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汉武帝之前,汉廷对诸侯王尚未有系统的教化。武帝统治早期,对诸使王教化表现出向制度化、规范化过渡的特点。昭帝之后,对儒家经义的掌握已成为判断诸侯王知识素养高下的标准之一。这反映出汉代( )A、注重利用主流观念渗透巩固统治 B、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C、郡国并行制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选官制度不断走向成熟
-
2、如下图为某学者绘制的汉代敦煌郡邮驿示意图。这反映出汉代( )A、彻底解决汉初遗留的王国问题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C、河西地区经济从游牧转向农耕 D、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
3、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期,儒生在中央和地方任中、高级官僚的数量未占据绝对优势,相反,法吏官僚数量却较多。由此可知,当时( )A、焚书坑儒对后世影响较深远 B、统治策略具有一定务实性 C、法家思想动摇了儒学的地位 D、官僚政治的建设成效显著
-
4、某校高一学生开展历史兴趣小组活动。其中一个小组搜集了下面一组图片,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变迁 B、丝绸之路的开辟 C、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D、中外文化的交流
-
5、印度佛典认为,孩子并没有义务为父母奉献一切,双方关系是平等的。南北朝时期,佛教把孝敬双亲与因果报应相联系,认为只有孝顺父母才可得到善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三教合一渐成主流 B、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 C、儒学丧失正统地位 D、宗教的发展有时代性
-
6、下列唐朝时期官员统计表(部分)信息,可以用来说明唐朝( )
姓名
出身
官职
契苾何力
铁勒部族可汗
镇军大将军
高仙芝
高句丽人
河西节度使
李光弼
契丹人
太尉兼侍中
元稹
鲜卑人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彦
大食人
翰林学士
A、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渐趋稳定 B、民族政策呈现因俗而治的特点 C、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初步显现 D、统治政策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 -
7、唐朝初年,藩镇节度使仅有培养自己亲兵部队的权利;后来为了解决边防驻军的后勤供应问题,中央不得不把防区的财政权力转给各防区的军事将领;玄宗天宝年间,又授予节度使在其辖区内的行政权。节度使权力的变化( )A、表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利于提高中央行政运转效率 C、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D、埋下了唐朝由盛而衰的隐患
-
8、明堂是古代帝王祭天祀祖、举行朝会、庆赏等大典的场所,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自称拓跋氏源于黄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孝文帝此举旨在( )A、践行儒家治国理念 B、借鉴汉族政权经验 C、促进民族文化认同 D、彰显政权的合法性
-
9、农书《四民月令》记录了东汉田庄的多种生产经营情况。农业生产有谷物栽培、畜牧养禽、种植蚕桑果木:手工业生产有纺织、酿酒、制酱等。这表明,东汉田庄(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盛行自耕农经济 C、生产中精耕细作 D、具有自给自足性
-
10、古代封泥直接反映了古人的玺印原貌,下图是秦朝一种官印的封泥,为当时缄封简牍而钤盖印章以防私拆的信验物。由此可知,秦封泥( )A、体现了汉字的演变历程 B、有助于文书的秘密传递 C、提高了官员的办事效率 D、保证了政令的上传下达
-
11、古代的棺,指盛放死者的木制葬具;椁指套在棺外的木制封闭式结构。《庄子·杂篇》记载:“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与材料描写的制度相符合的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
12、春秋后期产生了一批私营工商业者,其中一些人拥有庞大的资产,如陶朱公“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史实反映了( )A、工商食官格局逐渐被冲破 B、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出现一批商贾云集的城市 D、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被打破
-
13、距今7200—6900年前的江苏省草堰港遗址,目前已出土陶、骨、石、木、玉、蚌等各类遗物2800余件。其中,陶器中釜占主导地位,其次为罐、钵;骨器数量众多、打磨精美;木器有钻木取火器、纺轮、浮漂等。由此可推知( )A、当时渔猎采集已被取代 B、人类生产生活渐趋稳定 C、早期国家形态初步形成 D、该区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
14、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九年级(1)班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项目学习,某小组梳理了如下精神及其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部分)
精神名称
主要内涵
建党精神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抗美援朝精神
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国际主义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改革开放精神
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开放包容、兼容并蓄
脱贫攻坚精神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1)、结合所学知识,请为表格增添一个精神谱系的精神名称。并简要说明其主要内涵。(2)、精神谱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担当。结合百年党史发展历程,阐述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做出的努力。(要求:至少结合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史论结合,表述清楚,符合逻辑。) -
15、1945年2月,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举行会议。该会议( )A、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B、决定彻底消灭法西斯,战后成立联合国 C、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D、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
16、达·芬奇的画作《圣母子与圣安妮》中,圣母更像一位村妇,也是赤脚。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中的圣母形象,典雅而沉静,俯视着死去儿子的身体,表现出无奈与痛苦。这些作者的意图是( )A、宣扬人要主宰万物 B、挑战天主教会权威 C、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D、揭示现实生活人性
-
17、下图为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变化情况。下图数量(千万海关两)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群众运动的进行 B、民族工业发展的推动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18、如图是1943年艺术家古元根据自己在延安的见闻,创作的木刻版画(局部)。该木刻版画(局部)从侧面反映了(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B、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 C、敌后抗日武装壮大的原因 D、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
19、某班举办反抗外来侵略专题展,其中有倭寇图卷、林则徐虎门销烟池遗址、北洋水师致远舰等图片。可以入选这一专题的图片是( )A、步辇图 B、清明上河图 C、荷兰军队向郑成功投降图 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
-
20、某班举行图片展,其中图片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陕西临潼出土的利簋、四川广汉出土的青铜面具共同体现出(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统治者重视农耕生产 C、社会组织十分严密 D、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