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学习七年级历史时,某中学的师生们,围绕着怎样获得历史信息,展开了相关的探究活动。(共26分)

    【访古迹获信息】

    材料一   探寻历史古迹是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是我国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其中展示的远古人类是①______。

    它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中展示的建筑是②______建筑。

    二里头遗址被学者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朝代都城所在地,它可以证实我国③(朝代)的历史。

    【看漫画得信息】

    材料二

    【读史料得信息】

    材料三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弟周公旦于曲阜……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四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春秋左氏传》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疏远……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1)、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上述表格中遗址的相关信息填写完整。
    (2)、根据材料二的漫画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夏、商、西周三朝的灭亡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
    (3)、材料三、四描述的西周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分封的依据?分封的对象?分封制的影响?
    (4)、以上获得历史信息的方式,你认为最能了解到真实历史的是哪一种方式?
  • 2、《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从这段材料中能够得出的信息是(     )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各诸侯国都“尊王攘夷” 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D、楚国是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
  •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   徐梵澄先生有言,“十三、十四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其实未尝‘复’出古代文化到什么地步。”但是,“它的光明,至少透过了它以前一千年。”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典作品一本正经的拘泥模仿。而是一场……文艺复兴奠定了欧洲近代文明的新基础。

    ——摘编自《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内涵》

    材料三   ……文艺复兴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它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中“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典作品一本正经的拘礼模仿。”反映了这场运动的实质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他的作品。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文艺复兴的重大意义”。
  • 4、【中国制造】

    材料一   自强运动标志着工业化的开始,并在中国播下了现代化的种子。大多数企业都开办在条约口岸和沿海及长江沿岸的城市,有助于上海、南京等大都市的发展;周围农业地区的务农人口被吸引到这些都市中作为产业工人或劳工,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工人阶级;这些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促使了中国新的管理和实业阶层之诞生。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如下图)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造不出来。如今,C919国产大飞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启商业运营;汽车产量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一个个从无到有的突破,挺起了中国制造的脊梁,制造大国屹立东方、地位稳固。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2022年占全世界比重为30.2%,成为全球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1)、材料一中“自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原因。
  • 5、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     )
    A、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建设 B、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 C、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 D、戚继光打败倭寇的消息在日本传开
  • 6、苏美尔人将楔形文字刻写在两河流域特有黏土所捏制的泥板上;古代埃及的太阳历根据尼罗河的泛滥情况,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这说明(     )
    A、古代亚非地区经常洪水泛滥 B、文明的形成与环境存在联系 C、两河流域文明超越埃及文明 D、古代西亚和埃及的文明同源
  • 7、梵蒂冈所藏的希腊语1144号抄本中提到:“‘陶片放逐法’由最初的议事会进行改为由人民直接投票,流放的基准票数也由最初的200票变成6000票。”这反映出陶片放逐法
    A、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B、保证全体人民直接参政 C、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D、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滥用
  • 8、制作年代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年代轴反映的主题应是(     )

    A、古希腊文明的兴起与传播 B、马其顿王国的扩张 C、罗马共和国的兴起与扩张 D、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 9、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王朝更替】

    材料一: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亡国君主

    约公元前2070年

    ①____

    阳城

    约公元前1600年

    ②____

    亳、殷

    ③______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④______

    周幽王

    【制度创新】

    材料二:

    史料一:尧知道儿子丹朱不贤,不能把天下交给他,于是就把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了舜。把天下传给舜,那么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而只对丹朱一人不利;把天下传给丹朱,那么全天下都会受到损害,而只有丹朱一人得到好处。

    ——摘译自《史记·五帝本纪》

    史料二:禹到东方巡视,到达会稽就逝世了。他把天下传给益。……虽然禹把天子位传给益,但益辅佐禹的时间不长,天下臣民并不拥戴他。所以,诸侯都离开益而去朝拜启,并说:“我们的君主是禹帝的儿子啊。”于是启就继承了天子之位,这就是夏帝启。 

    ——摘译自《史记·夏本纪》

    材料三:商代,国家的外部形式表现为方国联盟,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分布在天下各地,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并通过宗法礼制,确定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中国历史》

    【历史启示】

    材料四:下面是关于分封制影响的不同观点。

    观点一

    分封制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对于维护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控制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广大地区是一种有效方式;同时,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观点二

    西周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由于当时社会经济的落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交通的不便,再加上诸侯国与王室又相距太远,彼此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渐减少。因此,分封制下的统一只是一种松散的统一,日后必然逐渐导致诸侯割据状态的出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

    (2)、材料二中的史料一、二分别体现了哪两种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指出商、西周时国家外部形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分封诸侯的目的。
    (4)、你赞成材料四中的哪种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从夏、商、西周兴亡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 10、

    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物·追溯先民生活】

    图1 贾湖遗址出土的家猪骨骼

    图2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堆积物

    图3 半坡遗址出土的陶纺轮

    图4 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

    材料二 【建筑·解读房屋特色】

    图5干栏式建筑复原想象图             图6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想象图

    材料三 【墓葬·见证文明发展】

    大汶口墓葬有大、中、小型之分,随葬品也极不均衡。有的墓穴仅能容尸,空无一物;而大型墓中随葬品多达数十件甚至百余件,不仅有磨制的石镰、石锄等工具,还有精美的陶器、玉器、象牙器等贵重物品。

    ——摘编自《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

    请回答

    (1)仿照示例,从图2至图4中任选一项考古发现并加以说明。

    【示例】图1:贾湖遗址出土的家猪骨骼说明贾湖居民能饲养猪,证明当时畜牧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图5和图6分别是哪一居民的建筑?从自然环境、气候状况等方面,分别分析图5和图6房屋不同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 11、下面是出土文物和史籍中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记述。由此可知(     )

    A、史书记载完全真实可靠 B、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印证 C、考古发掘更加客观公正 D、史籍的史料价值高于出土文物
  • 12、夏启之后,王位世袭制中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据此可知,王位世袭制
    A、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发展 B、阻碍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发展 C、与宗法血缘的关系密切 D、避免了王位传承中的夺权现象
  • 13、《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从“大同”到“小康”之世的分界线是(     )
    A、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 B、夏朝以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家天下向公天下的转变 D、世袭制向禅让制的转变
  • 14、下图为远古传说中一场战争的形势图,这场战争的结果有利于(     )

    A、分封制的创制运用 B、禅让制的全面推行 C、华夏族的逐渐形成 D、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 15、距今约4 300—4 000年的陶寺古城遗址,拥有宫城、宫殿建筑、高等级墓地、“天文台”等遗存;距今约4 300—3 800年的陕西神木石峁遗址,也有精美石雕、内外瓮城、巨大墩台等文化遗存。这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     )
    A、社会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B、中华文明呈现统一性特征 C、区域经济文化交流较频繁 D、进入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
  • 16、玉琮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中发现的一种玉器,是表明贵族身份的重要礼器。考古学家在四川三星堆遗址中发现了与良渚文化相似的玉琮。此外,良渚文化的兽面纹还出现在陕西的石峁遗址中。这表明(     )
    A、中华文明起源于良渚文化 B、良渚文化领先其他文化 C、三星堆是良渚文化的扩散 D、区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
  • 17、下面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大致分布情况表。据表可知(     )

    区域

    代表文化遗存

    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仰韶文化

    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大汶口文化

    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

    咸头岭文化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

    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河姆渡文化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

    红山文化、富河文化

    A、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中心 B、早期中华文明各自独立发展 C、当时南北方文化交流频繁 D、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
  • 18、四川资阳蒙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是现代人起源扩散阶段唯一发现有丰富植物遗存的遗址。专家表示,这一发现或将改写历史。由此可知(     )
    A、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B、考古发现能完整还原历史 C、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 D、出土较晚的文物价值更大
  • 19、据考古发现,北京人所使用的石器,大致可分为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他们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据此可知,北京人(     )
    A、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 B、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 C、实现了早期社会分工 D、掌握制作工具的技术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我国先民对各类可食用植物的认识逐渐加深。……距今10000年左下,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一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有哪些?

    材料二   中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性遗址及其考古发现

    遗址

    考古发现

    半坡遗址

    炭化粟:磨制石器、骨器:半地穴式房屋遗迹

    河姆渡遗址

    人工栽培水稻遗址;磨制石器、骨器;干栏式建筑遗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相同之处。

    材料三   相传,尧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吃的是粗米饭野菜汤,使用的是陶碗陶盆。但对百姓十分关心,部落如有人挨冻受饿,他京觉得是自己的过错。舜也严于律己,处处以作则,在他耕过田和打过渔的地方,人们受的影响,都养成了谦让的好风气。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3)尧、舜、禹是传说中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三位杰出部落首领,你觉得他们身上有什么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原始社会末期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