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下图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取得的成就是( )A、北伐胜利进军 B、开辟井冈山道路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签订“双十协定”
-
2、《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写道:“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国亡了!同胞起来呀!”与此宣言相关的史事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3、不同史料类型具有不同的历史价值。《民报》《黄兴绝笔书》《清帝退位诏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剪辫令》,作为研究辛亥革命的史料,属于( )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C、口述史料 D、图像史料
-
4、历史时间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下列史事发生时间的表述,采用了“干支纪年法”的是( )A、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B、贞观十九年玄奘结束西行回到长安 C、庚子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 D、民国十二年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
5、阅读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下图目录的内容主旨是( )A、开放的社会风气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繁荣的封建经济 D、友好的对外交往
-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1929-1933年法、日、德、美、英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
国家
法国
日本
德国
美国
英国
下降情况
16.5%
8.4%
40.6%
46.2%
28.4%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有改动
材料二:1938年,罗斯福在谈到“新政”时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有改动
(1)、材料一表格中数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概括其主要特征。(2)、材料二中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的根源是什么?“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是指罗斯福开创了什么模式?(3)、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首先是中国,然后是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有改动
材料二:面对工业革命大潮的冲击,中国和日本在19世纪中后期都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
在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扶持私人工商业;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在中国,一些开明的官员掀起了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发展近代军事工业,由官方开办辅助于军事工业的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1)、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指的是哪一事件?(2)、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洋务运动却未能挽救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命运。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当时的中国可以从日本近代化的探索中借鉴哪些经验? -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据估计,死亡人数约6 000万,经济损失超过40 000亿美元。
(1)、材料一中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请写出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2)、材料二告诉我们,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 -
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积极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A、日本经济社会发展深受美国影响 B、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C、“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开始形成 D、美日同盟关系日益巩固
-
10、1929 年~1933 年的经济危机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这最能反映危机( )A、涉及范围特别广 B、持续时间比较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来势比较猛烈
-
11、抓住关键词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常见方法之一。与下图三个词语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组建苏维埃政府 C、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D、彻底废除农奴制
-
12、1862年9月,林肯说:“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对“带来更多的东西”最好的诠释是( )A、欧洲国家的军事援助 B、获得更多人民的支持 C、刺激了工商业的新发展 D、赢得南方军队的拥护
-
13、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而科学进步又将思想的解放引向更高层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应当像基督教要求的那样“轻视自己还是像古代哲学家所说的那样充当万物的尺度”?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思考的根本问题,而最终他们选择了后者。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科学发展起来了,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天文学都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由于产生了人体解剖学,医学也向前进了一大步。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它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首先,启蒙运动的兴起就和它密切相关受牛顿力学的启发,人们发现自然界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启蒙思想家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所进行的种种思考,在历史上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三 如果说机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缩短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那么,它作为资本的承担者,首先在它直接占领的工业中,成了把工作日延长到超过一切自然界限的最有力的手段。一方面,它创造了新条件,使资本能够任意发展自己这种一贯的倾向,另一方面,它创造了新动机,使资本增强了对别人劳动的贪欲。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牛顿力学对启蒙运动的影响。举例说明启蒙运动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机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现象始于哪次变革概括马克思对科技进步的看法。
-
14、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的共同点有( )
①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爆发的
②都促进了各自国家,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③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秩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
15、1850年,美国仅有6座人口超过1万的“大”城市。到1900年,人口过1万的城市达38个,大约5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生活在城市。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人文主义的倡导 B、民主政治的推行 C、人口的迅速增长 D、工业革命的开展
-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材料二:古代中国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从公元1世纪到18世纪,中国传到欧洲的重要科技发明有26项,它们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代以来,西方科技迅速崛起,引领世界,直至今天。
(1)、古代中国传到欧洲的重要科技发明中,被誉为“四大发明”的是什么?(2)、该四大科技发明先后传入欧洲,其中起桥梁纽带作用的是什么人?在传入欧洲的诸多发明中,哪一项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哪一项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3)、近现代三次科技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
17、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体现了( )A、自由民主思想 B、专制主义思想 C、人文主义思想 D、启蒙运动思想
-
18、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A、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 D、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19、
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作为目标,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下图
(1)在年代尺中,从ABCDEF 六个时间节点中任选一个写出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主要历史影响。
【历史解释】
材料二: 1925-1945 年中国共产党人数变化统计图人数(万人)
(2)根据上图概括 1927-1928、1928-1934、1934-1937、1937-1940 中国共产党人数变化的趋势,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任选其一)
【史料实证】
材料三: 1870年至1913年……恰恰是一波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期, 这波全球化的动力是英国, 其对外商业扩张的同时也使一大批新兴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在那一时代崛起,而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受到削弱……在全球秩序陷入瓦解的情况下,世界却缺乏新的领导者来维护基本秩序。
——摘编自《一战发生机理时刻警醒当今世界》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新兴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在那一时代崛起”的共同原因。用史实说明一战后新的“全球秩序”如何建立起来的?
【家国情怀】
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
(4)请结合所学习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制度、思想、科技文化成就等,在“可信”“可爱”“可敬”中任选一个方面, 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 以两个及以上的论据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 观点正确, 史论结合, 条理清楚)
-
20、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一代代人洞察时代风云, 把握时代脉搏, 绘制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倾听时代呼声】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思想文化发展高峰被称作什么? 结合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变化两个方面的史实任选一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在地狱里,教皇尼古拉三世像 根木桩,倒插在岩石的夹缝中, 双脚燃烧着火焰。但丁说:“你留在这里吧, 因为你受到的惩罚是公正的。因为你的贪婪使世风日下,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摘编自《神曲》
启蒙运动对理性思想的高扬使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 应该看到这对社会影响的程度是巨大且深刻的。占主宰地位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陷入了守势,要求废除王权, 建立民主政体;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 一个具有极大进取精神和不断发展的西方社会出现在了人类舞台上。
(2)思想引领时代发出革命的呼声。上面两则文献材料反映的思想分别发出了怎样的时代呼声?
【见证时代变化】
材料三:
图一 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绘画) 图二 五四运动(绘画)
(3)革命揭开时代变化的恢宏序章。上面图片场景反映的两场革命分别带来了怎样的时代变化?
【谱写时代华章】
材料四: 作为我党早期“农民运动之王”的毛泽东,心中十分清楚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因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是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熊华源《毛泽东、朱德共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4)材料四中,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为解决该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采取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材料五: 亚太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增长, 得益于和平稳定的环境。我们应该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 为亚太和世界和平稳定提供保障。我们要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 稳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我们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亚太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要不断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朝着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
——摘自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5)据材料五, 指出中国为亚太地区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