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分别写出图一中A、B(印度)、C三条航线的开辟者?(2)、图二贸易路线被称为什么?写出它的出发点。请简述路线中程所装载的重要货物。(3)、图一事件与图二事件之前有何联系? -
2、“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成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说明殖民掠夺( )A、加速了非洲的落后 B、客观上有助于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C、造成了美洲的贫穷 D、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3、“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掠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段文字阐述的是三角贸易的( )A、背景 B、过程 C、性质 D、影响
-
4、据统计,仅1500-1650年的150年间,西班牙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15-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这主要反映了( )A、三角贸易的互利性 B、原始积累的重要性 C、商品贸易的普遍性 D、殖民活动的掠夺性
-
5、“三角贸易”是欧洲殖民国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之一,其中②处船上运输的应该是( )
A、火器 B、黑奴 C、蔗糖 D、机械制品 -
6、从17世纪下半叶起,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是( )A、英国 B、葡萄牙 C、德国 D、西班牙
-
7、16世纪,来自美洲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小麦、水稻等则随欧洲移民进入美洲。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物种交流 B、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C、直接导致了罪恶的“三角贸易” D、确立了西班牙霸主地位
-
8、麦哲伦首次横渡太平洋、在地理学和航海史上产生了一场革命。证明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不是陆地,而是海洋、世界各地的海洋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一个完整水域,为后人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材料描写的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 )A、目的 B、过程 C、影响 D、背景
-
9、1492年10月14日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中写道:“这些人根本不会摆弄武器……用上50人就能征服他们,并使他们做了一个人想要他们做的事。”文中“这些人”应是( )A、西班牙人 B、葡萄牙人 C、意大利人 D、印第安人
-
10、15世纪早期,在印度本地,1到2枚银币就购得一公斤胡椒,可当这些胡椒辗转抵达欧洲各消费国时,价格竟疯涨至20到30枚银币。这一巨大的价格落差现象,最适合用于研究( )A、罪恶的三角贸易 B、新航路开辟的动机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工业革命的必要性
-
1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A、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商路 B、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C、传播基督教的需要 D、航海技术的进步
-
12、《全球通史》中描述道:“人口压力加之诸国家和城市国家之间的竞争的促进力,驱使商人们去寻找新的产地、新的路线和新的市场。”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 )A、原因 B、技术条件 C、过程 D、影响
-
13、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们开始重视实验与观察,追求真理与知识。哥白尼的日心说,让人们意识到宇宙并非以地球为中心,而是遵循着自然法则。这表明( )A、文艺复兴时期科技滞后 B、人文主义成为普遍共识 C、思想解放推动科技进步 D、科技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
14、文艺复兴运动虽有复兴二字,但其本质却是( )A、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 B、简单的拯救希腊罗马文化 C、恢复希腊罗马文化 D、教会统治的需要
-
15、文艺复兴运动中,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 )A、但丁 B、彼特拉克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
16、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发展成为欧洲最发达的毛纺织业和银行业中心。豪商巨 贾们竞相招引来自各地的诗人、学者和艺术家。经过长期发展,这里哺育了众多文艺 复兴巨匠,为后人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材料旨在说明影响文学艺术发展的因素是( )A、教育发展水平 B、政策支持 C、经济发展程度 D、科技水平
-
17、14 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种租地农场的性质是( )A、封建庄园经济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D、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
18、英国学者格拉斯对一个生活在14世纪的农民的生活进行了估算:一个有36英亩土地的农民的开支不仅包括修房舍、购买农具、酒店花销、购买调料及药品等,还包括修理耕犁和马车,为自己和妻子、孩子添置新衣服等。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的富裕农民( )A、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提高 B、对自己的未来生活有了远景规划 C、有剩余资金进行再投资和提高生活品质 D、注重采用新技术进行农业耕作
-
19、下图是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主题探究学习时制作的思维导图。据此判断,“?”处内容最恰当的是( )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20、“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是对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城市的继承,同时也是近代城市建设的奠基石……加速了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乃至现代化进程的过渡。”这表明中世纪西欧城市( )A、因商业繁荣而兴起 B、摆脱了教会的控制 C、有鲜明的自治特点 D、推动欧洲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