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商代甲骨卜辞以商王活动为核心,战争与祭祀常并列出现。“王”是甲骨卜辞中的常见字,常写作“直”,形似斧钺(古代兵器,象征统治权力)。据此推测,商朝(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封建制度逐步完善 C、王权具有军事色彩 D、文字仅仅记录生产
-
2、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考古发现可用以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河南贾湖遗址刻符龟甲和骨笛
B、山东东海峪遗址蛋壳黑陶杯
C、陕西半坡遗址骨箭头、骨渔叉
D、浙江河姆渡遗址带藤条残木柄骨耜
-
3、有人说,苏联“成也斯大林模式,败也斯大林模式”,请你写一篇50-120字的小短文论证这一观点。(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线索消哳。)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欲自强先求富”,强调以“富”为基础和“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的主张。
——摘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91》
材料二 1953年~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比重和产值增长速度变化表
行业
53年农轻重比例(%)
57年农轻重比例(%)
53年—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三 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经过艰苦努力,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3679亿元。……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约40倍,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7%上升到17%左右。
——摘编自戢广南主编《中华民族大团结》
(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洋务派所创办民用工业的名称。(2)、根据材料二中的表格,指出当时发展最快的行业;谈谈这一时期成就取得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先秦经典《周易》蕴含了尚“和”精神,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必须和合、平衡才能顺利发展。庄子认为“与天和得‘天乐’”,主张清静无为、物我两忘。尚“和”精神还表现为在处理问题时避免走向极端。但也不要作无原则的调和,故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此外,诸如“家和万事兴”“和衷共济”等训条,都彰显了尚“和”精神。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文化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 当前,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处在战火硝烟之中。中国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贵,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摘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24年1月1日)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道家和儒家关于尚“和”精神的主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我国古代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体现尚“和”精神的史实。(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尚“和”精神的现实意义。 -
6、2024年5月14日美国白宫又宣布单方面大幅提高对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半导体以及医疗等产品加征25%-100%关税。美国这些做法表明( )A、中国同欧美间的贸易顺差扩大 B、东西方力量对比发生逆转 C、外贸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D、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困境
-
7、俄国革命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实现第二阶段目标的是( )A、废除农奴制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成立苏联
-
8、下表描述的战役是( )
时间
1940年下半年
总指挥
彭德怀
地区
华北
战役目的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
9、这次会议是党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新起点,形成了能够立足中国实际、符合国情的正确决策和核心领导集体。“这次会议”是指(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
10、“胡床为游牧民族的折叠座榻,晋以后不仅流行于北方,而且推广到江南。胡床的使用促进高足家具的出现,改变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材料表明( )A、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汉化 B、民族交融促进社会发展 C、少数民族认同汉族文化 D、少数民族的文化被取代
-
11、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宋朝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远交近攻
-
12、读如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示意图。针对图中反映的社会问题,汉武帝的解决之策是( )A、盐铁官营 B、统一度量衡 C、颁布“推恩令” D、建立刺史制度
-
13、世界市场是慢慢形成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货物的品种日益增多,带来了消费的选择。胡椒的价格自1650年以来,一直在跌落。而茶叶、糖、咖啡、烟草和甜酒等新产品深受欧洲人的欢迎。为了提高糖的产量,葡萄牙人在巴西殖民地种植甘蔗成功,美洲糖产量的增加,满足了欧洲消费市场的需要,却引发了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从16世纪末开始,欧洲人从南美引入了救命的食物——马铃薯,欧洲人获得了高产的、富于维生素的廉价食品。
——摘自李世安、孟广林《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摘编自[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三 二战后,世界市场变成了由多种经济类型的国家构成的既统一又对立的复合体,可分为工业发达国家市场、发展中国家市场和社会主义国家市场。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打破了世界市场由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并没有导致统一的世界市场的瓦解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缩小,这个统一的世界市场仍然存在并且不断扩大。
——摘自童书兴《对战后世界市场若干特点的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引起16世纪欧洲消费变化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末世界经济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成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世界市场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
14、照片中的人民见证了历史关键的一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
②抗美援朝期间工人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③万余名工人夹道欢迎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④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⑤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⑥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
⑦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⑧香港人民欢庆回归祖国
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杨利伟走出舱门
(1)、以上材料能佐证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是:。(填序号)(2)、请从以上材料中选取两到三张照片,以“人民见证了_____________”为题,自拟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5、以下是同学们为某项目式学习活动整理的资料,请你一同参与。
材料一 A组同学整理了以下资料:
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条约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
材料二 B组同学收集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前四块浮雕图片:
材料三 C组同学收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请补充材料一表格中▲处条约的名称,并结合所学总结这些战争及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2)、请任选材料二中的一幅浮雕,阐述它入选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理由。(需体现时代背景和精神价值)(3)、在前两组同学已有资料的基础上,C组同学还需补充哪些史实来印证材料三的碑文?综合上述材料,请推测同学们正在进行的项目式学习的主题。 -
1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
②
③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
——《史记》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秦铜权和半两钱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焚毁若干书籍……翌年,又有所谓“坑儒”之事。
——[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隋唐王朝在继承前代民族政策的基础上,实施了设置羁縻府州(唐朝统治者为归附和被征服的少数民族设立的“以夷治夷”的政策)、和亲、纳质宿卫、互市、朝贡贸易和武力征伐等具有较强时代特征的民族政策和统治策略,在进一步丰富中央王朝民族治理经验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各民族间的交流。
——段红云《论隋唐时期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的大融合》
材料三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了秦始皇治理天下的措施,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价。从史料价值看,哪则材料可信度最高?(写序号)(2)、根据材料二,概括隋唐的民族政策所起到的作用,并举出一个体现其民族政策的相关史实。(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其中一个王朝说明其对我们今天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确立所做的贡献。 -
17、1804年,贝多芬创作《第三交响曲》时,本已决定叫《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因获知拿破仑称帝后愤而改名。这部作品就是( )A、《马赛曲》 B、《欧也妮·葛朗台》 C、《英雄交响曲》 D、《国际歌》
-
18、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度社会经常可以听到“回到纺车去”“放弃英制纺织品”,跟随领导者“向食盐进军”“拒绝纳税”等宣传口号。这些口号反映的运动是( )A、玻利瓦尔革命 B、卡德纳斯改革 C、华夫脱运动 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19、纪录片《马克思和阶级斗争》提到,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频发,马克思分析后提出了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方向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成果是( )A、自由放任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 D、实用主义
-
20、17世纪末,一位英国贵族参加议会活动后感慨道:“这几年国家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国王还在,可感觉又和以前不一样了。”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英国( )A、斯图亚特王朝重新复辟 B、议会权力受到国王限制 C、君主立宪制的逐步确立 D、国王权力遭到完全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