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24-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监测历史试卷
-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7月)
-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贵阳市青岩贵璜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6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
- 广东省江门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题
-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新晃县、靖州三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1、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评价中国古代的三种发明时指出,“人类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 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在航行方面……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据此推测,他评 述的三种发明是( )A、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B、造纸术、曲辕犁和秧马 C、水排、筒车和青铜技术 D、丝绸、纸币和冶铁技术
-
2、“榷场 ”盛行于两宋时期,是官府主导与少数民族政权进行边境贸易的场所,和平时期开放,战争时期 关闭。这表明榷场的出现( )A、导致了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消除了民族隔阂 C、丰富了民族间交流方式 D、缩短了民族间地理差距
-
3、如图反映了宋元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南民北迁成为主流 B、对外由封闭到开放 C、契丹政权延续始终 D、政权从并立到统一
-
4、艺术作品往往能体现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价值导向,如图是陈列在中国科举博物馆中的一组宋代陶俑,从左至右分别是抱着葫芦的医生、手持书本的读书人和拿着钱袋的商人,其中读书人个子最高。对此 最合理的解释是( )A、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升 B、国家政策影响价值取向 C、宋代文人个子普遍较高 D、宋代制瓷技术全球领先
-
5、《宋史•范祖禹传》中记载的“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句话反映出当时( )A、中央集权加强 B、土地兼并严重 C、经济重心南移 D、商品经济发达
-
6、诗圣杜甫《无家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诗中的“世乱 ”
指的是( )
A、隋末农民起义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
7、 2024 年 4 月,扬州市举办鉴真东渡 1270 周年中日友好纪念活动,旨在弘扬鉴真精神。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鉴真精神的内涵是( )A、百折不挠、传播文化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坚韧不拔、血战到底 D、顾全大局、严守纪律
-
8、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制度,“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 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 。 ”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是(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通判制度 D、行省制度
-
9、唐太宗有“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的治国名 言。这表明他( )A、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B、重视选拔人才 C、奉行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D、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
10、唐朝诗人皮日休对隋朝大运河这样评价:“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 论功不较多。 ”他意在强调大运河的开凿( )A、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C、加速了隋朝政权的灭亡 D、缓和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
11、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星河中,有无数闪耀着民族智慧和创新精神的杰出人物,谱写了一曲曲壮丽辉煌的时代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友好交往
材料二:文学大师
真正的诗人都是大梦想家。你,做 过仗剑走天涯的梦,做过修仙羽化 的梦,再没有一种更好的事物会像 一首诗走的那么远,从一千年前到 一千年后,我们所有人依然在诗里 仰望你那伦唐朝的月亮。
材料三: 民族英雄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台湾者
中国之土地也
材料四:科技巨匠
李时珍
《天工开物》手影
(1)、材料一中,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谁?贞观初年,高僧玄 奘西行天竺取经,他回国后由其弟子整理的哪一部书籍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 献?(2)、材料二中的“你 ”在诗歌史上享有“诗仙 ”的美誉,他是谁?写出右图人物的一部代表作。(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图片中两位英雄人物的事迹。(4)、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了突出的成就。材料四中李时珍的科技著作是什么?《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这部著作有何历史地位? -
12、 从图一到图二中国古代货币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
图一开元通宝 图二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A、自然物品向人工铸造演变 B、货币形制从杂乱走向统一 C、铸币大权从地方收归中央 D、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飞跃 -
13、唐朝画家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下列是他的作品是( )A、
《步辇图》 B、
《送子天王图》 C、
《韩熙载夜宴图》 D、
《清明上河图》
-
14、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朕”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当时唐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2)、材料二中的“拓跋”建立了什么政权?根据材料概括“契丹”和“拓跋”有什么相同的举动?(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指出材料四中形成了一个什么新民族?(4)、综上所述,古代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
15、沿着以丝绸之路命名的中外交往通道,古代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展开。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丝绸之路】
材料一:丝绸之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
材料一中B指欧洲的大秦,请写出A点代表的城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作用。
(2)、【四大发明】材料二:中国古代有许多举世闻名的创造,享誉世界。
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上图中古代四大发明是经由什么人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的?其中哪一项发明为“世界被发现”提供了重要客观条件?东汉时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的是谁?
(3)、【外贸繁荣】材料三:宋代习惯上把外国人称为“蕃客”,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蕃市”“蕃坊”和“蕃学”,并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宋朝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4)、【航海壮举】材料四:中国在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下面左图是一组纪念邮票,画面表现的是郑和下西洋时所到之处受到人民欢迎的情景。
材料四中左图的郑和远航最远到达了哪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郑和能够完成此壮举的必备条件有哪些?
(5)、上面图1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不顾时世,安于现状”的哪一政策?通过以上材料的分析和学习,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
16、清朝时,社会上流传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下面理解错误的是( )A、反映了清朝官场昏暗,官吏腐败现象严重 B、此民谣清朝之前已经出现 C、民谣原意是:即使不贪赃枉法的清廉知府,一任下来下来也有十万两银子的进项 D、民谣中的“清”特指清朝
-
17、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楚汉之争
-
18、清朝时期,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并加以创造和改进,在____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____,成为国粹。题中两处横线分别应该填的是( )A、道光;京剧 B、道光;元曲 C、同治;徽剧 D、同治;昆曲
-
19、揭示历史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下列史实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 )A、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 B、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C、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清代文学艺术取得很大成就 D、清初统治者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
20、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评论说:“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造纸术有助于人文精神的传播,火药推动了欧洲社会历史的变革,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他意指中国的发明( )A、促进古代中国社会转型 B、削弱欧洲资产阶级力量 C、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