D、国家实力的增强
  • 2、下图是小张同学在复习时绘制的资本主义发展各个重要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属于矛盾与调整阶段的是(     )

    A、工业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明治维新 D、罗斯福新政
  • 3、电影《还有明天》讲述了战后的意大利处于艰难的恢复和重建阶段,一个普通女性迪莉娅从家庭束缚走向社会觉醒的历程,其中1946年6月,意大利首次赋予女性投票权,一张选民证成为她命运的转折点。该影片(     )
    A、塑造了工人阶级英雄形象 B、推动了女性积极参与政治 C、展现妇女取得与男性平权 D、反映了二战后的社会重构
  • 4、1929年后,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还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这说明了(     )
    A、苏联模式的弊端 B、世界市场的无序 C、工业经济的滞涨 D、市场调节的失灵
  • 5、18世纪英国工厂引入机械钟表,将工人劳动时间精确到分秒。19世纪铁路网扩张催生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统一全球时区确保运输协调。这体现了(     )
    A、技术进步重塑了人类社会 B、科技革命限制了民主自由 C、时间意识推动了历法改革 D、阶级压迫根植于工业迭代
  • 6、1801年12月6日,英国海军“调查者”号战舰首次抵达了澳大利亚西南部最南端的卢因角,之后完成绕澳环行,最终确认澳大利亚是一片完整的大陆。此次航行(     )
    A、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 B、奠定英国世界霸主地位 C、开启地理大发现进程 D、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7、基本史料指的是学习历史过程中最直接、最核心、最重要且易得的原始材料,下列属于学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史料是(     )
    A、《大宪章》 B、《人权宣言》 C、《宅地法》 D、《共产党宣言》
  • 8、1755年,伏尔泰根据《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用剧中人物塑造,展示中国儒士如何以文明征服野蛮。这种改编(     )
    A、率先将理性主义付诸实践 B、借助中华文化抨击专制统治 C、凸显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D、再现法国资本主义社会图景
  • 9、下图所示历史事件(     )

    A、加快印刷术西传 B、传播了伊斯兰教 C、促进东西方交流 D、推动罗马法发展
  • 10、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大会上有一段贺词写道:“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该贺词赞颂的是(     )
    A、杂交水稻之父 B、党的好干部 C、“两弹一星”元勋 D、中国核潜艇之父
  • 11、下图为某国教科书中列举的不同时期中国人的愿望,这些变化反映了(     )

    中国人的愿望:

    20世纪60年代:四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

    20世纪80年代:新四大件(洗衣机、彩色电视、冰箱、盒式磁带录像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四件套(电话、私人住房、私人车、外汇账户)

    A、对外政策的不断调整 B、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 C、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D、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 12、下表为新中国某一时期的部分建设成就。该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时间

    成就

    1962年

    兰新铁路建成通车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65年

    成功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1965年

    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伟大转折,社会过渡 B、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C、科技进步,祖国统一 D、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 13、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财政工作基本处于分散状态。为此,1949年11月第一届税务全国会议在北京专门召开、明确规定全国可征收14个税种,并允许地方设置农业税、牧业税和契税等税种,且具体征税办法由地方政府自行决定。与此会议目的一致的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一五”计划 D、人民公社化
  • 14、1942年,美国邮政总署发行了一枚“中国抗战五周年纪念”邮票(如图)。邮票中央是中国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党徽、党徽中央印有“抗战建国”四字、背景为中国地图、两侧分别为林肯和孙中山肖像及他们的名句。该邮票的发行(     )

    A、表明两国治国理念一致 B、鼓舞了中国军民必胜信心 C、促成中国全民族的抗战 D、直接支持了中国人民抗战
  • 15、以下是1940~1949年华北根据地冀中区各阶层参军比例变化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贫雇农一直是人民军队的主体 B、中共土地政策调整影响兵源结构 C、工农联盟推动军队规模的扩大 D、党的重心转移导致中农比例下降
  • 16、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的战略目标由最初的湘西,到黎平会议的川黔边、遵义会议的川西北、扎西会议的云贵边、两河口会议的川陕甘、俄界会议的“与苏联接近的地方”,一直到榜罗镇会议,终于确定为陕北。这一历程反映了(     )
    A、战略目标的多样性 B、思想解放的必要性 C、战略转移的迫切性 D、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 17、1926年12月,有学者撰文称:“救中国,一定要从社会改造入手;这是国人近年来所得的新觉悟。于是五年以来,国内的社会运动,蜂起云涌,种类甚多。”这一状况(     )
    A、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 B、奠定中共成立的基础 C、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 D、呼应了实业救国思潮
  • 18、据学者统计,从1903年到1909年,中国各地的学堂及教育处所不断增长,从769处递增至59117处,学生在籍人数也从31428人递增至1539641人。以上数据变化体现了(     )
    A、教育近代化起步 B、民主革命的功绩 C、教育改革的成效 D、维新思想的影响
  • 19、东学党起义后,日本迅速成立战时大本营,制定了海陆两军协同作战方案,并成立由天皇直接领导的“陆军中央金柜部”以调拨军费。而清军仅调派了一支2500人的军队帮助朝鲜平息叛乱。这表明了当时(     )
    A、清廷对局势发展预判不足 B、清政府致力于变法图强 C、日本为瓜分中国蓄谋已久 D、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重
  • 20、晚清时期西方在华外交机构在中外交涉中经常利用对条约的不对等翻译,扩大了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加剧了中西不平等程度。为应对这种情况,清政府(     )
    A、废除科举选官制度 B、设立京师同文馆 C、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D、废八股改试策论
上一页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