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期末质量检测(提升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0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
1. 在化学实验室内外一般不会张贴的标志是A、
禁止烟火
B、
当心爆炸
C、
剧毒
D、
禁止拍照
2. 在下列变化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B、氢气+氧气水 C、氧化汞汞+氧气 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3. 下列化学用语中,书写正确的是A、硫酸铝 AlSO4 B、氧化铁FeO C、五氧化二磷P2O5 D、—氧化碳Co4.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化学变化有新分子生成,有新分子生成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故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D、在同一化合物中,若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5. 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几个主要步骤:①加热;②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将导管移出水槽;⑦集气瓶盛满水倒扣在水槽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⑦①⑤④⑥ B、③②⑦①⑤⑥④ C、②③①⑦⑤④⑥ D、③②①⑦⑤⑥④6.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质子数 B、相对原子质量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7. 理解基本概念,才能更好的学习化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 “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一滴水中约含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
B
水(H2O)和双氧水(H2O2)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C
好酒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A、A B、B C、C D、D9.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某固体药品时,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A、添加砝码 B、取下一些砝码 C、加药品 D、减少药品10. 现有两包等质量的固体,其中a包是纯净的氯酸钾,b包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来制氧气,当完全反应后,能正确表示a、b两管中放出氧气的量(纵坐标)与加热时间(横坐标)关系的图象是A、
B、
C、
D、
1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读出液体的体积
D、
液体的取用
12.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13. 如图所示,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瓶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不变,红墨水右移 D、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14.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表示硫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和“
”是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B、保持甲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15.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5
15
1
5
反应后质量(g)
11
待测
1
22
A、丙可能是催化剂 B、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C、甲和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1 :3 D、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可能为14:17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40分)
-
16. 用化学用语填空:(1)、4个铵根离子。(2)、氧化铝。(3)、标出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4)、2个氢分子。17. 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1)、甲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B的名称:。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二氧化锰和(填名称)。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法收集氧气。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因为它们都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可以猜想
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不正确。
②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在250℃条件下加热,该同学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方法是实验室检验氧气的方法,具体操作是。
18. 通过近半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对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下图是小亮同学对氧气制取方法的梳理,请你和小亮同学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用图中A、B、C所示的方法能够制取氧气,是因为它们的反应物中都含有。(2)、用方法D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A和C制取氧气需要加热,B常温下就可以产生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4)、小亮同学欲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下:
请你帮助他选择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下同),选择该装置的依据;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 用该装置收集氧气,判断已集满的方法是。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放在桌面上。
19.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胜利举办得益于人工造雪技术的使用,这次冬奥会的造雪,水的利用不会对生态有影响,并且这些雪和水的转化可以进行循环利用,等冬奥会结束,冰雪消融,这些水将会回到事先准备的蓄水系统,被重新利用到其他领域,不断的循环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的天然循环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是。(2)、水通过造雪机变成雪的过程发生改变的是____。A、分子种类 B、分子间隔 C、分子数目 D、分子大小(3)、冬奥会结束后雪变成水重新被利用,体现了节水意识,下列方法不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填序号)。A、安装节水龙头 B、淘米水浇花 C、用洗衣水拖地 D、打井取用地下水(4)、造雪用的水多为硬水,若重新被利用到饮用水,生活中可通过使其软化,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可加入。(5)、等冬奥会结束雪融化得到的水被重新利用,需要经过一系列净水操作,下图为净水过程,请完成以下问题:
①明矾的作用是;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 , 该过程主要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图2是某同学设计的过滤装置,他还应补充的仪器名称是 , 其作用是;补充上述仪器后,该实验还有一处明显不正确。若经过过滤操作后,所得液体仍有浑油,其原因可能是(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缘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0. 生活中科学之美、科学之趣随处可见。如图是某厂商设计的T恤,T恤上有趣的图案是邻二溴苯(C6H4Br2)分子的结构简式。
(1)、邻二溴苯属于(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2)、邻二溴苯分子中碳、氢、溴三种原子个数比为。(3)、236g邻二溴苯中含溴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