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论语·季氏第十六》对春秋政治形势的描述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反映了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王室昏庸,诸侯讨伐 C、“尊王攘夷”,辅助弱小 D、分封诸侯,讨伐外夷
-
2、探究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下面方框内应填入( )
①使用铁制农具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③农民起义频繁 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3、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A、中华文明的演进 B、生产工具的进步 C、耕作技术的发展 D、古代纹饰的演进
-
4、右下面是北京琉璃河遗址出土的铜罍(léi),其内壁有“令(命)克(召公之子)侯于匽(燕)”的铭文。《史记·燕召公世家》中有“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的记载。《史记》的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了( )A、禅让制的出现 B、夏朝的建立 C、武王伐纣 D、分封制的实行
-
5、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完《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后制作的卡片,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哪张卡片存在错误信息( )A、
B、
C、
D、
-
6、下面所示遗址的考古发现,反映了哪一时期的文明进程(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
7、(22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民族迁徙。小明制作了下表来总结本单元的相关知识。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他完成表格。
问题探究
政治
形势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
(1)请分别写出A、B、C、D所代表的政权名称和E所代表的阶段名称。
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
经济
状况
材料二 从东汉末年至南朝末年,为躲避北方战乱而南迁的人口已近百万。南迁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给江南地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带动了商业的勃兴、都市的繁荣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江南的经济逐渐开始赶超北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以及对中国经济格局的影响。
民族
关系
(3)为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迁都____。请列举两项北魏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的具体措施。
科技
文化
(4)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____最早提出圆周率的计算方法。____运用这种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5)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他的代表作《___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6)他们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兰亭集序
总结
(7)依据所学,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
(1)、【答案】A.魏B.西晋C.北魏D.宋E.南朝(2)、【答案】最主要原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影响: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3)、【答案】洛阳。具体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上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通婚。(答出两点即可)(4)、【答案】刘徽|祖冲之(5)、【答案】兰亭集序(6)、【答案】刻苦勤奋、专心致志、勇于创新等。(符合题意即可)(7)、【答案】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
8、(17分)改革是贯穿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 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管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指哪一历史人物?写出改革中最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措施。(2)、依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并分析此次改革的意义。(3)、综合两则材料,谈谈两次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 -
9、(16分)重要战役影响历史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役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特点
①
②
③
⑦
④
曹军与孙
刘联军
⑤
383年
⑥
东晋胜利
(1)、读图,将表格信息填写完整。(2)、综合材料,对“重要战役影响历史发展进程”进行论述。 -
10、观察下图可知,南北朝时期的科技 ( )
贾思勰汲取农民生产的经验,并在生产实践中加以证明和丰富,著成《齐民要术》。
郦道元在研究前人地理学著作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完成了《水经注》一书。
祖冲之在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刘徽所创“割圆术”的基础上,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
A、集中于农业领域 B、成果领先于世界 C、继承与创新结合 D、注重以民生为本 -
11、下面是一位七年级学生使用AI技术生成的知识结构图,“?”处是他限定的主题词。据图推知,该主题词应是 ( )A、人口迁徙 B、区域开发 C、民族交融 D、制度创新
-
12、东汉《风俗通》中说:“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椅子)。”晋人《搜神记》中也说:“胡床,戎翟(狄)之器也。”南北朝时期,胡床逐渐在民间普及。对这些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内迁各族的习俗影响了汉族 B、灵帝的生活太奢华 C、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 D、晋朝人不喜欢胡床
-
13、七年级学生排练历史情景剧《北魏孝文帝》,下列情景设置符合史实的是 ( )A、孝文帝带领百余万鲜卑族迁都长安 B、孝文帝鼓励穿鲜卑族服,禁改汉姓 C、张骞向孝文帝讲述西域各国的风情 D、官员们在朝廷上使用汉语上书言事
-
14、右面《北朝重要历史人物民族分布示意图》包含的信息有 ( )A、“文景之治”的效果 B、三国鼎立的形成 C、北魏改革的作用 D、百家争鸣的影响
-
15、成语作为语言的精华所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学习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对应史实正确的是 ( )A、完璧归赵—巨鹿之战 B、草木皆兵—淝水之战 C、负荆请罪—赤壁之战 D、远交近攻—官渡之战
-
16、【历史解释】列表法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右面表格中的内容反映的是东晋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B、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C、北人南迁的原因
D、淝水之战的背景农业
麦稻兼作,粮食产量大大提高
手工业
制瓷业、冶铸业显著发展
商业
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
1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与下图中①处对应的是 ( )A、东晋 B、宋 C、吴 D、北魏
-
18、西晋实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被称为是“昙花一现”的王朝。导致西晋衰落的是 ( )A、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B、宦官长期把持朝政 C、匈奴起兵,攻灭西晋 D、八王之乱爆发
-
19、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各族不断内迁。其中迁移到陕西关中的是 ( )A、匈奴人和羯人 B、氐人和羌人 C、氐人和羯人 D、鲜卑人和匈奴人
-
20、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年代尺的空白处应填写 ( )A、三国鼎立 B、西晋统一全国 C、前秦统一北方 D、吴国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