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在学校书法比赛中,一同学模仿书写了秦朝“马”字。这个字体应该是A、
B、
C、
D、
-
2、宋代词人层出不穷,下列人物不在此列的是( )A、关汉卿 B、李清照 C、辛弃疾 D、苏轼
-
3、发明“麻沸散”,让病人服用,然后进行手术的东汉名医是( )A、张仲景 B、华佗 C、司马迁 D、蔡伦
-
4、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A、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B、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了第一次大胜利 C、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D、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的开始
-
5、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是在________,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___,他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________( )A、1950年1月 朱德 中国人民解放军 B、1950年6月 刘伯承.敌后抗日军民 C、1950年10月 彭德怀 中国人民志愿军 D、1950年12月 林彪八路军和新四军
-
6、袁世凯死后,中国A、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B、恢复民主共和国 C、彻底沦为殖民地 D、满清政府复辟
-
7、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是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
8、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其中,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阿拉伯帝国
-
9、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的爆发 D、八一三事变的爆发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整个世界的形势已经与战后初期和50年代完全不同,在美苏两极之外,世界出现了西欧、中国和日本等新的力量中心,再加上第三世界力量的增长和发生的各种动荡所造成的全球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再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控制世界。因此,与前阶段相比,美苏在这一时期的对外政策都出现了较大变化,以保持在国际政治中的主导地位。
——摘编自徐蓝《20世纪70—90年代冷战态势的演变》
(1)、观察材料一中图片,从巴黎和会到雅尔塔会议,“三巨头”成员有何变化?反映出当时国际格局正在发生什么演变?(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对世界局势的影响。美国在这一时期调整对中国的政策,有何突出表现?(3)、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是什么?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相关史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热烈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
材料三 西欧六国和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比表
国民生产总值(百万1990年国际元)
项目
1952年
1967年
1975年
1983年
1991年
1999年
西欧六国
1215855
2433880
3213870
3836859
4672299
5403597
美国
1625245
2847549
3516825
4433129
5775948
7651223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1)、提取材料一的主要信息并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是如何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2—1999年西欧六国经济呈现增长趋势的外部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外各国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哪怕日本强盗凶,我们的兄弟打起仗来真英勇。
……
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的强盗自己走向灭亡,看最后胜利日,世界和平现曙光。
——摘编自贺绿汀《游击队歌》(节选)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摘编自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告谕官兵的信(节选)
材料二
——根据《二战全史》等统计
材料三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它又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摘编自王建朗《大国之路的起点: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以张自忠为代表的中华儿女英勇抗战,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什么优良传统?《游击队歌》的作者贺绿汀是湖南邵阳人,他是宣传抗日救亡的音乐家,有什么美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事件导致美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写出你从材料二中得出的历史结论。(3)、根据材料三,从国际关系角度说说为什么“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综上,我国将9月3日确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什么现实意义?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唯物史观认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同时也肯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200字左右)
材料
项目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贞观之治
背景
经历秦末长期战乱,经济凋敝
农民起义推翻王莽政权,社会动荡
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隋朝,唐朝建立,百废待兴
统治者
汉文帝、汉景帝
东汉光武帝
唐太宗
主要措施
提倡以农为本,轻徭薄赋,勤俭治国
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
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农业生产
-
14、新中国成立后曾出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有“人民公仆”美誉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罗荣桓 D、任弼时
-
15、湖南的开发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大多数时候湖南都属于当时的南方霸主楚国的地盘。战国后期,秦国占领楚国黔中郡,在湘江流域设立( )A、长沙郡 B、长沙国 C、湖南路 D、湖南省
-
16、某中学历史社团围绕“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斗争和殖民体系的崩溃”主题,准备在学校公众号上推送一篇文章,下列选项适合该文章的是( )A、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D、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
17、《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一书描画了欧洲主要国家城市化速度模拟图(1300—1800年),其中英国在1700—1800年城市化急剧加速的主要因素是( )A、建立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B、人口的迅速增长 C、自然科学飞速发展 D、工业革命的开展
-
18、浏览目录是阅读书籍的重要环节。下图中“第三单元”的标题最恰当的是( )
第三单元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第8课 西欧庄园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A、古代亚非文明 B、封建时代的欧洲 C、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D、走向近代 -
19、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下图中C处文明古国代表性的文化成就是( )A、种姓制度、佛教 B、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C、象形文字、金字塔 D、宙斯像、《荷马史诗》
-
20、历史学家陈旭麓研究指出从20世纪初年开始,几乎所有的新式学校都把科学列为必修课。先进的中国人一方面倾力于民主思想的传播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另一方面则创办各类科学杂志,如《科学世界》等。据此可知( )A、当时的新式学校普遍重视科学教育 B、民主与科学成为当时中国人的共识 C、中国的政治近代化取得了重大突破 D、传统的儒学课程已经没有学校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