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信息旨在说明,全球化(     )

    A、受到了发达国家的阻碍 B、对各国是机遇也是挑战 C、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利益 D、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2、下面资料反映了国际、国内两次重要会议的相关信息。这两次会议的共同点是(     )

    资料一

    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它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资料二

    中共七大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A、都属于反法西斯国际会议 B、都为战后发展指明了方向 C、都签署了合作联合的文件 D、都增强了反法西斯的信心
  • 3、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之后,又有15个国家相继独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的总数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
    A、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展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
  • 4、如图所示的绘画作品《解放》刊登于1863年1月24日的《哈珀周报》,作者突破性地将黑人刻画为“人”的形象,表明黑人并不是奴隶主的附庸,他们也是拥有家庭、亲人、个人情感和生活的人。这-作品的发表(     )

                               《解放》

    A、解放了全美的黑人奴隶 B、顺应了南北战争的需要 C、废除了美国的种族歧视 D、促进了美国的西部开发
  • 5、构建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填入图中“?”处最适合的是(     )

    A、生产组织形式的资本主义化 B、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D、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 6、如图所示为古埃及的帕勒摩石碑,它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具有编年性质的官方文字记录。其中有关于尼罗河每年洪水泛滥的水位高度的记载,依据水位高低,国王安排修建水利设施,并建立起庞大的灌溉系统。这反映了古埃及(     )

    A、国王左右水利设施的修建 B、通过法律维护国家的统治 C、文明发展受自然环境影响 D、环境恶劣导致文明的衰落
  • 7、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运输货物达到90.3万标箱,同比增长9.6%,运量创历史新高,为推进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经贸往来提供强劲动能。这一-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     )
    A、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B、西部地区的资源丰富 C、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8、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公务员下海经商的热潮;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第二次公务员下海潮。据国家人社部统计,1992年有12万公务员下海经商。这直接反映了我国(     )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B、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D、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 9、2024年1月,借助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的技术,某次战争中牺牲的四川绵阳籍烈士李仁松的遗骸得以确认并“回家”。根据烈士信息卡片的相关内容,可推断李仁松烈士牺牲于(     )

    烈士信息

    姓名:李仁松

    籍贯: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

    牺牲时间:1953年7月8日

    所在部队:某军218师4连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人民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 10、1929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某次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规定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这次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 11、孙中山曾感叹“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颂扬的是(     )
    A、黄花岗起义 B、广西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护国战争
  • 12、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说:“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这一言论是基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 13、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选项

    时期

    事件

    A

    唐朝

    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B

    元朝

    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C

    明朝

    修筑长城,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D

    清朝

    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A、A B、B C、C D、D
  • 14、历史漫画诙谐幽默、耐人寻味,往往能形象地反映-定的政治内涵。下面漫画用奇张的方式反映出我国古代某个朝代的政治特点,这个朝代是(     )

    A、秦朝 B、西汉 C、宋朝 D、明朝
  • 15、“不要暴饮暴食,不吃垃圾食品”是一种“没有生病,提前预防”的科学思想。我国古代某位医学家发展了这种“未病先防”的思想。他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 16、《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与这一记载相关的是(     )
    A、灵渠 B、大运河 C、筒车 D、都江堰
  •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走向胜利大事记(部分)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美国通过‘长臂管辖’干涉他国内政;在全球800多个军事基地驻军,发动多场地区战争,在乌克兰危机中持续输送武器激化冲突,在亚太地区强化军事同盟,制造对立;以‘国家安全’为名,对古巴、伊朗等近40个国家实施单边制裁;将华为等企业列入“实体清单”,阻碍技术合作;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滥施关税;鼓噪“中国威胁”,煽动意识形态对抗。

    ——据2023年《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报告、中国外交部发言等整理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7中①、②处历史事件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和平”的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论述充分。)
  •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1886年德国本茨专利汽车                  图2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材料二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1953-2025年,部分)

    时间阶段

    主要成就

    政策/战略支持

    1953-1978年

    建成长春一汽,1956年解放牌卡车下线;1958年东风牌轿车、红旗牌高级轿车诞生;形成“一大四小”(一汽、南汽、上汽、济汽、北汽)的生产格局。

    苏联技术援助

    “一五计划”重点项目

    1979-2000年

    1984年上海大众等成立,开启合资模式;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发布,明确支柱产业地位;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崛起。

    改革开放政策

    “以市场换技术”战略

    2001-2020年

    2001年加入WTO,汽车消费市场爆发;

    2009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技术路线确立。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863计划”技术攻关

    2021-2025年

    2022年比亚迪停产燃油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60%以上;2023年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智能网联、AI技术加速应用。

    “双碳”目标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整理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汽车的动力机以及汽车给人类带来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和主要原因。
    (3)、请从“科技与环保”角度,谈谈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实意义。
  •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或时期

    丝绸之路的发展情况(部分)

    西汉

    张骞凿空西域,开辟贯通亚欧的陆上丝绸之路,将丝绸、铁器传至中亚。

    唐朝

    海陆并举,陆路设安西四镇保障商道畅通;海路以广州、泉州为枢纽,经‘海上丝路’将瓷器、茶叶远销波斯湾。

    宋元时期

    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市舶司管理体系完备,贸易范围扩展至非洲东海岸;元朝驿站系统连接欧亚。

    ——据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国海洋文明史长编》(人民出版社)整理

    材料二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已形成以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引领,双边、三方和多边机制为支撑的复合型国际合作架构。截至2024年,中国已与150多国、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贸易额从2013年的1.26万亿美元增长至2.8万亿美元。合作涵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绿色低碳发展、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领域,标志性项目包括中欧班列等,为沿线国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改善了民生。

    ——摘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丝绸之路发展的原因或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带一路”多边合作的主要成果。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古代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发展中获得的认识。
  • 20、《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这段材料有助于了解(     )
    A、苏俄新经济政策 B、美国罗斯福新政 C、两极格局的形成 D、美国新经济时代
上一页 404 405 406 407 40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