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历史现象不是某一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而是透过多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或多个历史事件所呈现的历史过程或历史发展趋势。据此判断,下列属于历史现象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议会重新召开 C、资本主义萌芽 D、萨拉托加战役
-
2、有学者写道:“虽然他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但却有效地统治了国家。他把法律编集成法典,将行政机关置于中央集权制下,组织国民教育体系,建立法兰西银行……这些实在成就使他受到普遍的欢迎。”他就是( )A、屋大维 B、华盛顿 C、克伦威尔 D、拿破仑
-
3、“大和的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和部民,他们之间不断争战,使矛盾日益尖锐,而部民也不断反抗。此时中国唐朝的兴盛极大刺激了大和统治者的改革决心。”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的( )A、背景 B、措施 C、结果 D、影响
-
4、从历史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古代罗马的扩张 B、法兰克王国的发展 C、西欧城市的自治 D、欧洲早期大学出现
-
5、下表是古代亚非地区代表性文明成果一览表。
大河流域
文明成果
尼罗河流域
象形文字、金字塔
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梵文、佛教
黄可流域和长江流域
甲骨文、青铜器
据此可知,人类早期文明具有( )
A、多样性 B、开放性 C、交融性 D、全球性 -
6、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陵墓。现存最为雄伟的胡夫金字塔,所使用的石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原高约146米,巍然耸立,给人以坚不可摧、高不可攀的印象。据此能够获得的信息是( )A、古代埃及土地肥沃 B、古代埃及数学成就突出 C、古代埃及历法先进 D、古埃及国王有无限权力
-
7、(1)、材料一:
从材料一中的图一到图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材料二中的图四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内容?图五内容与汉朝时的哪一皇帝有关?他采取的经济措施还有什么?
(3)、材料三:材料三图片中的食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中原的?它们名字中的“胡”字指的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促进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8、
海路大通
材料一 欧洲人探索世界的重要目的是追逐利益,一些人希望能直接找到黄金,另一些更精明的人则希望找到获得东方商品的新渠道。文艺复兴把好奇心视为美德,鼓励人们尽可能知道更多的事情,包括欧洲以外的世界。指南针和观象仪能帮助船员绘制更为精确的地图和海图。15世纪,葡萄牙人学习阿拉伯造船技术,造出了船速更快、操作更简便的超级大帆船。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等《世界大历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材料二
①
②
③
④
书籍插图
哥伦布书信
麦哲伦航海日记
《地理发现史》
1887年英国出版的一部书中的绘画作品,描绘迪亚士到达好望角的场景
哥伦布历经两个多月航行,返回途中写的一封信,描述了航行中的新发现
与麦哲伦同行的一位航海助手所撰写,记录了航行途中的见闻
19世纪法国小说家凡尔纳的作品,讲述人类历史上著名航海家的故事
(2)从材料二中选出研究新航路开辟最可信的两则材料。(写序号)从这两则材料中任选其一,(写序号)写出其所反映的具体史实。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摘编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
(3)依据材料三,围绕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提炼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9、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材料一 始皇二十六年,秦既统一中国,《史记》记其统一后的大政,以“车同轨”和“一法度衡石丈尺”“及书同文字”同列………(车同轨)告诉我们,这时的车辆已可畅行中国各处,这时的交通情形已需要车辙和车轮度数的划一;如果车辙和车轮的度数不能划一,一辆车子便不能畅行各处,便不能适应这个新时代的需要。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这个新时代”的特征。列举秦朝为适应“这个新时代的需要”所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 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里耶镇发掘出土了三万七千四百余枚秦简。专家学者对这些秦简进行解读后发现:里耶所在的迁陵县秦时属洞庭郡管辖,而洞庭郡在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传世文献里完全不见踪影,里耶秦简中关于洞庭郡的记载却又比比皆是、确凿无疑。
里耶秦简及简文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里耶秦简中反映的地方管理制度。谈谈里耶秦简的史料价值。
材料三 在秦朝之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上是分裂的,所谓“诸夏”或“中国”,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并无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直到秦朝,“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它废除了列国间重重的关隘和限制,而且更重要的是“大一统”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国人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秦朝在疆域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扩展,既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以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又对东南及南方边疆地区发挥了巨大的开拓作用,奠定了此后两千年中国版图的基础。
——摘编自邹纪万《秦汉史》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
10、
多元文明·交流互鉴
材料一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例如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虽然古代中国和古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在那时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在思想上他们都重视人的作用,强调伦理道德。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摘编自【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
思想主张
他的思想核心是_①,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他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强调知识的作用,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影响
②
开创希腊哲学新方向,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将①②处补充完整。指出“轴心时代”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相同点。材料二 丝绸之路示意图
(2)依据材料三,判断示意图所属的朝代并说明理由。从①和③中任选一项,结合所学,解释其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材料三 中央政府设置都护,还“立屯田于膏腴(肥沃)之野,列邮(邮驿)于要害之处”,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丝绸之路的开通还为国内的商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刺激了国内的商人积极参与开拓丝绸之路的进程。中国的丝织品、科技、文化等也吸引着西方诸国使节的东来。这种双向的需求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盛。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上的几大文明连接了起来,促进几大文明的汇集与交流。
——摘编自董莉莉《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强盛》
(3)依据材料三,说出丝绸之路畅通的原因。概括丝绸之路的影响。 -
11、16世纪以后,非洲、美洲等一些地区出现了以下新地名。它们共同反映出( )
地区
非洲西海岸
中美洲
太平洋部分岛屿
北美洲
新地名
象牙海岸、黄金海岸
新西班牙
新不列颠
新法兰西
A、资本主义的产生 B、美洲文化的衰落 C、殖民扩张的影响 D、非洲人口的减少 -
12、中世纪的欧洲只有国王和贵族有姓和名。13世纪起,意大利等地的人们开始把名字中第二个字或家乡名用作自己的姓并代代相传。这反映出( )A、王室地位下降 B、教会控制精神世界 C、古典文化复兴 D、人文主义思潮兴起
-
13、对下列示意图理解正确的是( )A、从封建庄园过渡到租地农场 B、中世纪西欧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C、从个体劳动发展为手工工场 D、庄园是中世纪乡村典型组织形式
-
14、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结构图“?”处应该补充( )A、农业的发展 B、庄园的发展 C、城市的兴起 D、商业的兴起
-
15、12世纪上半叶,欧洲一些城市用罗马法作为向封建领主争取自治权的法学根据,同时由于市政和市场经济管理需要,新型大学的法学课程得到极大发展。这反映出中世纪大学( )A、摆脱了教会的控制 B、是由教师和学生行会发展而来 C、开始筹建手工工场 D、顺应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
16、初三同学在学习某一历史专题时整理的资源包有以下图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专题是(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古代伟大工程 D、古代世界文明
-
17、《国家宝藏》节目介绍:永和九年,会稽山阴。众人曲水流觞,赋诗三十七首成集,并由他作序,挥墨写就“天下第一行书”。材料中的“他”是( )A、钟繇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
18、以下是一位同学搜集的史料,可用于( )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疾病),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今将军(孙权)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A、全面分析官渡之战曹操获得胜利的原因 B、从多角度分析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C、说明三国鼎立局面中孕育了统一的因素 D、说明淝水之战以后北方陷入混战的状态 -
19、某学者认为,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是指汉武帝( )A、北击匈奴 B、尊崇儒术 C、盐铁专卖 D、实施“推恩令”
-
20、下图是出土于北京房山琉璃河的西周青铜器堇鼎,其铭文记载了燕国国君派人到西周都城奉献食物等事。该文物反映的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