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5年换算成民国纪年是( )A、民国四年 B、民国三年 C、民国五年 D、民国二年
-
2、历慎思同学在学习“航海家的壮举”主题时,对某一个航海家的描述是“该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与该材料密切相关的历史史实是( )A、张骞通西域 B、哥伦布到达美洲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郑和下西洋
-
3、考古发掘是了解史前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列玉器文物分别出土于我国南方、西南方和北方地区,但样式却几乎一模一样,它们可以印证中华文明( )A、先进丰富 B、稳定发展 C、多元一体 D、民族交融
-
4、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小王所在班级的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以“体验探索足迹,感悟发展历程”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以下是他们研学过程中学习和搜集的相关资料,现邀你继续整理与分享。(1)、【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求索】
材料一:下面三组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国现(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
请从以上三组图片中任选其一,写出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探索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2)、【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抉择】材料二:五四运动后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失败后,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以下表格为小王同学整理的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分革命活动
时间
事件
概况
1927.8——1927.9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革命军按计划撤出南昌,但在途中遭到敌人封堵,损失严重;秋收起义开始时比较顺利,但由于城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严重受挫。
1927.10
创建( )革命根据地
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率起义部队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5.1
遵义会议
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1940.8——1941.1
百团大战
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座,并缴获大量武器。
1948.9—1949年初
三大战役
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写出材料二表格中( )里的地名,据此指出材料二中“新道路”的名称。
(3)、【中国式现代化成功推进】材料三: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材料四:到2020年底,中国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摘自《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
根据材料三、四,归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至少两项;)
(4)、【中国式现代化聚力凝心】研学之旅更添小王对党的崇敬之情,他邀请你共同创作一期研学简报,请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为简报的结语板块写一则题目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短文。
要求:紧扣题目,史论结合;史实运用得当,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述;逻辑清晰,语言流畅;采用论文文体,不得以诗词散文等其它文体呈现。
-
5、从《尚书·尧典》记载“协和万邦”到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世界秩序的美好愿景。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追古寻迹明鉴戒】
材料一: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出行,如第6次返回时,就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使团共1200余人随船队来到中国。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2016年版
材料二:葡萄牙征服者通过武力从非洲黑人和亚洲印度人手中抢掠的金银、象牙和珠宝其数量之大、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到16世纪,又开始把黑奴运往南美洲,而且规模不断扩大……西班牙在殖民地实行残酷的种族奴役政策,使用各种野蛮手段,残暴地杀害印第安人。
——摘自李其荣主编《世界通史· 近代卷》2019年版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5—16世纪的中国与西方对外政策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不同影响。
(2)、【众志成城战邪恶】材料三:兹宣告: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者经济的。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摘自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签字国”在该文件签署后采取的一次军事行动,并说出它们对“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的战争性质。
(3)、【休戚与共向未来】材料四:
材料四反映了当今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些因素。综合以上材料,就“如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谈谈你的想法。
-
6、下表为1945—1990年亚非拉地区赢得独立的国家数量统计情况,这反映了二战后( )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1945—1960年
15
23
0
1961—1975年
9
23
5
1976—1990年
1
4
5
A、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B、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D、法西斯势力已被遏制 -
7、在学习完世界近现代史后,晶晶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绘制了一张思维导图,图中④处应填写( )A、文艺复兴 B、工业革命 C、十月革命 D、美苏冷战
-
8、公元前3500年—前1500年,两河流域出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和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出现了金字塔和象形文字,黄河、长江流域出现了城、祭台和礼器,古印度雅利安人建立了“种姓制度”。这些现象反映出世界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是( )A、多元一体 B、经济发达 C、多姿多彩 D、交流互鉴
-
9、下面两幅卷轴所呈现内容的共同作用是( )
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摘自1978年12月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脸,要抓住时机.. .. .
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自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要点
A、解放思想促进改革开放 B、推动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C、促使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D、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
10、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同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我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 )A、开启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开创了国家外交的新局面 C、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 D、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
11、建党节即将到来,学校准备编演以“崇尚英雄气概,传承民族气节”为主题的舞台剧,以下最适合为右图英雄人物作背景乐曲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B、“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C、“前进前进!向着大别山前进!……”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12、以下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过观察,你能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A、中国丧失的领土逐渐增多 B、列强侵略不断扩大和深入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
13、学完中国古代史后,小东同学绘制了历史上大一统封建王朝时间轴,其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正确的是A、夏 商 元 B、隋 宋 清 C、隋 元 清 D、夏 商 宋
-
14、唐代王建《凉州行》有云:“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以上诗句可用于研究唐朝( )A、政治制度的演变 B、农耕技术的进步 C、民族交融的现象 D、艺术形式的多样
-
15、李老师在一堂主题探究课上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下图片。据此分析,李老师让同学们探究的主题是( )A、政治清明 B、经济发展 C、文化昌盛 D、民族和谐
-
16、朱绍侯等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中写道:“到了战国时期,夺权胜利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扩展利益,先后开展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人们提出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作者意在说明( )A、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 B、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C、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D、社会变革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
17、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经考古发现,古城北面有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古城中部的高台上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上述考古成果属于( )A、实物史料 B、影像史料 C、口述史料 D、文献史料
-
18、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
——摘编自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结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材料一所列四个历史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分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摘自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根据材料二,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消楚)
-
19、20世纪上半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
——摘自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比较材料一两幅地图,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版图的2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2处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自1931年9月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到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军基地、美国对日本宣战之前,中国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以巨大的民族牺牲坚持抗战,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37-1945年,日军主力始终盘踞于中国战场。到停战时,中国战场牵制日军兵力大约相当于全部海外日军274万人的70%。中国的抗战,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有力支援了欧洲和太平洋战场上的抵抗力量,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实质性的不可替代的贡献。——摘编自徐蓝《百年巨变中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抗日战争研究》2025年第1期)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贡献。
(3)、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体系,将社会主义的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苏联经济不及美国,但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和苏联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盟友转变为战后的敌手的原因,以及由此对国际格局造成的影响。
-
20、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有着无比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包容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秦统一六国后,又统一了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击退匈奴进攻。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朝民族关系有怎样的发展?
(2)、材料二元朝、清朝的国家治理措施(部分)
朝代
国家治理措施(部分)
元朝
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兴修水利、鼓励农桑;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在澎湖设置巡检司。
清朝
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对西藏、新疆、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等进行有效管辖,奠定了我国今天的疆域基础。
——摘编自白寿葬总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元朝、清朝国家治理措施的相似之处 , 并分别指出元朝国家治理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清朝边疆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莫定的重要意义。
(3)、材料三:乾隆时,英国殖民者遣使入藏,试图与西藏地方建立直接联系,六世班禅明确表示:整个西藏都是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地方,西藏的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19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和拥护下,清军收复新疆领土。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汉族、满族、朝鲜族等各族人民积极投身各种抗日团体和抗日义勇军。东北、华北等地的蒙古族和汉族人民成立蒙边骑兵、蒙汉同盟军、蒙汉抗日游击队等,开展抗日斗争。西藏宗教领袖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和第十三世达赖喇嘛通电全国,声讨日本俊略罪行。新疆的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各族人民掀起大规模慕捐活动。其他少数民族人民也通过各种方式参加抗日斗争。——摘编自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从材料三来看,各民族的中国国家认同表现在哪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