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11月,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会上联合国强烈呼吁包括二十国集团在内的各大经济体,携手采取集体减排举措,减少极端天气事件。这说明气候问题的解决( )A、主要是联合国的责任 B、消除了国家间的矛盾 C、完全依赖于发达国家 D、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
-
2、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告诉记者:“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欧洲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这说明当时( )A、法国摆脱了美国控制 B、美日欧三足鼎立形成 C、美国已失去霸主地位 D、法国支持欧洲的联合
-
3、美国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与政治衰退》中指出,美国政治体制是一种“否决政治”,总统和国会之间经常出现相互否决的现象,甚至使联邦政府走向政治瘫痪。材料反映出,美国的政治体制(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影响了行政效率 C、剥夺了总统权力 D、破坏了分权制衡
-
4、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设计了人类第一台蒸汽机车“洛科莫比尔号”,机车的便捷与高效使其在英、法、德、美等国迅速得到应用和推广。这一发明( )A、开启了人类蒸汽时代 B、建立了全球初步联系 C、促进了交通技术进步 D、推动了社会思想解放
-
5、非洲西海岸国家贝宁的“奴隶海滩”,有一座著名的建筑“不归门”,在拱门的上方,雕刻着两排黑人被反绑双手,强行装上运输船,从此踏上前途未卜的不归之路。这一建筑描述的是( )A、开辟新航路 B、三角贸易 C、废除农奴制 D、工业革命
-
6、13世纪,罗马教皇授予巴黎大学特许权,允许大学拥有罢课、迁移和司法管辖权力,可以独立自主地授予学生学位。这反映出当时巴黎大学( )A、摆脱了教会的控制 B、替代了政府管理职能 C、拥有了一定自主权 D、得到了法国国王支持
-
7、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大地疮痍满目,百端待理,经过全国人民3年多的共同努力,1952年农业总产值为461亿元,比1949年增加41.4%,工业总产值349亿元,比1949年增加1.49倍。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C、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8、1944年6月,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问兰州带来“蜜露瓜”种子,兰州市农科所多年研究改良,培育出新品种。后取其瓜皮纯白,源于兰州之意,命名为“白兰瓜”,其逐渐成为兰州特色瓜果之一。据此可知,食物物种传播( )A、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B、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 C、改变了当地饮食结构 D、决定了当地经济发展
-
9、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这一事件是( )A、红军长征 B、抗美援朝 C、解放战争 D、秋收起义
-
10、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是我国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报刊,在工人中引起广泛的共鸣。这些刊物( )A、改变了工人的境遇 B、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C、启迪了农民的觉悟 D、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
11、孙中山形容当时的清政府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地腐朽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则使其彻底倒塌,彻底倒塌指( )A、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社会风俗变革 C、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D、发展了民族资本主义
-
12、鸦片战争后,英国人迈克在中国违法犯罪,中国司法机关无权裁判,只能由该国的领事等人员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据英国法律裁判。该案中列强攫取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 B、协定关税 C、强占租借地 D、口岸传教
-
13、明清时期小说繁荣,涌现出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这反映出当时( )A、手工工场发展 B、科学技术进步 C、社会矛盾激化 D、市民文化繁荣
-
14、有同学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如: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制盐、制陶、冶铸等,以下最适合他查阅的书籍是( )A、《九章算术》 B、《本草纲目》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
15、翦伯赞认为: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南洋各地的联系,很多国家之后派使者来中国贸易。同时也开拓了中国人的视野,中国人到南洋去的也日益增多。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A、解除了倭寇隐患 B、增进了中外交流 C、解决了财政困难 D、抵制了殖民侵略
-
16、《清明上河图》里北宋都城东京的“码头区”,有停泊的客货船,装卸货物的搬运工人,卖馒头的小摊,营业的茶馆、小食店、小饭馆。这反映北宋( )A、城市商业比较繁荣 B、坊市界限管理严格 C、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D、海外贸易占据主导
-
17、“史中有诗,诗中有史”。杜甫在《无家别》一诗中描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黄巢起义 B、黄巾起义 C、安史之乱 D、陈桥兵变
-
18、鲜卑族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公元5世纪后,其拓跋部的服饰、语言、姓氏多体现出中原农耕文明的特点,发生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西晋的统一 B、孝文帝改革 C、北魏的迁都 D、前秦的瓦解
-
19、《史记》评汉武帝:“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汉书》则称其“奢侈余敝(bì衰败),师旅之后,海内虚耗”。两则评价的差异主要源于( )A、史书编纂体例不同 B、作者所处时代不同 C、考古材料的新发现 D、历史解释视角不同
-
20、某影视作品中,官员使用小篆书写皇帝的命令“诏”,小贩和顾客在交易时使用圆形方孔钱,马车疾驶在驰道上。据此推断,剧中故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A、秦朝 B、西汉 C、西周 D、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