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1862年,处于劣势的北方政府出了一个奇招——解放黑人奴隶,给予黑人奴隶“自由”!而这招也转变了战争的形势,南方黑人不断逃往北方,然后被武装加入军队,加上南方内部的恐慌和矛盾,最终北方打败了南方,赢得了南北战争。材料旨在表述南北战争的( )A、历史背景 B、详细过程 C、重要影响 D、北方胜利原因
-
2、在动荡和通信不发达的时代,书信往往传递出很多内容。下面这封书信提到的《宣言》是( )
在我无法在叛乱各州贯彻宪法的情况下,我宣布……会得到回应吗?……作为陆海军总司令,我想我在战争时期有权采取任何可能有效的战胜敌人的措施。
——对芝加哥神职人员委员会请求总统颁布《宣言》事项的回信
1862年9月13日(选译)
A、《人权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
3、“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从1863年元旦起,叛乱各州的奴隶全部获得自由”。上述两项措施实施的作用是( )A、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B、加速了美国内战的爆发 C、加剧了南北矛盾 D、推动了美国现代化的进程
-
4、下边是小勇同学学习美国南北战争后制作的思维导图。从中可知美国南北战争的本质是( )A、更新行业比重 B、调整生产关系 C、改变国家性质 D、摆脱殖民统治
-
5、下图信息表明,美国内战期间( )
美国内战开始时联邦与“南部同盟”实力对比
A、北方重视发展科技 B、南方奴隶制不得人心 C、北方实力优于南方 D、北方军队英勇善战 -
6、《与魔鬼共骑》是一部以美国内战为题材的影片,你认为其中最有可能出现下列哪一片段( )A、“南部同盟”率先挑起内战 B、黑人奴隶踊跃报名参加南方军队 C、战争爆发后,北方军队连连胜利 D、林肯在战争结束前被刺杀
-
7、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依据这一观点,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相距( )A、84年 B、85年 C、86年 D、87年
-
8、“林肯反对奴隶制,但他把奴隶制看作是次要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美国不应当被分裂成显然不同而相互倾轧的两个部分。”材料表明林肯认为当时美国( )A、政治体制转变 B、国家统一为重 C、独立战争胜利 D、种族歧视消除
-
9、1860年,林肯击败南方推选出来的总统候选人,成为美国第16任总统,这成为美国南方蓄奴州发动叛乱的导火索。这是因为林肯( )A、主张大幅度地提高赋税 B、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C、要求南方并入北方 D、带有种族歧视倾向
-
10、美国历史上有这样一条“地下铁道”:北方的“乘务员”将南方的“乘客”,经过一个个“车站”(废奴派的住地),秘密转送到北方。那么,该“地下铁道”的特殊“乘客”为( )A、政府高官 B、军队领袖 C、间谍特工 D、南方黑奴
-
11、1856年,英国《笨拙》杂志刊载了政治漫画《美国双胞胎,或南方与北方》(如图)。画面中的两人穿着与长相几乎一模一样,身上有一根名为“UNION”(联合)的纽带紧紧将他们连在一起,两人却大打出手,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该漫画反映了当时美国( )A、西进运动加剧矛盾 B、民主政体受到动摇 C、种族问题引发分裂 D、南北两种制度冲突
-
12、揭露奴隶制残暴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一出版,“一周卖出一万本,一年卖出三十万本(当时的美国人口才三千万)”。这说明废除奴隶制( )A、得到种植园主的认可 B、得益于林肯的推动 C、维护了统治阶级利益 D、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13、下列对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北方工业发达,希望提高关税 B、北方希望多出口棉花,换取廉价工业品 C、北方主张在新增加的土地上建立蓄奴州 D、南方主张在新增加的土地上建立自由州
-
14、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采用奴隶制生产方式占有大量劳动力;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廉价自由劳动力。美国北方57%的棉花依赖南方;而南方种植园主却把大量的棉花和其他原料运往英国。对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南北双方的经济类型不同 B、南方奴隶制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C、南北双方矛盾加剧 D、南北两种不同的经济类型可以协调发展
-
15、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它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本国的社会变革。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本那段顺应当时先进潮流的维新改革中吧!
【危机·改革背景】
材料一 锁国令。
1633年,颁布“锁国令”,规定除持有幕府发放的证书的船只外一律不得出海;1635年,禁止一切日本船只出海。1633—1639年,德川幕府发布过5次“锁国令”。
美国海军在横滨登陆
【图强·改革内容】
材料二 藩:大名的世袭领地。县:由中央任命官员管理的行政区域。
【发展·改革影响】
材料三 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在当时世界上也很罕见。1868—1873年,日本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2.2%。
(1)、结合锁国令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9世纪中叶以前的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2)、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到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着怎样的状况。这种状况是怎样得到改变的?(3)、材料二反映了日本的哪项改革措施?(4)、分析材料三,你认为日本的维新改革有何影响? -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70—1871年,西方服饰、太阳历法,以及星期天休假日就已经被采用了。1872年11月,一项法令确定西方服饰作为官方礼服,西服于是成为政府官员的规定服饰。1876年又颁布法令,规定双排扣长礼服为正式场合的标准盛装。
1803年时,日本只有550所学校,到了明治维新时期已经有了超过1.1万所学校,用以满足大部分人口的教育需求。1872年,一份国民教育计划要求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三级公共学校网络。
——摘编自马里乌斯·B.詹森主编
《剑桥日本史(第5卷)19世纪》
材料二 由于明治维新的不彻底性,政治上掌握统治大权的多是封建武士出身者,武士道精神被继承和发展,一批资产阶级化的“新武士”(士族)活跃在各领域且成为主导力量。至19世纪80年代,中央及地方官吏的74%仍是士族……日本实现民族独立,摆脱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危机后,很快就对东亚弱小邻国进行领土扩张。正是将自己迅速转化为压迫民族才使得日本迅速崛起。
——摘编自《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从日本的发展中,我们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分别是什么? -
17、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中记述道:“俄国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万人上升到1898年的300万人……日本从1881年到1893年,工厂数目由1 100家增加到3 340家。”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两国( )A、实行的改革都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B、都因民族危机引发了人口流动 C、都注重学习西方先进教育文化 D、都因政策调整带来了人口增长
-
18、“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设立工部省管理工商业;撤销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工商业的发展(殖产兴业)”“改革军队编制,陆军参考德国训练,海军参考英国海军编制”。由此可看出明治维新的重要目的是( )A、对外侵略扩张 B、实现富国强兵 C、全面学习西方 D、加强中央集权
-
19、回首1853年的美日关系,美国培里舰队打开了日本的国门,次年日本被迫签订了《神奈川条约》。从此( )A、日美走上了互利合作道路 B、日美结成同盟遏制中国 C、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D、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
20、下面诗句是清朝著名诗人黄遵宪任驻日使馆参赞时所写的《樱花歌》。从中可知,当时的日本( )
承平以来二百年,不闻鼙鼓闻管弦。呼作花王齐下拜,至夸神国尊如天。
… …
芙蓉毒雾海漫漫,我自闭关眠不动。一朝轮舶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
A、大化改新仿效隋唐制度 B、建立幕府,天皇大权旁落 C、锁国落后招致外来侵略 D、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