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阅读下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是现代人类社会( )
1974-1990年部分世界博览会主题
时间
主题
1974年
无污染的进步
1982年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1990年
人类与自然
A、不断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B、亟待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C、能源危机的严重性突出 D、发展面临着共同的挑战 -
2、1944年6月12日,毛泽东跟记者说:“这个第二战场,不仅包括英美在欧洲的登陆作战,还包括中国的抗日战场。”据此可知,毛泽东强调的是( )A、欧洲战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起决定作用 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英美登陆作战推动了中国的抗战 D、第二战场开辟标志着二战的转折
-
3、观察下图,导致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三角贸易”的推动 C、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D、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
4、“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段话总结的是(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影响 C、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的教训 D、土地改革运动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意义
-
5、1947年,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指的是( )A、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
6、抗战的经历让全体中国人都意识到,日本是他们共同的敌人。要打败这个敌人,单靠自己的乡土或者宗族的资源是绝无可能的,要想不被侵略、奴役和屠杀,不同地域、方言、习俗的中国人必须团结起来。这表明抗日战争( )A、奠定了民族解放的基础 B、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C、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7、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指出:“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这一决议案的发表( )A、表明共产党政治趋于成熟 B、确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纲领 C、加快国民革命运动的到来 D、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
8、近代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政治派别都曾利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作为宣传自己主张的理论依据。维新派将其诠释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强调变革求存;革命派视之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宣扬革命排满。这一现象反映出( )A、不同政治派别达成了救亡图存共识 B、进化论已成为近代中国的主流思想 C、西方学说传入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具有曲折性
-
9、作为大清唯一继承皇位的嫡子皇帝,他有一定的天赋,提倡节俭,但收效甚微;强烈禁烟,但以败告终,由于禁烟触犯到了英国的利益,英国派舰队入侵,他一开始也毫不畏惧。但是随着财政日趋紧张,他对军费变得苛刻了,打下去的决心也开始慢慢动摇了。材料中所述的皇帝是( )A、咸丰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
10、明朝前期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但明朝中后期,出现了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等事件,中外冲突升级。从“友好往来”到“冲突升级”的变化,说明了明朝( )A、外交从开放走向闭关 B、国力由强盛走向衰退 C、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 D、抵制西方列强的入侵
-
11、读诗就是读史。同学们在诵读《全唐诗》时发现唐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诗人笔下,国家大事、社会生活、为国从戎、壮丽山河、友谊爱情等,皆构成了他们创作的素材。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开放的是( )A、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D、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12、历史课上,老师指出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大分裂、大动荡、大演变、大发展的时期,经历了渐变、剧变到质变。这里“变”的本质是( )A、铁器牛耕使用 B、各国相继变法 C、社会制度变革 D、争霸战争频繁
-
13、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寻发展轨迹探历史趋势】
表1:西方主要国家20—24岁年龄段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单位:%)
英格兰
美国
法国
德国
1870年
0.4
2.3
0.5
0.6
1880年
0.6
3.4
0.6
0.6
1890年
0.7
3.5
0.9
0.6
1900年
0.8
5
1.2
1
表2:世界工业发展指数(以1913年为100)
——根据[法]克里斯托夫·夏尔勒等著《大学的历史》吴于廑齐世荣著《世界史》整理
材料二 【树理想信念担责任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先后启动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并从2016年开始部署高等教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中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量和质的飞跃,较好地满足了中国工业快速发展对大量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极大地增加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对提高民族素质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摘编自张翼编《改革开放40年》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这一时期西方主要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影响。(3)、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以“教育与国势”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14、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某班同学以“共迎华诞·献礼祖国”为主题分组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探究任务。
活动一【梳理史实回顾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历程】
第一小组梳理了50年代的部分史实,制作了以下时间轴,并进行探究。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56年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参加万隆会议
1955年
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4年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1953年
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_________基本完成
1952年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请你参与时间轴的制作,完成?_________处内容的填写。并从中任选两个有关联的事件,拟定一个合理的观点。
活动二【研读材料理解社会主义理论内涵】
第二小组搜集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材料,并从中选取了一则进行研读。
从1979年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对西方现代化的发展经验从“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的态度,到“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的结论,进一步强调改革是稳健、渐进的,改革道路是独立、自主的……在邓小平理论的引领和推动下,我国逐渐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摘编自《邓小平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2)请你参与研读,概括邓小平理论的特点。运用相关史实说明,在这场改革中,哪些措施推动我国“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活动三【聚焦人物学习社会主义楷模精神】
第三小组选取了四位楷模,制作人物展板,现已完成郝建秀的事迹介绍。
郝建秀
邓稼先
袁隆平
屠呦呦
事迹:新中国成立之初,各行各业百废待兴。青岛纺织工人郝建秀创造的工作法,不仅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对当时国民经济的发展乃至抗美援朝的胜利都具有重大意义。她荣获了新中国第一位以劳模命名的奖章“郝建秀工作法奖章”。
事迹:
事迹:
事迹:
(3)请你从其他三位楷模中任选一位,介绍其事迹。
(4)通过本次活动可以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
15、
大唐盛世,华章闪烁。某历史兴趣小组设计了以“盛世大唐”为主题的学习任务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解读史料揭秘盛世之因】
唐太宗继位后,已完成统一,然民间残破已极……唐太宗命房玄龄省并冗员,中央政府文武官员的名额,仅留六百四十三员;命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于中书省,以便随时延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政事得失;对于都督、刺史一类的地方官,都亲自简选……史书记载,到贞观四年(630年)时,米价每斗不过三四钱,社会秩序安定到“外户不闭”。
——摘编自傅乐成著《中国通史》
(1)解读史料,分析唐太宗继位后“民间”发生变化的原因。
任务二【赏析文物感受盛世之美】
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这在妇女服装上有明显的反映。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效仿……从宫廷传开的“半臂”,领口宽大,袖长及肘,身长及腰……
——摘编自沈从文王孖著《中国服饰史》
(2)赏析文物,并结合材料概括唐朝女子服饰的特点。
任务三【走近遗址探寻盛世之迹】
唐朝处于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繁荣阶段。陶瓷器不仅流行国内,而且在海外广受欢迎。例如,埃及的福斯塔特出土了一万两千多块中国瓷器残片(以唐居多),有越窑的青瓷、唐三彩、邢窑白瓷、长沙窑瓷器等……出土的唐越窑青瓷,器形有碗、罐、盆、盒等。碗的造型十分丰富,有玉璧底碗,圈足碗及折腰碗等……残片上刻划的纹饰题材非常丰富,有莲花纹、鹦鹉纹,甚至还有水波龙纹等。
——摘编自叶喆民著《中国陶瓷史》
(3)走近福斯塔特遗址,概括唐代陶瓷业繁荣的表现。
任务四【立足当下感悟盛世之鉴】
(4)请你谈一谈“盛世大唐”对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哪些启示?
-
16、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以下图片。这些图片共同体现了( )A、美苏冷战 B、多极化趋势 C、苏联解体 D、东欧剧变
-
17、“作为资本主义经济支柱的金融信贷业几乎全面瓦解,美国有1万多家银行破产,德国的黄金储备减少了五分之四,英国第一次出现了1亿多英镑的国际收支赤字。危机过后,各国的经济直到1936年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这次“危机”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经济大危机 D、第二次世界大战
-
18、“10月25日上午,军事委员会宣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转移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所辖的军事委员会手中。这一整天,起义的工人武装和士兵与敌军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处处都是革命队伍获胜。”材料描述的是( )A、光荣革命 B、攻占巴士底狱 C、南北战争 D、十月革命
-
19、“信仰为旗,万里海疆写忠诚。向实而备,越是艰险越向前。”人民海军成立75年以来,从小艇到巨舰,从近岸到深蓝,从单兵到体系,以第四代装备为引领、第三代装备为主体的现代化人民海军正在形成,大国战舰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破浪远航。这体现了( )A、人民海军装备全部依靠自主研发 B、人民海军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C、海军始终是我国实力最强的军种 D、人民海军已经多次完成出访任务
-
20、“里”是青岛特有的一种平民住宅,大多一户一间,每间只有12平方米左右,全院共用公共厕所和水龙头,以前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就很不错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到2022年,青岛市城镇居民已实现户均一套房,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34平方米。这主要反映了( )A、历史建筑亟需保护 B、卫生观念深入人心 C、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D、生态环境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