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美国颁布了《独立宣言》、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等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文件所体现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法治取代人治的趋势 B、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C、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 D、反对残酷的殖民统治
-
2、根据李伟同学整理的如下信息,可充分印证
1943年的《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上,中、美、英三国发表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公开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A、团结才能战胜日本法西斯 B、统一是大势所趋 C、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D、中美英关系友好 -
3、歌曲《社会主义好》创作于1957年。歌中唱道:“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4、中共一大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共二大制定的党的最低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 )A、开始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B、对国情的认知逐渐符合实际 C、推动了工人运动高潮出现 D、从幼稚阶段逐步走向成熟
-
5、绘制示意图有助于整体理解历史。图中①处应为( )A、鸦片战争 B、签订《南京条约》 C、五四运动 D、签订《九国公约》
-
6、洋务运动时期引进了一大批大机器工业,产业分布也比较齐全,有冶金、机械、煤炭、矿产、军工等。同时期的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工部省,创办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这反映了中日两国改革都旨在( )A、学习西方技术,发展本国产业 B、建立新式军队,巩固海防塞防 C、重视教育文化,培养新式人才 D、创办民用工业,增加财政收入
-
7、郑成功抗击荷兰,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虎门殉国;左宗棠收复新疆,刘铭传在台北率军抗击法军;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壮烈殉国,左权将军在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等等。这反映了(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统治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
8、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中国由此步入近代社会。从此,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A、实现民族独立 B、重视军队建设 C、加快科技进步 D、加强对外交流
-
9、下表是我国古代部分朝代采取的政治举措。这些措施( )
朝 代
秦朝
西汉
宋朝
明朝
清朝
政治措施
建立郡县制
颁行推恩令
设置通判
设三司
恢复设置行省
A、完善了监察制度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促进了经济发展 D、巩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
10、图中的文物最能反映出唐朝( )
阎立本的《步辇图》 唐蕃会盟碑及碑文局部拓片
A、和谐的民族关系 B、科举制发展完善 C、丰富的文化生活 D、统治者重用贤才 -
11、南朝祖冲之“不虚(凭空)推(推崇)古人”“亲量圭尺,躬察仪漏”。袁隆平“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据此可知,祖冲之和袁隆平都具有( )A、艰苦奋斗的节约意识 B、锐意进取的改革意识 C、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 D、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
12、《说文解字•序》中记述:“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材料可用于研究( )A、战国兼并战争不断 B、嬴政灭六国的经过 C、百家争鸣影响深远 D、秦巩固统一的背景
-
13、下表为古代中国思想家和古希腊哲学家的观点或名言(部分)。据此可知他们都( )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中国
孔子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孟子
养浩然之气;人性本善
古希腊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A、强调个人的作用 B、重视对人类自身的研究 C、致力于社会稳定 D、代表了贵族阶层的利益 -
14、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懂”的“天府之国”的重要因素是( )A、铁农具的使用 B、商鞅变法成功 C、都江堰的修建 D、地理环境优越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有些事虽发生时间短,但对于当时乃至以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58年8月,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驶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装配车间,一汽厂的工人群众夹道欢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现场记者按下快门,记录下这珍贵的历史瞬间(如下图所示)。
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史上“永恒的瞬间”。(要求:写出“瞬间”,体现国家意义,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郡、县主要官员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 这也是秦以后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建隆二年,(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面临的形势,并用史实说明宋太祖对地方”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具体举措(任选其一)。
材料三 革命给了美利坚人一个机会,一个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的机会,美国革命不仅与英国殖民统治分离,而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分离。从1776年宣布独立到1789年华盛顿就任总统,美国经过艰难的历史探索和实验,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一个新型国家——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了。
——摘编自赵晓兰《美国的诞生》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适合自己的道路”的含义,并写出确定该道路的法律文献。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国家治理的看法。
-
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 一个文化自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各种思想相互激荡,下图是中华文化圈的集中创制时期,其主流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圈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的局面,并列举齐鲁文化圈的典型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材料二 由一群北大教授领导的新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它是 一场……新文学取代用旧语言创作的古文学的运动。其次,它是一场自觉地反对传统文化中诸多观念、制度的运动。它是一场理性对传统,自由对权威,张扬生命和人的价值对压制生命和人的价值的运动。最后,这场运动是由力图用新的批判与探索的现代历史方法论去研究他们的文化遗产的人领导的。
——摘编自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该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相似之处。请谈谈作者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并简要说明这种态度出现的原因。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年代尺①②③处的相应内容,并为该年代尺拟定一个主题。 -
18、某历史老师要求学生以”战后世界格局”为题做一张学习小报,包括以下两幅漫画,两幅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一个破碎的锤子和镰刀 山姆大叔的“单边情绪”
A、冷战发生后美国占优势地位 B、一超多强以及多极化格局形成 C、苏联解体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D、不结盟运动冲击两极格局 -
19、“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 (布尔什维克主义)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李大钊笔下这一革命的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B、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C、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D、实现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
20、根据下面示意图提供的信息,方框中应填入的关键词是( )A、“蒸汽时代” B、垄断组织 C、城市化 D、“电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