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冷战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一项措施的部分情况表
背景
欧洲已是一片废墟,“经济、社会、政治严重恶化”,人民不满情绪 日益高涨,社会动荡不安
时间
1947年提出.1948年正式启动,持续了4年
金额
援助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为贷款
受援国
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西德、英国、希腊、爱尔兰、意大 利、卢森堡、荷兰、挪威、瑞典、瑞士、土耳其、冰岛、葡萄牙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条约,建立“煤钢共同 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5年,有关国家在布鲁塞尔签订了 《布鲁塞尔条约》,将这三个原来各自独立的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随 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 势中重要的一极。
——摘编自《世界通史》
材料三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 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 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措施的名称。请再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美国在政治和 军事上推行冷战政策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盟的建立和发展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 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原因。 -
2、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是重要的历史核心素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学者提出将“地下发现之新材料(考古)”与“纸上之材料(文献)”二者互相释证,以达到考证古史的目的。
【实物史料】
利簋
腹内铭文(部分):武王征商,唯甲子朝(甲子日早晨)。岁鼎,克闻夙有商(灭亡商朝)
【文献史料】
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
——《史记·殷本纪》
11
材料二
永光五年康居王使者自言献驼直不如实册(甘肃省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出土)。
东罗马神人纹鎏金银盘(甘肃靖远县北滩出土)。
记载的是公元前39年康居(中亚古国)王使者五人从敦煌入关后贡献骆驼之事。
此盘原产于公元2至3世纪东罗马帝国,3至4世纪出口到中亚,4至6世纪经天山南路传入中国甘肃。
材料三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
——王国维《古史新证》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者互相释证”的具体方法。结合所学知识,表格中史料印证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件文物共同见证的历史史实,并分析该史实带来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下之新材料”的史学价值。(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史料有哪些不同的类型及研究历史的方法。 -
3、法国和德国在经历相互摧毁的二战后,没有继续“战争—复仇”的恶性循环,而是达成了谅解,并开始了长期与密切的合作,欧洲也得以走上联合与统一的道路。材料说明( )A、欧洲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B、欧洲国家有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 C、法德和解成为欧洲合作的助推器 D、地区经济发展必须放弃利益争夺
-
4、数据统计分析是研究历史的常用方法。下表为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导致增长率趋势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1—1960年
1961—1970年
1971—1980年
10.25%
6.45
4.95%
A、新经济政策成效甚微 B、工业化建设的进程加快 C、苏联模式的长期影响 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
5、1941年罗斯福曾说:“你可以把它(战争)比作一场英式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先坐在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苏联)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导致美国“参加进去”的事件在战争中处于哪一阶段( )A、战争全面爆发 B、达到最大规模 C、战争转折 D、战争结束
-
6、1848年,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风暴席卷欧洲。马克思、恩格斯刚刚完成《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工作,就投身于革命洪流。这场革命检验了《共产党宣言》中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认识,马克思也在革命经验的启发下提出了工农联盟思想。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 )A、科学性和发展性 B、原创性和丰富性 C、包容性和实证性 D、时代性和世界性
-
7、英国《权利法案》对国王在政治、经济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1787年美国宪法在国家权力方面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 上述文献都体现了( )A、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希冀 B、发展民主政治的诉求 C、推翻封建统治的愿望 D、反对殖民压迫的要求
-
8、到了15世纪,欧洲的商人和君主们越来越意识到,绕过伊斯兰世界开辟直接到达东方的商路,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他亚洲货物的供应,带来巨额的利润。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由于( )A、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B、新式帆船与罗盘针的应用 C、欧洲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 D、一大批优秀航海家的涌现
-
9、某节历史课上,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封君与封臣、封建等 级制、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教皇为国王加冕、三分帝国等。据此判断,这节课正 在探究的是( )A、史前人类文明 B、西欧封建国家 C、世界三大宗教 D、亚洲文明古国
-
10、有史诗记载:“从来没有不事火的婆罗门,没有婆罗门不祭祀布施好善,在阿逾陀这一座城市里面,从来没有因通婚而种姓混乱。”该材料可用于研究( )A、古埃及的文学作品 B、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C、古巴比伦的阶级关系 D、古希腊的社会生活
-
11、20世纪50年代凤阳花鼓词唱的是“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80年代唱的是“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导致凤阳花鼓唱词的变化直接原因是( )A、对外开放政策 B、大包干的实行 C、乡镇企业建立 D、合作社的组建
-
12、1956年毛泽东同志指出:“我国不但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他意在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 )A、坚持走群众路线 B、完全照搬苏联模式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结合具体实际国情
-
13、如下表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部分工业成就表。其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
时间
地点
成果
1953年
辽宁阜新
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
1955年
上海
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
1956年
吉林长春
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
1956年
辽宁沈阳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
1956年
辽宁沈阳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工业门类齐全 C、地域分布均衡 D、技术领先世界 -
14、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称谓都是以“人民”来定义的。如政府叫“人民政府”货币叫“人民币”,警察叫“人民警察”等。这类称谓意在彰显新中国( )A、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 B、保障了工人阶级权利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
-
15、下面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时拟定的各幕标题。由此判断,该剧本的名称应该是( )A、师夷长技 B、国家统一 C、军阀割据 D、走向共和
-
16、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B、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C、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
17、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随后直取天津,威胁清政府。次年,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下一年,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签约。这场战争( )A、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B、使中国丧失了北方大量领土 C、使列强开始侵略中国腹地 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18、秦朝重视法制建设,颁布了名目繁多的法律条文,其中“岳麓秦简” 中出现的一些律名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律名相当,内容相关, 首次出现的律令令文,在“里耶秦简” 中也能得到印证,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A、出土的不同秦简可以互证 B、秦朝已经实现了依法治国 C、岳麓秦简的律文完全可信 D、里耶秦简记载的更加权威
-
19、周王朝消灭殷商残余势力后,着手在各个区域建立统治据点,“立七十一国”, 其中姬姓王室子弟占绝大多数。周朝统治者实施这项政治措施的目的是( )A、确立世袭制 B、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C、确立郡县制 D、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材料三 1947年诞生的关贸总协定(GATT)以及1995年取而代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被人们统称为多边贸易体系。多边贸易体系的建立最直接的好处是简化了多国之间的贸易行为。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多边贸易体系的建立,极大促进了国际贸易量的快速增长。
——摘编自《人民日报》
(1)、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图片内容进行说明。(2)、根据材料二,概括共建“一带一路”的现实价值。(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是何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指出多边贸易体系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丝绸之路、新时期“一带一路”倡议和世贸组织的成立在促进全球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