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我国古老的传说中,有黄帝“造车以通九域,制衣裳而别贵贱,创文字以记万事”以及挖掘水井的传说。近年来大量的考古材料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并非完全无据,如考古材料证实,我国发现的古代水井有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的水井、距今约4000年的河南汤阴白营遗址的水并等。由材料可知,这些传说(     )
    A、属于神话,毫无历史价值 B、能够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进步 C、体现了早期国家的形成 D、可以印证我国考古的全部发现
  •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四个历史时期进行了总结,每个时期的奋斗都有标志性的特点。

    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特点

    浴血奋战百折不挠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

    史实

    A

    B

    C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1978—2018年中国经济数据表

    年份(年)

    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工业增加值/亿元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亿元

    进出口总额/亿元

    1978

    3678.7

    385

    1621.4

    1072.5

    355.04

    1988

    15180.4

    1378

    5814.0

    3865.2

    3821.79

    1998

    85195.5

    6860

    34133.9

    14816,4

    26849.68

    2008

    319244.6

    24100

    131724.0

    33428.1

    179921.47

    2018

    919281.1

    66006

    301089.3

    67558.7

    305008.13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材料三   《决议》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之一是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样为世界和平稳定作出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摆脱了西方那种靠殖民掠夺的模式,为人类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摘编自陈伟等《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1)、将下列史实填入材料一中ABC处相对应的地方。(写序号)

    ①大庆油田建成     ②深圳经济特区设立     ③红军长征

    (2)、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3)、材料二中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共产党和中国”,自拟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观点明确。)
  •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到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是哪里?
    (2)、材料二中你能得出什么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图③和图④之间有何内在关联。
    (3)、根据材料三中,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情况有何感想。
  • 4、

    为了进行中考某一专题的系统复习,历慎思同学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一

    (1)探究一是历慎思同学为某一专题选取的简易图,请你为这个专题取个合适的主题,并概括其体现出的特点。结合简易图,为非洲区域的历史事件制作大事年表。

    探究二

    (2)探究二是历慎思同学制作的知识图谱,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格中的A、B、C处分别应填入的是什么?并分析以上三个历史事件有哪些相同点。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以上历史史实蕴含了什么精神内涵?

  • 5、【工业创举】18世纪中期,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动力问题,大幅提高效率,成为工厂核心动力来源,使人类进入“”。
  • 6、【世界观的形成】1519-1522年,的船队依次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
  • 7、【民族团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它也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8、【革命先锋】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9、【传世经典】孔子的“和为贵”的思想主张成为中华民族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他的思想被整理为《》,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 10、假如你接到自称“缅甸警方”的来电,称你涉嫌洗钱并要求转账时,应首先(     )
    A、按对方要求操作以证清白 B、挂断电话并删除所有聊天记录 C、立即挂断并拨打110报警 D、向朋友借钱转账给指定账户
  • 11、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企业必须遵守公平竞争规则,设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这一措施体现新政的特点是(     )
    A、彻底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B、通过立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完全依赖市场自我调节 D、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 12、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例如当时遗留下来的实物,亲历者或证者的记述等,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可用作研究十月革命的第一手史料是(     )
    A、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 C、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文物 D、后人所著《俄国革命史》
  • 13、下列古代文明与其发源地对应正确的是(     )
    A、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 B、古印度文明——黄河流域 C、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 D、中华文明——幼发拉底河
  • 1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是(     )
    A、标志着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B、直接推动了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C、使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D、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国防实力
  • 15、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对历史事件的掌握。现有关键词“1955年”、“万隆”、“周恩来”、“求同存异”等,下列说法与之相符的是(     )
    A、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B、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 C、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6、“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材料主要是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     )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意义
  • 17、下图所示为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浮雕。浮雕生动再现了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发表宣言、示威游行的场面。对该浮雕反映的历史事件描述正确的是(     )

    A、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C、彻底否定儒家传统文化 D、标志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 18、习近平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这副对联歌颂的近代民族英雄是(     )
    A、岳飞 B、林则徐 C、李鸿章 D、邓世昌
  • 19、《贵州通志》记载:“贵阳府,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这一举措反映的实质是(     )
    A、促进西南民族融合 B、强化中央对地方管理 C、发展地方经济贸易 D、推广儒家礼乐制度
  • 20、唐朝时期曲辕犁在江南水田的大面积推广使用,反映出唐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     )
    A、因地制宜改造生产工具 B、全面引进北方耕作技术 C、依赖政府推广农业技术 D、放弃传统农具创新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