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1899年,向英、俄、德等国提出了“门户开放”照会的国家是( )A、荷兰 B、西班牙 C、奥匈帝国 D、美国
-
2、史料分为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下列作为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手史料的是( )A、《百家讲坛》相关讲述 B、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C、现代专著《圆明园劫难》 D、电影《火烧圆明园》
-
3、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左宗棠 B、邓世昌 C、林则徐 D、魏源
-
4、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含义是(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5、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考古学、历史学为基础,广泛采用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它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历史进程,将“中华文明五千年”从传说论证为可信的历史,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结合所学请回答,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怎样的特征?(2)、请你从我国古代遗址的发现、出土文物、科技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等四个方面各举一例论述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并谈一谈你的感受。(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字数120字左右) -
6、
诗词是历史的见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
(1)材料一是作者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所作。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材料中的“六王毕,四海一”指的是那两个历史事件?“咸阳”位于今天的哪个省?秦朝是哪一年灭亡的?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2)材料二中人物项羽与下列哪一战役有关?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写字母)并说出此战役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材料三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休养生息后,文景治世兴。”
——《历史纵横·民间歌谣》
(3)材料三中“汉祖”指的是谁?“休养生息后,文景治世兴”指的是什么。材料四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4)材料四反映出东汉末年怎样的情景?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材料五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及历史意义。“周郎”指的是谁?他是三国鼎立中哪一国将领?(6)材料五中“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是什么?(写出两点即可)(7)统一是历史的主流,而三国处于分裂时期,这是历史的倒退吗?请说明理由。 -
7、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族的大交融。民族交融成果突出,主要有( )
①胡乐、胡舞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②汉语成为北方通用语言
③在心理上,各族相互认同感加强 ④“胡”“汉”隔阂严重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8、“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以上材料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 )A、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B、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C、改鲜卑姓为汉姓 D、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
9、“梁朝吴筠《咏宝剑诗》:我有一宝剑,出自昆吾溪。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锷边霜凛凛,匣上风凄凄。寄语张公子,何当来见携。”与诗中内容相关的手工业是( )A、制瓷业 B、冶铸业 C、织布业 D、缫丝业
-
10、420—589年,是我国历史上的“南朝政治”时期。其中疆域最广的朝代是( )A、陈朝 B、梁朝 C、齐朝 D、宋朝
-
11、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其都城是今天的( )A、北京 B、西安 C、南京 D、洛阳
-
12、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的原因是( )A、“八王之乱” B、自然灾害 C、对外战争 D、季节变化
-
13、新疆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西汉。其依据是( )A、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B、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C、西域长史府的设置 D、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等四郡
-
14、西汉时,中原地区出现了良种马、苜蓿、石榴、香料、宝石等外来物产。同一时期,西域人也学会了打井和铸铁等技术。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西域人对丝织品的追捧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汉朝科技的进步 D、中外农业生产水平提升
-
15、与下图《唐朝敦煌壁画•局部》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甘英 B、班超 C、班勇 D、张骞
-
16、黄巾起义是一次利用宗教发动的农民大起义,其领导者是( )A、李自成 B、陈胜 C、张角 D、吴广
-
17、下表是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7
9
寿命(岁)
27
2
32
30
3
9
36
34
18
54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王莽夺权 C、豪强大族势力壮大 D、农民起义 -
18、下列能体现东汉经济发展的是( )
①使用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法 ②王景受命治理黄河
③新修建了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④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⑤发展造船业 ⑥青瓷烧制技术走向成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
19、西汉灭亡的时间是( )A、公元前9年 B、公元25年 C、公元9年 D、公元220年
-
20、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推恩”政策 B、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C、尊崇儒术 D、北击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