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袁世凯之扶摇直上,蹶而再起,终于取得最高权力,私有武力是他的最大凭藉。”袁世凯的私有武力是(     )
    A、八旗兵 B、绿营兵 C、新军 D、北洋军
  • 2、这次会议改变了党的军事路线和领导核心,确立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思想路线,改变了党的发展局面。这次会议(     )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 3、从中共一大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直接搞社会主义革命,到中共二大提出首先进行民主革命,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战略方针的一次重大转变。这一转变是基于(       )
    A、对中国国情的客观分析 B、中国的社会矛盾开始变化 C、共产国际的指示 D、农民阶级显示出强大力量
  • 4、党的会议在党的建设历史上起了重大作用,与下图中④处对应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5、1894年12月20日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这样一段话“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这评价的是
    A、日本出兵朝鲜 B、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C、黄海海战 D、旅顺大屠杀
  • 6、欧战前后我国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所呈现的历史现象

    时间

    注册的工业公司数量

    资本总额(元)

    1914年8月前

    146

    41148205

    1914年8月﹣1920年

    272

    117434500

    A、推动民族工业实现独立 B、有利于工业全面发展 C、保证共和政治顺利实施 D、为社会变革积蓄力量
  • 7、古董鉴赏家马未都曾在微博中说:“我在《国宝100》里讲过圆明园十二兽首,今天马首铜像回归圆明园,值得庆贺。”圆明园十二兽首最早的劫掠者是(     )
    A、英法 B、俄美 C、英美 D、法俄
  • 8、有学者指出,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能反映义和团反侵略勇气的是(     )
    A、自强求富 B、物竞天择 C、扶清灭洋 D、民主共和
  • 9、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凝聚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10、1906年的《盛京时报》上有这样一段话:“国家之盛由于兵强,强兵之道由于国民尚武,而尚武之风,实始于学堂(京师大学堂)运动会。”由此可见,让中国人看到了民族希望的是
    A、强大的军事实力 B、尚武风气的流行 C、新式教育的魅力 D、西方思想的魅力
  • 11、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创造了长征以来从没有过的战略主动。这关键在于遵义会议(     )
    A、科学制定了党最低纲领 B、确定了统一战线的总方针 C、提出了党指挥枪的原则 D、纠正了军事与组织的错误
  • 12、仔细观察表格,1914﹣1918年导致表格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农户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增加4900多万亩

    军费

    增加5000多万元

    A、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C、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 13、阅读材料,按要求撰写短文。

    文化是一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在中国近代史中出现了许多璀璨的文艺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内容,体现了近代中国各个时期的奋斗方向。

    ①《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②《国际歌》(瞿秋白译):英德纳雄耐尔(共产主义),人类方重兴。

    ③《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④《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罗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罗咳罗咳,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罗咳罗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咳罗咳。

    ⑤《毛泽东诗词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⑥《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⑦《大反攻》:命令全国大反攻大反攻。

    要求:(1)自拟题目(2)请挑选三则材料进行论述(包括时间、史实名称、影响),并谈谈感悟。(3)史实准确,语言流畅,成文

  • 14、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城市是历史的诉说者,也是历史变迁的见证人。杭州市某中学将于假期组织一次去南京的旅行活动。请大家跟随他们的脚步,触摸南京的历史脉搏,感受近代历史的变迁。

    【识图学史】

    材料一

    (1)根据图一和所学,《南京条约》在哪一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割让的领土是哪里?赔款数额又是多少?《南京条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签订《南京条约》后1843年—1844年期间清政府又签订了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根据图二和所学,指出该历史运动名称是什么?领导人和创立的宗教组织是什么?开始标志是什么?为了团结农民和发展资本主义颁布了哪两部文件纲领?
    (3)根据图三和所学,请写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日期,当时的临时大总统是谁?其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为了维护共和颁布了哪一法律?
    (4)根据图四和所学,回答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迁往哪里?面对南京大屠杀你有何感悟?

    【咏诗学史】

    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材料二反映的是解放战争中的哪场战役,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观影学史】

    材料三 2024年是抗战胜利79周年,涌现出大量反映抗战题材的优秀历史纪录片。例如,纪录片《日本侵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投降签字仪式》真实记录例如日本投降的历史史实,保留了当初原始、珍贵的历史录像。

    ——摘编自《新华网》

    【照数学史】

    材料四

    (6)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根据材料四,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15、科举制度建立于隋唐时期,结束于(     )
    A、1902年 B、1903年 C、1904年 D、1905年
  • 16、1872年,中国人在上海创办了新的报纸,那时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份报纸会成为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这份报纸是(     )
    A、《大公报》 B、《申报》 C、《解放日报》 D、《时务报》
  • 17、这一折线图体现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据这一折线图看一看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具有怎样的特点(     )

    A、不平衡性 B、曲折性 C、比较落后 D、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 18、毛泽东曾说:“我们的任务就是应当用全力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一种黑暗的前途和命运。”为此,他在1945年8月前往国民党反动派的大本营重庆。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北平和平解放 C、南京解放 D、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 19、电影《大决战》三部曲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爆发的三大战役,它们分别是(     )
    A、辽沈战役、青化砭战役、孟良崮战役 B、沙家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C、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D、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 20、1937年9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林彪的率领下隐蔽设伏,将日军全部歼灭,平型关大捷的意义是(     )
    A、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C、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D、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