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郑和远航止于宣德八年(1433年)七月,凡七次,经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海口和非洲东岸。”把材料中的时间换算成世纪年代应是(       )
    A、14世纪30年代 B、14世纪40年代 C、15世纪30年代 D、15世纪40年代
  • 2、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节日习俗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下列选项中的习俗与春节相关的是(       )
    A、扫墓祭祖踏青郊游 B、龙舟竞渡挂艾吃粽 C、观赏圆月品尝月饼 D、辞旧迎新走亲拜年
  •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亿二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为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营工业企业已经变为公司合营企业,……这是把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大革命。由于各种条件的成熟,由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由于全国人民的努力,……我们在这个大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第一年,就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政府工作报告》(1957年6月)

    材料二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四册)

    材料三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四册)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社会主义大革命”指的是哪一重大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生物科学技术、石油工业两方面各举一例,说明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的原因。
  •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23年6月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月会召开

    1924年1月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4年5月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创办

    1926年7月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1926年8月

    汀泗桥、贺胜桥战斗

    1927年4月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

    武汉“分共会议”

    1928年底

    南京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2)、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泥活字版                       图二南宋持罗盘陶俑

    材料二

    图三云冈石窟                                                                   图四隋朝大运河

    材料三

    图五清代《元宵灯市图》                                   图六清代《龙舟盛会图》

    (1)、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名称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贡献。
    (2)、材料二中图三、图四所示的是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两项文化遗产,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项,简述其入选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五、图六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一传统节日? 你怎么看待中国传统节日?
  • 6、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是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     )
    A、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B、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C、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7、1955年4月召开的体现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精神的会议是(     )
    A、雅尔塔会议 B、波茨坦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
  • 8、《大崩溃》中对1929年的美国有这样的描述:“86000家企业破产,5500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
    A、南北战争的破坏 B、世界大战的影响 C、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D、美苏对抗的加剧
  • 9、《机器时代的“享受”》(右图)描绘了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的场景:汽船在河中冒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也使河水变得污浊不堪。这一场面反映出工业化带来的影响是(     )

                 机器时代的“享受”

    A、人口增长迅速 B、文化水平提高 C、贫富差距消除 D、环境污染严重
  • 10、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为五大军种,其中,火箭军的前身是(     )
    A、海军 B、空军 C、第二炮兵部队 D、战略支援部队
  • 11、20世纪90年代初,姓“资”姓“社”问题引发激烈讨论,有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缺乏信心,成为制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思想瓶颈,为打破这一“思想瓶颈”指明方向的是(     )
    A、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邓小平南方谈话
  • 12、1857年5月,法国政府在《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中说:“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的道路。”法国为此而发动的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3、《中国通史纲要》记载:“他设立了叫做’锦衣卫’的侦缉组织,专门罗织官员吏民的罪名,使人感到随时会有杀身灭家的灾难。”材料中的“他”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康熙帝 D、乾隆帝
  • 14、唐朝末年到五代十国时期,武将跋扈、兵变篡权以及地方割据一方成为地方顽疾,危害社会安宁。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北宋采取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重文轻武 C、均田免赋 D、闭关锁国
  • 15、据以下表格内容判断,该单元的学习主题是(     )

    单元主题:

                 

    课时

    子目

    第2课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

    第3课

    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

    第4课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行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16、下列关于历史史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B、安史之乱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C、宋金和议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D、郑成功收复台湾结束了葡萄牙对台湾38年的统治
  • 17、下列器物,反映了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的高超。其中,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利簋 D、毛公鼎
  • 18、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水患,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
    A、黄帝 B、炎帝 C、 D、
  • 19、

    九(1)班以“民族•国家•国际”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活动一【杰出人物•历史贡献】

    (1)根据活动一指出图1南美“解放者”(之一)是谁,并说明其历史贡献。

    (2)仿照示例,为图2撰写人物简介。

    示例(图4):纳赛尔,埃及政治家,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栩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建国后,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极大地维护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

                     图4

    活动二【国际合作•携手共进】

    材料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功能转换的换挡期.一方面是传统增长引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另一方面新技术对世界经济的提振作用仍不够显著。与此同时,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资源能源短缺问题日趋恶化,自然灾害突发频发,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这些因素都在制约世界经济增长的步伐。全球发展水平失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更为突出……全球财富分配不平等、发展不平街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全球发展正在遭遇的困境和难题》,《文摘报•光明网》,2023年7月12日

    (3)根据材料,概括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结合以上学习活动,中国作为以大的发展中国家,就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 20、家是家庭的情感纽带.铭刻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饱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八(1)班学生开展 “品读家书”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家书一

    (略)

    我军在西北的战场上,不仅取得光荣的战绩,山西的民众,整个华北的民众,对我军极表好感。他们都唤着“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我们也决心与华北人民共艰苦,共生死。不管敌人怎样进攻。我们准备不回到黄河南岸来,我们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当局对我们仍然是苛刻,但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

    ……

    敬祝

    福安!

    男自林(左权)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三日于洪洞

    家书二

    母亲大人:

    男于阳历十月26日接到来示,知道家中人都很安康,目前虽然有些少困难,请母亲不要忧愁……

    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过着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坚持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

    ……       

    敬祝

    玉体安康!

    男继光禀

    1952.4. 29于朝鲜战斗前

    家书三

    三叔:

    您好!

    近来身体好吗?工作忙吧?精神愉快吧?生活过的怎样呢? 一切都好吧由于党和上级首长对我的信用和重视,要把我培养成为一个党所要求的又红又专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因此,对我的成长和进步特别的关心……       

    由于党的培养教育,同志们的帮助,加上自己在实践中的刻苦锻炼,使我的工作、学习军事 技术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和进步……

    此致

    敬礼!

    祝好!

    侄儿雷锋

    62/6/26

    ——以上家书摘编自《百年革命家书》

    (1)、根据家书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分析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2)、根据家书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继光”牺牲于哪一场战役,说出中国参加“朝鲜战斗”的目的。
    (3)、根据家书三,说出雷锋故事发生的历史时期。
    (4)、指出家书属于一手史料还是二手史料,请你从以上家书中任选其一,谈谈反映的时代精神内涵。
上一页 401 402 403 404 40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