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基础卷)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提升卷)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基础卷)
-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九月月考化学试题
- 人教版(五四学制)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期末质量检测(提升卷)
- 人教版(五四学制)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期末质量检测(基础卷)
- 人教版(五四学制)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期末质量检测(提升卷)
- 人教版(五四学制)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期末质量检测(基础卷)
- 广东省深圳市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化学试题
-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1、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沿着先人足迹,进行与水相关的探究。(1)、早期探索:古时候人们将水中的泥土砂砾等沉淀物自然沉降后撇去饮用,后来将水煮沸来净化饮用水。现在人们通常在水中加入、填物质名称)来加速悬浮杂质沉降。(2)、希波克拉底的贡献:公元前5世纪,希波克拉底提出用水通过布来帮助清除淤泥和其他沉积物的概念。这种固液分离的操作能去除水中的杂质。(3)、第一个净水器专利:18世纪中期,约瑟夫艾米获得了第一个净水器的专利,他的设计结合了羊毛、海绵和木炭层来净化饮用水,其中木炭的作用是。(4)、现代技术:基于先进膜分离技术的反渗透、超滤、纳滤,超滤过程如下图所示,通过膜表面的微孔筛选出胶体、颗粒和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物质,超滤膜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实验中的(填操作名称)
(5)、化学项目小组实践: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解水装置来测定水的组成。实验结束时发现注射器H中滑塞停留在10mL刻度线处,则注射器Ⅰ中活塞停留在刻度线mL处;将注射器Ⅱ接上针头,移向燃着的酒精灯旁,推动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的正定,是石家庄冉冉升起的一颗明珠。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下列相关问题。
(1)、隆兴寺保存了很多文物,有些文物保存在氮气中,原因是 , 构成氮气的微观粒子是(填化学名称).氮原子的质子数为7,则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隆兴寺内用墨描绘的古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这是由于;金刚石和石墨也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3)、正定城墙的夜景明亮璀璨,多彩如幻的霓虹灯能发出各种颜色的光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性质(选填“物理”,或“化学”)。(4)、滹沱河大桥建设使用了大量钢铁,实验室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原因可能是。 -
3、下列图示中“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
腐蚀胶帽
B、
引起失火
C、
取液偏多
D、
试管破碎
-
4、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冰 B、煤、氢气 C、稀盐酸、矿泉水 D、石灰水、氧化铝
-
5、回答下列问题:(1)、每千克的食盐中加入0.06~0.08g的碘酸钾(KIO3),可以有效防治碘缺乏症。加碘食盐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缺碘易导致疾病。(2)、尿素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高效氮肥,它的化学式为CO(NH2)2。
①尿素CO(NH2)2是由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市售尿素中,CO(NH2)2含量在96%以上为达标一级品。某化工公司生产的尿素外包装标签如图所示,该尿素是否为一级品。(通过计算过程说明)

-
6、
氧气是人类无法离开的物质,氧气的获得有多种方法。
(一)自然界获得氧气
(1)如图所示,从反应条件看,光合作用是在绿色植物的叶绿体释放出O2。光合作用是大自然利用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最成功的范例。

试写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二)工业获得氧气
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变为液态,然后升温,使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将其贮存在钢瓶中。
(2)空气变为液态,微粒间的空隙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液氮的沸点________液氧的沸点(填“>”“<”或“=”)。
(三)实验室获得氧气
实验室里常用加热KMnO4或MnO2催化H2O2溶液分解制取氧气。

(4)写出仪器标号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5)用KMnO4制取氧气时,可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6)用H2O2溶液和MnO2制备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选择C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若利用图G所示装置收集制得的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四)氧气的化学性质


(7)实验一: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
(8)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实验时,铁丝下端系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9)实验三:实验中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这说明了:________。
(10)实验四的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得出实验的结论是。正确选择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该实验中对试剂的选择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可以用铁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 红磷需要足量 C. 只与氧气反应 (11)实验一、二、四中都要在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实验一中水的作用是吸收SO2 , 防止污染空气,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________。可以把水换成细沙的实验是________。(填“实验一”“实验二”或“实验四”)
(12)根据上述实验,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比较活泼”或“不活泼”)。
(13)图五所示实验中,已知广口瓶的容积为220mL,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从烧杯流入广口瓶中的体积为39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此实验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
(五)家庭获得氧气
某品牌家庭制氧机是利用分子筛制氧,空气经过分子筛时氮气被吸附、氧气通过,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14)请将如图方框补充完整。________
(15)分子筛制氧的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6)分子筛制氧的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__(填操作名称)。
(六)空间站获得氧气
(17)基于如图所示原理,研制的氧气循环再尘组件成功应用于我国天宫空间站。反应I需要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
7、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我国在火箭技术上飞速进步,离不开化学研究。火箭燃料肼(N2H4)又称联氨,有类似于氨气的刺鼻气味,点燃时与助燃物质液态N2O4(四氧化二氮)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肼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高能火箭燃料。肼的熔点为14℃,沸点为113.5℃;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与液氧接触能自燃,长期曝露在空气中或短时间受热时易发生分解生成氨气、氮气和氢气。
(1)、肼在常温(20℃)下为(填“固态”“液态”或“气态”)。(2)、保持肼的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是(填微粒名称);肼的物理性质有(写一条)。(3)、写出上述信息中的一个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4)、肼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
8、
水是生命之源。兴趣小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有关“水”的项目式学习活动。
【活动一】走进自来水厂了解水的净化

(1)吸附池内常用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过滤池可以除去水中的(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玻璃棒、烧杯之外还有 , 玻璃棒的作用是。
(3)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ClO2)消毒,ClO2的中氯元素化合价是。
【活动二】验证水的组成
如图一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和图二该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4)图一中,乙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验证该气体的方法是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 该反应类型是反应。
(5)图二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填微粒名称),解释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6)如图三某同学用小试管收集了一试管氢气,然后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下慢慢靠近酒精灯火焰,听到了很小的声音,证明收集的氢气已纯;然后某同学(如图三所示)点燃氢气,观察到氢气能燃烧,火焰是淡蓝色,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 , 说明氢气燃烧生成了。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7)通过图一和图三实验可知水的组成的结论是。
-
9、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1)、图甲为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字母a代表。
(2)、图乙A、B、C、D中粒子共表示种元素(填数字),与A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填“B”、“C”或“D”),因为它们的相同。(3)、图乙中D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4)、根据图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6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
10、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11、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6 B、维生素C中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维生素C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
-
12、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现象
解释
A
喷洒酒精能闻到气味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受热后,分子体积变大
D
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
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A、A B、B C、C D、D -
1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 B、KMnO4 C、H2SO4 D、SiO2
-
14、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水 B、氧气 C、汞 D、氯化钠
-
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 B、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其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D、鉴别二氧化碳、空气、氧气,最好用燃着木条,而不是用带火星木条
-
17、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导线 B、用金刚石刻划玻璃 C、天然气用作燃料 D、用铝制品做炊具
-
18、下列关于实验中操作先后顺序的说法错误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前,先把导管伸入集气瓶,再点燃酒精灯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在放药品的部位加热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口放入水中,后用手捂住试管 D、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时,先挤捏胶帽赶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
-
19、如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量取液体体积
C、点燃酒精灯
D、取用固体粉末
-
20、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粉碎矿石 B、酒精挥发 C、饭菜臭馊 D、冰雪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