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 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称:“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分水岭”指的是( )A、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B、科举制度的废除 C、福州船政学堂的兴办 D、京师同文馆的兴办
-
2、 下图是一组历史照片,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 B、服饰的崇洋逐新 C、自由平等的社会风貌 D、社会生活的变化 -
3、 《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宜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婚礼现象的出现源于( )A、自由平等的影响 B、男女实现了平等 C、大众传媒的普及 D、封建思想的根除
-
4、 革命后,政府颁布了男子剪辫子、女子禁缠足、改称谓、不跪拜、男女平等无别等法令,极大地革除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不良风俗,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在( )A、洋务运动之后 B、戊戌变法之后 C、辛亥革命之后 D、新文化运动之后
-
5、 右图是中国近代主要民族工业分布图(1946年)。据此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
A、分布于交通要道 B、轻重工业比重失衡 C、取得了长足发展 D、发展历程曲折艰难 -
6、 张老师在讲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按发展阶段设计了四个标题:“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其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是指民族工业的( )A、艰难产生 B、初步发展 C、黄金时代 D、走向衰落
-
7、 下图是1914—1918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纱锭(纱厂用以计算生产的数量)产量示意图,这一时期棉纺织工业出现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 B、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无暇顾及 -
8、 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的勒索,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A、中外合资企业生产形式已经形成 B、封建制度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中英商人根本利益一致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发展
-
9、 1924—1949年, 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 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两次合作都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实现的 B、两次合作都是中途碳裂,合作的目标都没有实现 C、两党目标不同,没必要合作 D、合则两利,分则不利
-
10、 苏联《军事百科全书》中提到,除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外,民族利益常常是战争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而民族利益在一定条件下,是高于阶级利益的。下面哪一史实可以证明这一现点( )A、1927—1936年国共十年内战 五 B、国共正式合作抗日 C、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D、渡江战役胜利,国民党政权垮台
-
11、 下表是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1924——1930年),根据表格内容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1924年
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
5——9月,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
1927年
7——9月,参加八七会议,并领导秋收起义
1928年
2月,建立中国最早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
1月,写给林彪的回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B、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C、毛泽东思想从萌芽到最终成熟 D、北伐战争由开始到走向胜利 -
12、 下图所示为某历史老师绘制的中国近代革命道路示意图,其中“→”表示学习与模仿关系,“————”表示发展关系,“→”表示创新关系。据此分析图中“B”代表的革命道路是( )
A、中心城市暴动的道路 B、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C、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 D、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
13、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精神标识。下图标注了中国共产党人部分精神谱系的所在地。其中C点对应的是( )
A、西柏坡精神 B、红船精神 C、井冈山精神 D、延安精神 -
14、 以下两幅作品共同彰显的精神内涵是( )
A、艰苦奋斗精神 B、不屈抗争精神 C、革命首创精神 D、国际主义精神 -
15、 某次会议指出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及其纠正办法,批评军事指挥政治的观点;另一次会议指出,军事上的单纯防御是“左”的错误,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剧”。两次会议分别是( )A、八七会议、遵义会议 B、古田会议、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中共七大 D、古田会议、中共七大
-
16、 下表是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党标准的变化,影响中国共产党人党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时间
入党条件
1921年中共一大
凡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并愿意成为忠实党员的人,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但在加入我们队伍之前,必须与企图反对本党纲领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
1923年中共三大
本党党员无国籍、性别之分,凡承认本党党纲及章程并愿意实为本党服务者,均得为本党党员
1935年
瓦窑堡会议
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同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
A、国共两党之间关系的变化 B、中国共产党党员素质的变化 C、中国革命任务和形势的变化 D、国民党对共产党政策的变化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所反映的制度内容最早出现在哪个王国?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按照中国的模式,……以天皇名义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分给农户耕种;新的拥有土地的耕种者需向中央政府纳土地税和劳务税……
——[英]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描述了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文中提到的日本人游历的“天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材料二涉及了改革中哪一方面的内容?
材料三 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这一时期出现新兴城市的欧洲国家或地区。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创举,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的状态,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它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国家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和掠夺的道路,它们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延缓了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发展进程,造成了上述地区的落后。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一及所学,写出该历史事件的发生对欧洲及亚非拉美地区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三角贸易”分三个航程:欧洲人首先自欧洲国家的港口出发,到达非洲西部海岸后,以廉价的制成品如酒、军火、棉织品及各种装饰品换取或掠夺奴隶,称为“出程”或“初程”。然后把奴隶从非洲运到美洲,同美洲交换矿产和农产品,称为“中程”。最后,把从美洲带回来的工业品原料和农产品运回欧洲,在欧洲市场出售,称为“归程”。
——引自吴秉真《非洲奴隶贸易四百年始末》
(2)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请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完成“三角贸易”路线示意图(圆圈中填写地域名称),并在方块中注明出程、中程、归程。

材料三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3)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对外交往的方式与西方有何不同?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
——摘自《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册)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这部法典”的名称及其在法制发展史上的地位。材料二 雅典的民主制度就是通过公民自己参与国家的各类管理机构来实现他们的民主权力的。这样,充分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使他们能以主人公的姿态为国家的兴旺发达献计献策献力……
——宋慧娟《奥林匹亚圣火辉映环球的希腊文明》
(2)依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民主制度的实现途径。依托于该制度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什么?该“民主政治”在哪位历史人物主政期间发展到高峰?材料三 《查士丁尼法典》为代表的罗马法恰好是一种完整体现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规定。因此,这种法律正好符合促进新兴资本主义形成和巩固的历史要求。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摘编自李雅书《古代罗马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15--16世纪西欧各国出现“采用罗马法”热潮的原因。除《查士丁尼法典》外,在罗马法制建设中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法律文献,请写出被誉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法律文献名称。 -
20、下图是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巴哈马群岛东南端)在1992年发行的一枚纪念银币,上面印有“1492—1992”,以纪念500年前的一位航海家。这位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