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抛物线y=ax2+bx+5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AB=4 . 抛物线的对称轴x=3与经过点A的直线y=kx1交于点D , 与x轴交于点E

    (1)、求直线AD及抛物线的表达式;
    (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 使得ADM是以AD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以点B为圆心,画半径为2的圆,点PB上一个动点,请求出PC+12PA的最小值.
  •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kx+b与x轴交于点A(4,0) , 与y轴交于点B(0,2) , 与反比例函数y=mx在第四象限内的图象交于点C(6,a)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当kx+b>mx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3)、在双曲线y=mx上是否存在点P,使ABP是以点A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3、如图,已知直线y=kx-6经过点A(1,-4),与x轴相交于点B,若点Q是轴上一点,且△ABQ为直角三角形,求点Q的坐标.

  • 4、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10,cos∠B=45 , D、E为线段BC上的两个动点,且DE=3(E在D的右边),运动初始时D与B重合,当E与C重合时运动停止,过点E作EF∥AC交AB于F,连接DF,设BD=x,如果△BDF为直角三角形,求x的值.

  • 5、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b,c是常数)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顶点为C,点P为线段AB上的动点(不与A、B重合),过P作PQBC交抛物线于点Q,交AC于点D.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
    (2)、求CPD面积的最大值;
    (3)、连接CQ , 当CQPQ时,求点Q的坐标;
    (4)、点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A、O、D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 , 动点P从点D出发沿DA向终点A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A出发沿对角线AC向终点C运动.过点P作PEDC , 交AC于点E,动点P、Q的运动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x秒,当点Q与点E重合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SPQE=y

    (1)、当x为何值时,点Q与点E重合?
    (2)、当x为何值时,PQBE
    (3)、当点Q与点E不重合时,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不用写出x的取值范围).
    (4)、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和点Q,使P、Q、E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7、如图,已知矩形ABCDAB=6cmCB=8cm , 点F为CD中点.点P从点D出发,沿DA方向匀速向点A运动,点E从点C出发,沿CA方向匀速向点A运动,点P、E的运动速度均为1cm/s;当点P、E中有一点停止运动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连接PEPF . 设运动时间为t(s)(0<t<8) , 解答下列问题:

    (1)、当点P在ABD的平分线上时,求t的值;
    (2)、设ΔPEF的面积为y(cm2) , 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连接DE ,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ΔCDE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8、如图1,ABC是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AB=AC , 小明用该等腰三角形纸片进行折纸探究活动.将ABC沿过点B所在直线折叠,使得ABD翻折至BDE处,折痕为BDBEAC于点F.

    操作发现:经过若干次操作尝试,小明发现折叠后的DE可以与BC平行,如图2;

    质疑探究:是否存在一种等腰三角形纸片使得DEBC既平行又相等,小明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通过探究发现这样的等腰三角形是存在的,如图3.

    (1)、请在操作发现的情形下,证明:BC2=CFAC
    (2)、请在质疑探究的情形下,求cosABC的值.
  • 9、如图1,抛物线y=ax²+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且点B的坐标为(50) , 与y轴交于点C,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3,4)

    (1)、求抛物线和直线BC的解析式.
    (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BCM是以B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以点B为圆心,画半径为2的圆,点P为B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C , 求ACP面积的最大值.
  • 10、已知抛物线y=ax2+bx+c(a0)x轴交于点A(30)B(10) , 与y轴交于点C(03) , 其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H
    (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 使PHC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M是线段OA上一动点(不与点OA重合),连接AC , 过点MDMx轴,交抛物线于点D , 交AC于点E , 在点M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线段DE=CE?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1、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B,对称轴是直线x=1 , 与y轴交于点A(0,1)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P是对称轴右侧抛物线上的一动点,且满足SPAB=1 , 求点P的坐标;
    (3)、在y轴右侧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得以M,A,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2、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x轴、y轴分别交于C,D两点,连接OBSBOD=3

    (1)、求k的值.
    (2)、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ABE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3、如图,抛物线y=ax2+2x+c的对称轴是直线x=1 , 与x轴交于点AB(3,0) , 与y轴交于点C , 连接AC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已知点D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DDMx轴,垂足为点MDM交直线BC于点N ,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N , 使得以ACN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已知点E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F , 使以点BC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4、已知抛物线经过A(-1,0)、B(0、3)、 C(3,0)三点,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交正方形OBDC的边BD于点E,点M为射线BD上一动点,连接OM ,交BC于点F .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求证:∠BOF=∠BDF :
    (3)、是否存在点M使△MDF为等腰三角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求ME的长.
  • 15、如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A和点C(1,0) , 交y轴于点B(0,3)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设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P , 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Q , 求四边形AOBP的面积(请在图1中探索);
    (3)、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 , 使得AMB是以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满足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请在图2中探索).
  • 16、如图1,抛物线y=ax2+kx3x轴交于点A(3,0)和点B(1,0) , 与y轴交于点C . 点D是抛物线的顶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2,连接ACDC , 直线AC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M , 若点P是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一点,且SPMC=2SDMC , 求点P的坐标;
    (3)、若点N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位于点D上方的一动点,是否存在以点NA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L1:y=ax2+2x+b与x轴交于两点A,B(3,0),与y轴交于点C(0,3).

    (1)、求抛物线L1的函数解析式,并直接写出顶点D的坐标;
    (2)、如图,连接BD,若点E在线段BD上运动(不与B,D重合),过点E作EF⊥x轴于点F,设EF=m,问:当m为何值时,△BFE与△DEC的面积之和最小;
    (3)、若将抛物线L1绕点B旋转180°得抛物线L2 , 其中C,D两点的对称点分别记作M,N.问:在抛物线L2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B,M,P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8、定义:由两条与x轴有着相同的交点,并且开口方向相同的抛物线所围成的封闭曲线称为“月牙线”,如图①,抛物线C1:y=x2+2x﹣3与抛物线C2:y=ax2+2ax+c组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月牙线”,抛物线C1和抛物线C2与x轴有着相同的交点A(﹣3,0)、B(点B在点A右侧),与y轴的交点分别为G、H(0,﹣1).

    (1)、求抛物线C2的解析式和点G的坐标.
    (2)、点M是x轴下方抛物线C1上的点,过点M作MN⊥x轴于点N,交抛物线C2于点D,求线段MN与线段DM的长度的比值.
    (3)、如图②,点E是点H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连接EG,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EFG是以EG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9、如图,过原点O的直线与反比例函数y1=kx(k0)的图象交于A(12)B两点,一次函数y2=mx+b(m0)的图象过点A与反比例函数交于另一点C(2n)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当y1>y2时,根据图象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M , 使得COM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3的图象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如图①,若点P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B,C重合),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Q,当线段PQ的长度最大时,求点Q的坐标;
    (3)、如图②,在(2)的条件下,过点Q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D,且CQD=2OCQ . 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BDE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上一页 530 531 532 533 534 下一页 跳转