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025-2026学年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单元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综合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5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测试
-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检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精彩课堂(阶段测试)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综合复习与检测【期末·单元】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检测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闯关试题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基础达标卷
-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综合复习与检测【期末·单元】
-
1、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命脉。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A、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B、标志着中国的人类出现国家 C、表明个体家庭和私有财产的出现 D、表明中国已经进入旧石器时代
-
2、考古研究证明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从下表可知我国境内远古人类( )A、属于晚期智人 B、能够制造工具 C、会使用天然火 D、过上定居生活
-
3、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肆意屠杀中国军民,强行掳掠劳工,蹂蹦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
——陈小澄《从东江纵队到两广纵队》
材料二: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1937年,日本陆军共24个师团,其中21个师团投入侵华战争,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8%以上。1938年,日本陆军共34个师团,其中32个师团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94%。1939年,日本陆军共41个师团,其中投入侵华战争34个师团,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3%。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共51个师团,其中34个师团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0%,而用于南太平洋战场的陆军只有10个师团,不及侵华兵力的20%。一直到1945年,拥有100余万兵力的日本陆军主力中国派遣军,在中国军民多年的打击消耗和最后的全面反攻下,不得不在中国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
——摘自统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抗日战争是在国共合作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坚持的正面战场组成世界反法西斯的中国战场,并使之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李东朗《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具体史实对材料一进行佐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3)、根据所学知识,请你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一书设计目录。(要求:不少于三章) -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党的一大会议中,代表们冒着被敌人发现的危险,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完成了最后的议程,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之后的革命斗争中,面对敌人的残酷围剿和血腥镇压,共产党人毫不退缩。
——摘编陈潭秋《中共第一次大会的回忆》
材料二:从党的一大会址到党的各个重要革命根据地,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纪念地点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重要纪念场所等,每到一地,重温那一段段峥嵘岁月,回顾党一路走过的艰难历程,灵魂都受到一次震撼,精神都受到一次洗礼。每次都是怀着崇敬之心去,带着许多感悟回。
——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及其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2)、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不得照搬材料。) -
5、近代化的过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1895年,维新派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1896年,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用书•历史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民主共和的新一页。从此闸门打开,中国正在汇入世界奔腾发展的民主主义大潮……
——摘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李鸿章的主张和目的。(2)、结合材料二指出,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主要有哪两种?(3)、材料三中的“革命”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三归纳此次“革命”的历史功绩。(4)、有人将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四次救亡图存的近代化探索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请指出“开颅洗脑”所指代的历史事件,并用一句话概括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
6、民国以来,一些近代文明开始传入固原地区(属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的服饰、交通工具、公共空间和娱乐方式的出现以及婚恋自由等新观念的传入,促使该地区的社会生活与习俗发生深刻变迁。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A、内地社会生活受外来文化影响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深入内地 C、辛亥革命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D、民国成立后社会习俗的变革
-
7、某文章推出了一期纪念专题,包括“状元实业家张春小传”“大生纱厂的兴衰”“福新面粉公司的崛起”等内容。据此判断,这期的专题最有可能是( )A、救亡图存思潮的兴起 B、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C、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D、近代政治的发展变化
-
8、1946年11月,张闻天发表《农民土地问题》的演讲时说:“现在全中国只有共产党明确地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纲领,而且实际上按这个纲领彻底地做。因为共产党是诚心诚意为老百姓办事的。”由以上材料可知,土地改革( )A、使得农民获得了土地和生产工具 B、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C、使土地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诠释了中共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
-
9、2024年龙年春晚,《山河诗长安》的惊艳亮相让西安成为了大众热议的旅游城市。游客想在西安了解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史事,应该参观( )A、秦始皇帝陵 B、大唐芙蓉园 C、西安事变纪念馆 D、毛泽东故居
-
10、“此后,中国革命进入土地战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此次会议确定的路线,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新的革命道路”指( )A、领导工人运动 B、工农武装割据 C、进行北伐战争 D、北上逼蒋抗日
-
11、如图所示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
中国湖南、湖北农会组织情况
A、国民政府得到农民的支持 B、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 C、湘赣边秋收起义取得胜利 D、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
12、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八七会议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A、八七会议记录手稿 B、八七会议纪念馆 C、电视剧《百年瞬间》 D、方城等人所著《八七会议全景录》
-
13、“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闻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材料表明五四运动中( )A、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B、青年学生始终是运动的主力 C、全国掀起首次工人运动高潮 D、反对外国侵略但又盲目排外
-
14、据统计,北洋军阀统治的十二年间,前后更换了十三位总统(包括临时大总统、临时执政、摄政内阁大元帅等称谓),更换了四十六届内阁。这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A、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B、国家政治局势动荡 C、尊孔复古思想盛行 D、国际地位大幅下降
-
15、民国初年,《申报》上出现大量宣扬民主、平等、自由等新思想的文章;1913年,列宁在《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指出:“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一现象说明( )A、民主主义成为社会指导思想 B、辛亥革命根治了社会问题 C、政治变革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D、南京临时政府获得了成功
-
16、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下列条款能体现“以华制华”的是( )A、获得领事裁判权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允许列强派兵驻守使馆界 D、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17、“冯将军,英名天下闻……十荡十决无当前……道(光)、咸(丰)以来无此捷。”这首《冯将军歌》作于1885年。诗中的“捷”指的是( )A、镇南关大捷 B、北伐胜利进军 C、平型关大捷 D、挺进大别山
-
18、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重要活动。下表所示是关于这两场运动的共同点,从共同点可以看出( )
项目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领导与组织
缺乏成熟的政治理念和组织纪律,难以形成有效的治理和持久的战力
政治目标
缺乏全面的政治改革方案和长远规划
军事行动
军事上的不专业性和战略短视
A、农民斗争缺乏纪律 B、农民起义不够专业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自然经济的保守性 -
19、1861年,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在给巴雷特大尉的一封信中写道:“在您看来,维多利亚女皇和拿破仑皇帝的联合舰队所进行的这次远征真是无上的荣耀,而且还是法兰西和英吉利共同分享的一次荣光……”材料中所述的“这次远征”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
-
20、虎门硝烟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浮雕的首幅内容,这是因为( )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D、使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